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火官文书
作者:下笔如有妖   叫我一声龙公最新章节     
    “一封信?”
    风里幽看了过来,“好像是中央神朝的古文字。”
    古夜望着羊皮卷上的血色文字,轻轻点头。
    这文字极为古老,不为当代所流通,却让他生出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这赫然是和禹皇鼎铭文同出一源的同种文字。
    准确来说,这是蒙昧纪元流通的古文字。
    “黑匣不通,建木有敌,昆吾氏帝陨,残军退守昆吾仙关,死战不逃,又恐无班师回朝之日,有辱君命,死不瞑目,特留文书遗信一封!”
    “书信者——昆吾氏大帝麾下,昆吾仙关第一神将,火官季子安!”
    古夜通过禹皇鼎习得这种古文字,此刻逐字逐句地读了出来。
    整篇文书内容并不晦涩,轻易读来,却让他不由地感到头皮发麻。
    这更像是一封自前线传来的战报,涉及了帝和仙这两个意义非凡的字眼。
    “昆吾氏……火官……季子安?”
    风里幽俨然也认识这种古老文字,看到最后,她忽然失声道:“莫非是蒙昧纪元的那个昆吾氏?”
    古夜闻言,顿时有些讶异道:“帝女知晓这昆吾氏之名?”
    “嗯。”
    风里幽郑重颔首,反问道:“道子可知祝融氏神族?”
    “当然。”
    古夜点了点头。
    祝融氏的大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这是一个古老的先天神族,诞生于蒙昧纪元,曾在五帝时代享有盛名,司掌天下火脉。
    更有传说,燧人生祝融,祝融生共工。
    在一些古籍上有所记载,初代人皇燧人氏在世时,念及天下火焰无主,异火有灵而作乱天地,于是一手缔造出了祝融氏初祖。
    众生奉祝融氏初祖为万火之王,于是天下异火有主。
    祝融氏初祖又念及天下水脉无主,便效仿燧人氏再造一尊先天神灵,是为共工氏初祖,执掌天地之水,以求水火共济。
    而今的神族祝融氏和诸多先天神族一样,常年隐世不出,遵守太古神族中立契约,一直保持中立。
    只不过这一族的驻地并不在无尘天,而是在人间界海的一字禁海。
    “莫非这昆吾氏和神族祝融氏有关?”
    古夜好奇问道。
    “昆吾氏其实就是祝融氏神族的一大分支。”
    风里幽回道:“昔年共工氏初祖撞断不周山,祸乱天地,人间亦遭大劫,帝禹便将一部分祝融氏神族遣往人间驻守,留在神界的祝融氏神族便是昆吾氏。后来,帝禹之子启建立中央神朝,便命昆吾氏担任火官之职。”
    “原来如此。”
    古夜了然。
    “这么说来,这封文书的主人便是昆吾氏的某个族人了。”
    他的目光再度落在了手上的羊皮纸上,面色沉重。
    这封文书只有三言两语,却蕴藏了太多的讯息。
    “而且不是普通的族人,应当是昆吾氏一个极具份量的强者。”
    “中央神朝除却龙凤神官之外,又以水火神官最重,素有龙凤镇气运,水火济天地之称。”
    “中央神朝的水官由取代共工氏的水伯天吴氏担任,火官则由昆吾氏世代相承,非昆吾氏历代最出众者不能担任。”
    “而在中央神朝覆灭后,水官天吴氏和火官昆吾氏都随之消失于天地之间,这位自称为季子安的前辈或许就是中央神朝的末代火官。”
    风里幽继续道。
    “末代火官?你的意思是……这份文书和中央神朝的覆灭有关?”
    古夜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很有可能。”
    风里幽点头。
    古夜默然。
    他也赞同风里幽的判断。
    如此强盛的中央神朝,统治了一个大纪元,不可能无声无息地就覆灭了。
    能够让这样一尊庞然大物倒下的,除却天灾,便是人祸。
    然而,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后世流传的诸多古籍当中,都没有什么详细的记载。
    这份文书的出现,无疑是重要的。
    倘若这个判断为真,那天灾二字就可以排除了,覆灭中央神朝的……是人祸!
    中央神朝有敌,如此才符合这封文书的记载。
    这位自称为昆吾仙关第一神将的火官季子安,曾奉中央神朝大君之命,追随昆吾氏一族的某位大帝,领军出战,却遭遇惨败。
    昆吾氏的那位大帝陨落,火官季子安则带领参军退回昆吾仙关驻守。
    但即使分析到这里,这封文书依旧疑点重重。
    文中的黑匣是什么东西?
    建木又是什么,是否就是传说中四极八柱之一的神树建木?
    可神树建木早在前蒙昧纪元的第一次天漏就已倒塌,天地间只留下一些残枝,为何又会在中央神朝时代出现?
    另外,昆吾仙关明显是个明确的地点,既以昆吾为名,极有可能是昆吾氏发现或者建造的。
    但那又是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中央神朝的敌人究竟是谁?
    为何昆吾氏的一位大帝和一代火官同往,率领大军,依旧只能惨败而归,连一尊大帝都陨落在对方手上?
    古夜和风里幽的内心都很不平静。
    这份文书的出现,看似解开了一些有关中央神朝覆灭的谜题,但却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困惑。
    且,他们无法判断这份文书的真伪,也不敢依据自己的推断下一个准确的定论。
    “这份文书以陶罐藏之,而今流出,或许当时并没有回到中央神朝的手里,尘封了不知多少岁月,我们先保管好,待此行结束,带回去给父君他们看看。”
    风里幽建议道。
    “嗯,如今也只能这样了。”
    古夜点了点头,将陶罐文书珍重地收了起来。
    他可以想象出来,一旦这封文书公之于众,会在世间引起多么大的震动。
    紧接着。
    二人继续朝着神灵海的深处前行。
    途中,他们遇到了不少随波而来的古物,多是属于中央神朝那个古老时代的遗物,且大多残破,少数还算完整,有着不菲的价值。
    让人失望的是,二人再没有遇见类似于陶罐文书之物。
    这便是世人对这座危险大都如此趋之若鹜的原因。
    除却一件件古代珍宝之外,他们这些后人更渴望能够借此解开笼罩在那段空白历史上面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