第33章 昭君思绪 二女密谋
作者:金光神辉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最新章节     
    静谧的夜晚,东京城外的一座禁军营区,富安召集了数十人秘密集会。
    “各位兄弟,你们都是我富安最信赖的人。今天有一件棘手的事,我不知道该如何启齿。”
    “大哥,你说吧!”
    “没错,如果你还把我们当兄弟,就直接说吧。”
    富安环视众人,装出深思熟虑的样子,让大家都觉得此事确实难以出口。
    片刻后,富安猛拍大腿,叹了口气。
    “唉……真是可恶!都怪我无能,没能保护好嫂子,李询那小子竟然对贞芸动了心思。我听说他想找个机会侮辱嫂子。衙内听说这事,也非常愤怒,答应我有机会就教训他一顿,有什么事衙内会担着。为了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衙内给了我五百贯钱,说是如果事情暴露,可以用这钱远走他乡。我本想亲手杀了李询,但前几天听说他被强盗劫持了,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只要找到他,就结束他的生命,到时候自然有那强盗来背锅。”
    在场的都是禁军,都是富安的心腹,彼此之间毫无隐瞒。他们知道富安口中的衙内是谁,也听出了他言下之意。
    所谓李询觊觎富安的妻子贞芸,富安打算报复。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是高衙内借机除掉李询的计策...
    贞芸早已委身于高衙内,那是富安亲自送上门的。否则,富安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士兵,不可能成为他们的虞候,也不会有人在意他。
    此事难度不小,毕竟目标不是等闲之辈,一旦败露,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富安瞥了一眼众人,见他们犹豫不决,知道他们已猜到幕后主使,于是直言不讳。
    “衙内大公无私,谁愿意出力,他就会找机会在太尉面前美言几句,到时候荣华富贵少不了大家的。如果各位兄弟不愿帮我,我也不会怪罪,只需保守这个秘密即可。”
    自古以来,华夏的言语艺术独步天下,没有人会相信不参与就能安然无事。最保险的保密方式是什么呢?当然是让知情者闭嘴,而死人是不会开口的。
    数十人点头赞同。
    福安笑容满面地说:“为了解除各位兄弟的忧虑,我已派人将你们的家人安置到一处安全之地。这样,大家可以毫无顾忌地行动。无论结果如何,好处大家都有份。”
    有人询问:“那我们何时行动?他被匪徒劫持,我们该如何寻找?”
    福安回答:“皇宫卫队里有我们的内线,他们正在追踪。现在已找到匪徒逃跑时的马匹,根据位置判断,李询那个小子应该就在附近。我们分为四组,每组十人。一旦发现他,就用烟火作为信号,到时候大家悄悄集合,找个时机干掉他。为了避免暴露是我们禁军所为,我已经预备好了兵器和弓弩,大家跟我来领取。”
    ......
    香君离开李府后,径直赶往秀芳楼,见到了昭君。
    “姐姐,李公子他怎样了?”
    一路上,香君反复思考如何告诉昭君这个消息。昭君柔弱,香君担心她无法承受。
    然而,见到昭君后,香君决定坦白告诉她,以免她过度担忧产生误会。
    “李公子前几天被人绑架了。”
    “怎么会这样?”
    昭君听到这个,顿时感觉全身无力,瘫坐在凳子上。那双平时灵动的眼睛此刻失去了光芒。
    “怎么办呢?李,李家没去找他吗?”
    香君摇摇头:“这个我不清楚。小灵儿告诉我,这是皇宫卫队的疏漏,他们正在寻找他。”
    看着昭君惊慌失措,香君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去找他。”
    “你要去哪里找?”
    “我也不知道。只是心里有种冲动想去。也许我们可以直接去问宰相,他不可能坐视儿子遭遇危险而无动于衷。”
    “好,那我们明天一早就去问他。他的马车我认得,我们直接去李府门口等他。”
    听到香君要寻找李询,昭君心中似乎有了目标。
    见昭君安静下来,陷入沉思,香君独自从床下拖出一个大箱子。
    扫去尘埃,箱子显得久未开启,香君从梳妆台的小抽屉里找出钥匙,打开了它。
    “姐姐,你怎么会有这个?”
    昭君看着香君打开箱子,似乎停止了思考。看到里面竟是两套铠甲和两柄宝剑,昭君惊讶地问道。
    香君拿起一柄宝剑,轻轻抽出,剑刃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
    “这是我唯一的家族记忆。我父亲是将军,我外公...也是习武之人,这些都是母亲留给我的。原本不打算拿出,但现在为了救李公子,我只能这么做。看你刚才在思考,你在想什么呢?”
    昭君走近箱笼,模仿香君的动作抽出一柄长剑。然而,她从未习武,尽管多年的歌舞训练使她体魄强健,但这剑的重量实则不轻。
    \"或许,还有一个人我们应该邀请加入。\"
    \"何人?\"
    \"就是那次在水中协助你救李郎的那位。\"
    香君记起了那个人,连忙摇头否定。
    \"不可,不可,她身份特殊,不能冒险。万一发生意外,我们无法承担这个后果。\"
    \"我明白,但如果她参与,此事有几个益处。首先,这是对她的尊重,也表明我们对李郎的情谊。其次,她的出现必定会使官府紧张,寻找李郎的人会更多。李郎在东京并非无敌,那些与他有隙之人,若知他遭劫,他们会坐视不理吗?你回想一下桃园诗会。我们只需告诉她事实,告诉她我们的打算,她会自行决定。我看她那天似乎略懂武艺,自保应无大碍,否则也不敢轻易涉水。\"
    昭君总是这般机智,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