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安置方法
作者:壶天日月长   家族修仙:崛起蛮荒最新章节     
    “极品火系的双灵根种子。”
    难怪!
    李相鸣恍然。
    人有高矮肥瘦,灵根自然也不会千篇一律。
    虽然修士无法直接找到自己的灵根,但可以被动地观测。
    如李家的澄灵灯,上面刻了化灵阵,能够将灵石里高浓度的灵气进一步提炼,炼化出至纯的五行灵气。
    这些至纯的五行灵气并不利于低阶修士吸收,但它们有一个特性,能够自然吸附周围同属性的灵气。
    人者天生地养,乃通灵之体。
    既是通灵之体,身上就少不了灵气。
    如果一个人体内的灵气不足以引起澄灵灯上五种至纯灵气的异动,则说明此人跟灵气的亲和度不够,灵气不愿过多滞留。
    换成修真界的说法,即没有灵根,属于“废人”。
    反之,这个人能引起任意一种或多种至纯灵气的变化,则说明其拥有灵根。
    除此之外,至纯灵气变化的程度也被修真界当做衡量灵根价值的重要尺度。
    因为同为灵根种子,同样引发至纯灵气变化,有的人火灵气活跃,有的人水灵气活跃,不一而同。
    无量剑宗早在多年前,便根据至纯五行灵气在灵根种子面前的活跃程度,给灵根划分了品阶,从高到低分别是极品、上品、中品、下品。
    并由此得出一个规律,灵根越多,品阶往往就低,灵根越少,品阶往往就高。
    五灵根者,多是下品灵根,而单灵根者,毫无例外,都是极品灵根。
    二者差距,犹如鸿沟。
    恒国不缺灵根者,但五灵根占据了绝大多数,剩下的四灵根又占了多半。
    拥有三种灵根的人,其实都算得上稀有。
    双灵根与天灵根就更不用说了,罕有程度不亚于天材地宝。
    就拿李家来说,百年时间,才出现过三个双灵根种子,分别是辉字辈的李辉南,相字辈的李相仁、李相裕。
    这三個人中,李辉南早早筑基,目前是筑基大圆满修为,离结丹只差一步。
    李相仁二十八岁,练气九层;李相裕二十五岁,练气八层,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个人将来筑基也是板上钉钉。
    由此可见双灵根的厉害之处。
    这种天才,放到外面,都是各大宗门争抢的存在,就此送走,未免太可惜了。
    而且还是契合李家传承的火系双灵根。
    也无怪家主纠结。
    “族老会难道不知道有双灵根种子吗?”
    李相鸣好奇问道,按照李谦雄所言,族老会可是明确放弃了这几个孩子。
    “知道,但大房、二房的意思是全力培养相仁、相裕。”
    李谦雄淡淡说道。
    闻言,李相鸣沉默。
    族老考虑的也有道理,目前李家受天眷,相字辈一下子出了两个双灵根。
    这两人都从小在李家长大,特别是李相仁,还是相字辈长子,李家不可能放养他们,这意味着李家至少要准备两枚筑基丹。
    然而筑基丹天价,一枚都够李家勒紧裤腰带,两枚足够伤筋动骨。
    这时再来一个双灵根种子,李家如何负担得起?
    就算负担的起,这第三枚筑基丹也不可能给外姓双灵根。
    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要了,否则等孩子长大,有天赋家里却不供养,难免生出异心,徒惹麻烦。
    反正李家现在饱汉不知饿汉饥,已经有两位双灵根,三灵根亦有相儒、相画、相鸣等人,不缺天才。
    族老的想法很朴素,家主的想法又会是什么呢?
    李相鸣不由看向李谦雄,对方显然不想就这么送走这几个孩子,不然也不会特意召一个小辈当面询问。
    看着李相鸣的目光,李谦雄缓缓道:“顺安府夺自妖土,过去五十年,为了打赢战争,无量剑宗不断勒令历南道各大势力迁移人口,填充这片土地。”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家碍于无量剑宗声势,不敢不从,但他们治下进入顺安府的凡人,基本都是经过筛选、无法修行的‘废人‘。”
    “这直接导致了顺安府修真潜力低下。”
    “我们蒲县,更为夸张。”
    “因为蒲县在顺安四县中设立最晚,才堪堪三年。这里迁进来的人口来自其他三县,能够诞生灵根的,寥寥无几。”
    “然而蒲县广阔,比寻常一府之地还大,大把蛮荒之地没有被开发,想开发这些地方,需用到修士,修士哪里来?”
    “从灵根者变来。”
    李相鸣回答,同时想起了白面老人,“蒲县有修真势力在高价收购灵根种子。”
    “没错,有人在买。”
    李谦雄站起身,沉重道:“我们李家自然不屑于做这种事情,但不得不防。大家都是迁过来的新客,二、三十年内,大差不差,二、三十年后呢?”
    “相鸣,你可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相鸣明白,家主殚精竭虑,是我们李家之福。”
    “你明白,可是有些人不明白。”
    说到这里,李谦雄目光一凛。
    李相鸣连忙低下头,暗暗叫苦,家主说的有些人,除了族老还会是谁呢?
    所谓的族老,是当年李辉南辞去家主之位,李家为其特设、集权力与荣誉一体的特殊职位。
    然而随着时间变化,族老慢慢变成德高望重的代名词,凡是修为达到练气后期、资历深且拥有不俗威望的直脉修士都能担当。
    这些人本身又是四房直脉的掌权人,因此,他们成立的族老会,代表的是直脉的利益。
    明面上,李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家主,实际却是族老会。
    原因很简单,族老掌管四房直脉,而家主也是从直脉出来的,李谦雄面对清一色的父辈、爷辈,即便有筑基修为,也束手无策。
    如果族老会不同意李谦雄的决策,直接按住四房直脉,家主地位再高,也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
    就拿李相鸣举例,家主安排他进警务堂,可李谦河修书严令他不许去,那怎么办?
    李相鸣只能去见李谦雄,求他收回成命,总不能真的跟自己的父亲决裂吧?
    对于这种情况,家主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他能处罚李相鸣一个,却无法处罚所有人。
    谁还没个亲戚?
    总之,这就是李家的现状,上代家主李诚康依靠族老会掌握了家里的权力,加速了直脉的发展,等到谦字辈的李谦雄上位时,直脉已经变成庞然大物。
    过去因为战争,加上李谦雄也是直脉的一员,直脉才马首是瞻,帮助李谦雄坐稳家主之位。
    现如今,强势惯了的直脉,不再压抑。
    青苗院之事,就是例子。
    就连家主的威严都不足以让直脉低头,这对于年富力壮的李谦雄来说,显然无法接受。
    李相鸣也觉得李家现在血脉缔结太过严重,对于管理不是好事,但他人微言轻,哪里敢掺和这些事情?
    只好将话题转移到几个外姓孩子身上。
    “不知家主打算如何安置这些孩子?”
    “有人提议将他们放到长泰乡。”
    长泰乡吗?
    李相鸣沉吟,长泰乡在李家势力范围,虽然现在族老反对接纳这些孩子,但谁知将来事呢?
    万一族老松口,或者李谦雄争取到机会,这些孩子瞬间就能为李家所用。
    这也算是个办法。
    但听李谦雄语气,似乎不是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