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吴广封王
作者:起飞的东君   覆秦最新章节     
    陈胜抛弃扶苏、项燕的旗号,在陈地自立为楚王,一时间在整个陈郡引发巨大反响。
    首先便是陈县再度成为了楚国的都城,城池内外尽是楚旗飘扬。
    起义军上下摇身一变,成为了楚国将士。
    元勋诸将个个高兴,希冀这位新王带他们走向富贵人生。
    不过既然立国为楚,那各种官爵制度上就不能再秉承之前的秦制。
    反秦复楚,恢复楚制成了政治正确。
    可陈胜与手下众人皆起于微末中,底蕴有限,他们对于昔日的楚国旧制不甚了解。故而没有立刻进行人事变动和封赏官爵,而是先召集昔日楚国的豪贵,来商议如何恢复楚制的事情。
    底层的黔首在闻听陈胜为王,楚国复立的时候,皆在城中兴奋庆祝。
    他们被秦人压迫奴役了十余年,如今一朝得解,自然欣喜若狂,对陈胜十分拥戴。
    相比黔首的喜悦,那些投降的故秦吏、豪族则大多心中彷徨。
    在他们看来,起义军虽然打下半个陈郡,一路势如破竹,可秦国的体量摆在那里。刚开始只是被起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日后秦军反应过来,大举来袭,陈胜能挡得住吗?
    不称王可能秦廷还不会太过重视,今朝陈胜自立为王,那秦廷的关注程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心里这般担忧,但面上没人会去触陈胜的霉头,反倒各种恭维,夸得陈胜心中欢喜,真以为人心皆在他的身上。
    至于私下议论此事的人,也是少不了的。
    “张君何故当众反对称王,此非陷我于不义乎!”
    城中一处宅邸,武臣对着张、陈二人抱怨。
    张耳苦笑道:“吾等亦是为大王计,希望能复立六国,为义军树党增力,早日诛灭暴秦,并无他心。”
    陈馀亦道:“秦人势大,虎踞天下。今陈王于此称尊,号称要张大楚国,试问赵燕齐魏之地,有几人能响应楚人之号召,故而吾等认为只有六国复立,方能让天下尽起反秦!”
    两人本是豪侠,口才不俗,几番言语便将武臣说得连连点头,责怪之意略减。
    他离去前,对二人嘱咐道:“两位所言甚有道理,然则大王自有打算,吾等不好多言,只管听命便是。”
    待到武臣离去。
    屋室之中只剩张耳、陈馀。
    两人私下密议。
    “陈胜不用吾等之策,非贤主也。”
    “然也,吾等日后当择机行事,以观天下之变。”
    ……
    就在陈胜这边据陈县而称王时。
    时间进入八月,楚地的战略形势再度出现了变化。
    先是邓宗奉陈胜之令,南下攻伐陈郡守白喜。
    途中所过项、新阳等县城皆望风而降。
    陈郡守白喜征召各地县卒两千人,北上与邓宗统率的义军交战,两战两败,南下逃亡九江。
    邓宗趁势克复汝阴。
    战报传回陈郢后,陈胜大喜,给了邓宗将军称号,并命其继续南下,渡过淮水去收复位于淮南的九江郡。
    楚国最后一個都城寿春位于淮水南岸,若能一举将其收复,定然可以大幅鼓舞楚人反秦之心。
    南边战事势如破竹。
    西边的战事也是捷报连连。
    起义军攻入陈郡时,陈郡尉彼时正带兵在西边的上蔡县围剿大盗周章。
    周章手下人数不多,但其人曾在楚国春申君手下当过门客,又在项燕军中效过力,颇懂兵道之法,与陈郡尉纠缠不休。
    等到郡尉知晓陈县危急,正要回兵救援时,周章这边立刻紧随骚扰,拖延郡尉回兵陈县的速度。
    这时义军中的宋留部率军西进,于道中阻截住郡尉统率的兵卒。
    周章与宋留前后夹击,秦军大败,郡尉当场被杀,并传首陈县。
    陈郡的郡守、郡尉先后被击败、斩杀,整个陈郡再无能与楚军相抗衡者。
    而在陈郡东方,之前被陈胜派出去攻略蕲东的王畔,也连战连捷,一路攻拔城池,都快打进东海郡了。
    “形势一片大好,诛灭暴秦,指日可待!”
    楚都陈县中,陈胜满面春风,眉宇间尽是喜色。
    他下令道:“这几日官爵之事已有眉目,我当趁此良机封赏诸将,以激励军心!”
    封赏的命令下来,诸将一个个兴奋起来。
    而这次陈胜的封赏,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在诸将方面,邓说、葛婴、宋留、阿牛等曾领兵立功之人,各封为五大夫爵。
    张婴、朱房、田臧、武臣等功劳稍小者,也各为七大夫爵位。
    再往下的楚军各将,则按照功劳,从小到大享国大夫、列大夫、上闻等楚爵。
    其中有个特殊的是被陈胜派去攻略蕲东的王畔,此人是陈胜亲信,又最早分兵为将,打下了数座城池,功劳要比葛婴、宋留等人大的多。
    故而陈胜封王畔为卿,号武平君。
    “王畔这小子居然都能封君,那我家都尉为先锋大将,一路攻城略地,立下功劳无数,就连这陈县也是他拿下的。怎么也不能比王畔差吧,否则我阿牛可不答应!”
    相对于自己的官爵,阿牛、张婴等吴广的老部下更想知道吴广在这新建立的楚国中将有什么样的地位。
    吴广对此表情淡然,他知道陈胜必不会亏待自己。
    果不其然,在封赏大典上。
    陈胜当着众将之面,高声道:“都尉吴叔乃我大楚之柱梁,素有功勋。今日楚国能复立,吴叔用力何其多也。为彰吴叔之功,吾将命其为……假王!”
    “吾之下,假王监临诸将!”
    假王!
    此言一处,诸将面露艳羡之色。
    假王,那也是王呀!
    假者,代理,暂署之意。
    这个封号超脱于诸多爵位之上,在整个楚国中仅次于陈胜。
    更别说陈胜还给了吴广监临诸将之权。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吴广作为起义军中功劳最大者,也确实配得上这个封号,没有人表示不服气。
    令下之后,阿牛、张婴等老部下立刻兴奋的向吴广拜下:“吾等拜见假王!”
    众人呼声中,吴广向王座看去。
    陈胜也在那里看着他,面露微笑。
    ……
    “今吾为楚王,尔为假王,以号令诸将。日后若吾二人能诛灭暴秦,据有天下,我当与你吴叔分土为真王!”
    诸将离去后,陈胜将吴广留下,带他游览楚王宫,并解释刚才的封赏之意。
    吴广笑道:“大王好意,臣愧不敢当。今日能复立楚之社稷,皆赖大王高瞻远瞩,非只臣之力也。”
    陈胜哈哈大笑:“我有今日之地位,你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我难道还不清楚吗?吾等关系,莫要如此作态!”
    对于假王之封,或许是因为通过历史提前知晓的缘故,吴广心头很平静。
    意料之中的东西,实在没有多少惊喜。
    不过借着陈胜被自己一番话说得大笑,此刻心情愉悦到极致时,吴广也不失时机的向他提出了一个请求。
    “臣谢过大王好意。今大喜之日,臣还有一事向大王请求。”
    “何事?只管说来!”
    陈胜笑着摆了摆手。
    吴广深吸口气,拱手道:“臣与人定下婚约,还请大王为臣伐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