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表彰
作者:泡面多加辣   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最新章节     
    第一旅驻地营寨附近的一片草木凋零的荒地上因其地势开阔且平坦而被划为了部队训练场。阳光照耀下的训练场地干燥而贫瘠,草木凋零,满是荒芜的土色。
    一处临时搭建的宽大高台屹立在靠近营寨的荒地之上,高台后方的墙壁上挂着的是朝廷与议会的徽标旗帜,
    而在其下方则是一个大大的倒三角符号,符号周围是两道枪支金穗,
    那是包国维给第一旅制定的部队军旗图案。
    高台上方,一条红底黄字的宽大横幅挂在空中,字迹清晰可见:
    “鲁南独立第一旅全旅表彰大会”
    而在高台下方是一片密集的人群,官兵齐坐在一起,他们的目光专注而炽热地顶着高台上面向他们而肃立接受表彰授衔的战友,
    包国维和一众部下都站在高台中央一侧,微笑着向刚刚得到晋升和表彰的官兵鼓掌,受表彰的这个排在伏击田中真雄的第十二联队战斗中表现尤为突出,
    排长领着全排战士突击日军防御纵深,在日军内部横穿猛打,造成了日军的战斗误判,进而为战斗胜利立下了大功,
    他们胸口上挂着包国维等人亲手为他们佩戴的勋章,领子上新换上的军衔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耀眼,
    在他们身侧的一名士兵抱着一个木盒子,木盒子内还有十五枚勋章静静地躺着,那是给这个排牺牲地另外十五名烈士颁发的。
    这个排的战士先是朝着包国维等人庄严的敬礼,随后面向台下的战友们抬手敬礼,换来了如海洋浪潮一般的欢呼和叫好声。
    看着台上台下炙热的目光和胸口耀眼的勋章,以及兜里发下来的丰厚奖金,众人心中皆是感到一阵热潮涌过,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涌上心头,
    他们无法言说这种感觉,只能紧紧咬着牙努力压制着想要冲出喉咙的大叫,
    欢呼声后在礼兵的引导下,这个排的官兵们以此走下了高台,在返回自己的连队时又激起了一阵欢呼。
    站在高台中央一侧的包国维和一众军官看着台下的一幕,皆是满意的点点头,士气高昂且充满了活力朝气,
    包国维一面微笑一面转头与身后的旅参谋长何为低声耳语着什么,似乎是说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何为不由得露出了他那一口的大白牙,
    两人是中央军校同期同学,后又在中央教导总队一同实习,眼下的场景让他们回想起了那会儿还是学员兵时的趣事。
    何为满脸感慨,从学员兵下连队再到参加沪城战役,一直到现在他们这一期的同学中已经阵亡了一多半,剩下的同学也都在饱经战火后担任了各部队的中坚团、营长,
    而他则是一路跟随着包国维,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如今的旅级参谋长,如今回头望去尽是难言之慨。
    实际上议会初期组建的军队是以日为师,而日军只有在混成旅团及以上级别部队才设参谋长,
    所以当时部队参谋长也只有三级,即军参谋长、师参谋长、特殊旅参谋长,
    正规军下的旅部并不设参谋长,但是包国维的第一旅在军政部上的军队性质是独立旅,因此在包国维递交的人事调动名单申请并没有遭到军政部和铨叙厅的驳回。
    在二人身后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的上校军官便是副旅长陈松柏,这次表彰的官兵名单中,也有自己的老部下、游击总队的官兵,
    他们在夜袭第十联队所在的林城作战中表现亮眼,这也让他的脸上有了光。
    陈松柏自从游击总队发生叛乱后,就再无心思在军事上经营,反而一心钻到了后勤和驻地建设上,
    即便战后第五战区以重建游击总队,少将总队长的职务也没能挽留下他。
    在他身后讨论得热烈的就是话痨王大发和新加入的川军陈三等一众高级军官,显然当前热闹的景象让这些出身贫苦的川军军官们很是新奇,
    王大发也总算遇到了肯听他扒拉话的同僚,往日还在的向生武是个沉默寡言的闷葫芦,而迷龙则是比他还碎嘴子,跟他一块儿聊就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军官,由于包国维强调精兵简政,因此除了必要的作战职务以外,其他军职一律取消,视部队今后发展需要再做补充。
    包国维此时衣着黄绿色的华夏军制式军服,下身则是穿着马裤蹬着长筒军靴,
    只别着一柄手枪的武装带将腰间勒得紧紧,而在他身后的一众军官皆是如此打扮,
    作为部队精神领袖的包国维,其穿搭风格时时引领着全旅军官的穿着风貌。
    此时又是一队军官走上台前接受表彰,他们的出现引起了现场更加狂热的鼓掌声和欢呼声。
    这些军官身着整齐的军装,站立在高台前人人脸上肃穆无比,眼神中尽带着凌厉。
    这一伙军官是之前留在鲁南、鲁东一带游击作战的骨干力量,在与第五师团的缠斗中,他们展现了出色的作战素养和出色的指挥能力,
    指挥部队化整为班排,四处出击袭扰日军以及其运输节点。
    这些军官由包国维亲自逐一为其佩颁勋章以及晋升军衔,
    包国维走到为首的那名军官身前,笑意十足地在那军官胸口前轻轻用拳头碰了碰,
    而后者则是抿着嘴朝他点头。
    李成斌,是包国维在还没上军校时与包国维一同被当地乡公署当成了壮丁补充进了迷龙的连队,两人算是最早的同出一个战壕的战友,
    包国维替他颁发两枚勋章,一枚是金色麦穗枪支状的近战突击勋章,那代表着受勋者参加了超过二十次突出行动的勋章。
    李成斌自沪城战役开始,几乎就是从头打到尾,这也让他成为了全旅两千余人中唯二十名受此勋章者。
    第二枚勋章则是与第一旅军旗相同的三角银色勋章,那代表着受勋者在战场上有过三到五次英勇表现,
    李成斌在带领连队多次主动进攻日军中队规模的扫荡队,利用战术配合击溃了多支日军部队,其所指挥的两次战斗被旅部记录在案,
    作为经典的战例案件进行复盘和供全旅军官学习。
    勋章佩戴完毕后包国维又从一旁礼兵手中的盒子里取出了两枚金灿灿的军衔,他替李成斌换下了原来的上尉军衔,
    取而代之的是质感更足的中校军衔,这也代表了李成斌正式成为铨叙厅记录在案的中校营级军官。
    在包国维的第一旅中,营长的军衔标准定为的是少校,但是鉴于李成斌自沪城战役以来的突出战功,被破格提拔为中校。
    “好兄弟,干得好!”,包国维低声对着他笑道,随后向他伸出手来,而李成斌则是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咬牙克制了自己的失态,随后伸出手重重与包国维握在了一起。
    台下再次掌声雷动。
    包国维拍了拍李成斌的肩膀后便移步到下一名受勋者身前,这人也算是包国维的老熟人了,包国维颇为感慨地看着他,
    当初那个有些毛躁的黄包车夫、隐藏起来替战友治病的红军战士,此时已经成为了自己部下中最优秀的基层军官之一。
    二人对视一番后无言而笑,包国维将那枚三角勋章佩戴在了他的胸口,随后又将一枚刻画有坦克标志的勋章挂在了他的胸口,
    这代表着他个人击毁了超过五辆日军坦克或装甲车。毛子在游击战斗中,充分发挥了原红军作战的要旨,在李成斌指挥的那两场经典战斗中,
    他所率领的那个排立下了最大的战功。为此又替他换上了上尉军衔。
    包国维在授勋完毕后同样伸出手与毛子重重握在了一起,随后便走向了下一名受勋者……
    此时从营寨中完成了物资入库的迷龙丝毫没有团长仪态地朝着授勋现场狂奔,在看清了台上被授勋的官兵时,
    他兴奋地朝着四周大叫:
    “看见没有,那台上都是我的兵!都我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