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竞争之战
作者:春荐   为晋升,我创造了可控核聚最新章节     
    这些专家教授刚才还仙姿飘逸,和蔼可亲。
    现在,他们的眼神变了,盯着张青,目光如狼似虎,仿佛猎犬盯上了珍贵的猎物。
    若非了解他们是学术界的翘楚,张青恐怕会误以为遇上了怪人,拔腿就跑。
    张青自然无法理解这些专家教授的心思,他们都是国内科研界的领军人物,秉持着为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一项科研成果能为华夏带来巨大利益,一位青年才俊能成为科研领域的先锋,他们不会打压,反而会倾尽资源,将他推向舞台中央。
    张青一个本科生,竟涉足可控核聚变研究,狠狠地打了这些顶级学者的脸。
    但他们并不介意,甚至希望这样的“打脸”越多越好。
    被打脸的次数越多,人才涌现就越频繁,华夏的发展也就越快,他们愿意为此舍弃面子。
    然而,人终究是有私心的……
    这个年轻人潜力无穷,但显然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持,只能在破旧的实验室里摸索。
    如果能在条件更优越的地方专心学术研究,加上专项基金的支持和名师指导,成就必定更上一层楼。
    那时,为华夏赢得首个诺贝尔科技奖项,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实话讲,仅凭可控核聚变实验的成果,也有资格角逐诺贝尔奖。
    黄金在何处都会闪烁,既然如此,何不让它在我的土地上璀璨。
    那时我亦能成为天才的引导者,永载史册。
    张道然如闪电般上前,握住张青的手:“张青同学,电话里的声音是你的母亲吧。”
    “嗯,是的……”张青愣愣地回应,眼前的景象让他一时手足无措。
    “哈哈,你母亲当年是北大杰出的学子,后来成为了北大的教授。”
    “果然,你们家满门英杰,子承母业,实乃佳话。”张道然紧紧抓着张青的手,“张同学,北大向你敞开大门。”
    “等等。”清华大学研究院院长刘文理不甘示弱,“张同学的母亲确是北大人,但他的父亲,可是我们清华的优秀学子。”
    “你父亲的奖学金,是我亲手申请的。我和你祖父,还是棋盘上的知己呢。”
    “子承父业,这才是正途。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学府,我们清华热烈欢迎张同学。”
    张道然险些一口气没上来,连棋盘知己都被搬出来了,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挖人。
    “张同学的邮件明确表示要来我们北大!”张道然毫不退让。
    “呵,人尽皆知,你们北大的文科独步天下。”刘文理针锋相对,“而我们清华的物理系全国第一,世界领先,这是国际共识。”
    “张同学从事的是物理研究,来我们清华无疑是最佳选择。”
    “文科优秀不代表理科逊色!”张道然紧握着张青的手,“我们北大的物理领域也人才济济,况且,你母亲刚才提到的婚事,我们北大的才女可是闻名遐迩……”
    刘文理暗自感叹,这老头真是无耻,连婚姻都扯上了。
    你有你的招,我有我的法,刘文理冷笑道:“别听他的,当年的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林徽因,是我们清华的教授。”
    其他专家教授见状,哪肯落后,纷纷加入争夺张青的行列。
    “张同学在材料科学上有独特的见解。”复旦大学研究院院长胡斌率先出击,“我们复旦的高分子专业全国顶尖,与多所世界名校有合作研究,对张同学的专长大有裨益。”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院院长李南山不甘示弱:“在核聚变技术研究领域,我们中科大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能与张同学深入交流的专家也最多。”
    浙江大学研究院院长洪承接着说:“我们浙大……”
    众学者突然都闭口不言,齐齐看向洪承,倒要看看浙大有何高招。
    浙大以商学院见长,金融界的精英不少。但在学术成就上,相较于之前的几位专家所在的院校,略显逊色。
    \"众所周知,我们的浙大在商业教育领域独占鳌头。\"洪承语气平缓地宣布,\"最近,我们与全球首富斯马克的太空探索企业达成了一个创新性的合作协议,聚焦新能源科技的研究。\"
    \"我们将贡献最顶尖的人才,而他们则提供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充足的资金支持。\"
    \"浙大的推荐人选将直接享有太空探索公司的全额学术奖励。他们对资金的需求,从来不是问题……\"
    洪承的眼神仿佛在告诉张青,金钱是最实际的语言,他似乎正准备联络斯马克,邀请他带着空白支票来签收天才。
    这番话一出,众人无不愤慨,这家伙太过狡猾,竟用金钱作为诱饵。
    \"哼,外国人的资金有何稀奇?张青同学如果选择我们学校,同样会有全额奖学金等待着他。\"
    \"我们立刻设立以张青同学命名的专项奖学金,资助更多像他这样的优秀学生。况且,我们也与诸多顶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你们是院士吗?我可是两院院士。\"张道然满头大汗,紧紧握住张青的手,祭出了杀手锏,\"我立刻起草申请,请求华夏两院拨款,设立专项研究基金,由张青同学继续领导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力争早日实现其实际应用。\"
    张青心中一阵慌乱,看着这些专家教授如饥似渴的样子,生怕自己会被他们瓜分。
    在这紧张的时刻,只有赵署长保持着冷静,他并不需要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
    \"各位专家,各位教授。\"赵署长出面调解,\"此事需深思熟虑,张同学的未来应由他自己决定。\"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好这个宝贵的科学设备。\"尽管赵署长不懂科研,但他看出微型托斯马克装置的价值,\"它不能留在嘉陵科技大,必须送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