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辩论(一)
作者:乔木叶落去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最新章节     
    一夜风雨,花落不知多少,吱吱不觉天晓。
    虽然经过一夜的奋战,十分的废床。
    早上朱慈烺精神饱满的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身下的木床不争气的发出了吱吱的摇晃声。
    朱慈烺觉得是时候该换一张床了。
    毕竟这张床给它机会他也不中用。
    身旁的柳依依还在梦乡之中,头发凌乱,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浑身上下散发着慵懒的美丽。
    还真是一个可人的睡美人。
    朱慈烺看了一眼后,随后便立刻起床,毕竟女人再美也不能耽误工作。
    今天,朱慈烺还要参加朝会,共同商议废改祖制,开立新策的事情。
    虽然说所谓的朝议只是走个过场,走个流程,但是朱慈烺依旧会认真对待。
    大事已定,阴沟里翻船的例子自古以来可不少,朱慈烺可不想重蹈覆辙。
    翻身起床,在王厚的侍奉下着衣洗漱,用过早膳之后,朱慈烺便和昨日一样前去参加朝会。
    当朱慈烺来到朝会大殿门外等候的时候,殿外依旧聚集了不少百官。
    百官看到朱慈烺来了以后,和昨日一样,依旧没有人前来打招呼,但是朱慈烺从百官眼中读出了害怕和尊敬。
    朱慈烺内心冷笑,果然拳头比讲道理更有用,更直接。
    和这些文官大臣们打交道,就不能以德服人,毕竟你和他讲道理,他和你讲祖制,你和他讲祖制,他和你耍流氓。
    和他们打交道只能以拳服人,这样他们才能乖乖老实的听你讲话,并觉得你讲的很对。
    这些大臣不愿意搭理朱慈烺,朱慈烺倒是落了个清静,闭目养神,回味昨夜的美好生活。
    “百官觐见!”
    一声尖锐的嗓音响起,朱慈烺睁开了眼睛,率先进入大殿。
    朝会开始了。
    双方见礼之后,崇祯端坐在龙椅之上,率先开口说话。
    “林爱卿,太子,昨日朕交予你们的事情办理的如何了?”
    崇祯没有任何遮掩,直奔主题。
    听到崇祯的问话,群臣都竖起了耳朵。
    内阁辅臣倒是很平静,并不是他们心理素质好,而是昨日林欲楫离开暖阁之后,便前往内阁。
    林欲楫作为内阁首辅,为了保证今天朝会顺利进行,废改祖制,立新策的目的能够贯彻落实,从而组织召开了内阁会议,会议上,林欲楫传达了崇祯的精神,宣讲了废改祖制立新策的具体内容。
    同时,在林欲楫的主导之下,内阁对于废改的方案全票通过,内阁所有辅臣全部统一口径。
    因此,崇祯的话并不能引起辅臣的任何注意。
    俗话说的好,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没事全体会。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崇祯、朱慈烺和林欲楫三人已经研究定好的事情,百官们也都清楚,所谓的朝议就和投票一样,不过走个过场。
    大臣们之所以竖起耳朵,主要是想知道废改的内容,毕竟这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
    听到崇祯的话后,林欲楫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朱慈烺,发现朱慈烺并没有任何动作。
    林欲楫知道,这个头还是得自己来出。
    “陛下,臣已经和太子殿下拿出了初步方案,现禀报陛下。”
    林欲楫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个奏折。
    “准!”
    崇祯的话干脆利落。
    林欲楫拿出来的奏折自然是按照昨天三人商议决定的方案来写的。
    得到崇祯的批准后,林欲楫立刻打开奏折念了出来。
    “第一条………”
    整个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只有林欲楫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林欲楫一条一条的念着,每一句都叩击着百官们的心。
    听到林欲楫所念的方案后,大臣们心中越来越惊讶。
    但是随着林欲楫不断的念,百官们的情绪也逐渐平静下来。
    一些思想守旧的大臣们,心早就沉到海底。
    因为,废改方案和新策没一条对于他们来说,好像都难以接受。
    但是,这些大臣心理很清楚,此事已经成了定局,他们根本无力改变,只能选择接受。
    当林欲楫提到要废除太祖朱慈烺定下的不征之国的时候,大臣们没有再保持沉默,顿时议论纷纷。
    听到群臣叽叽喳喳,崇祯的眉头一下皱了起来。
    王承恩看到崇祯不高兴,立刻用尖锐的声音喝道:“肃静!”
    群臣这才安静下来。
    “怎么?诸位爱卿对这条不满意?有什么意见可以说来听听!”
    崇祯开口说话,但是语气冷漠,态度严厉,没有一点要听从群众建议的样子。
    “陛下,臣有话要说。”
    一道声音从百官中传出,朱慈烺循着声音望去,之间说话的人是兵部右侍郎王家彦。
    兵部尚书洪承畴一看,说话的人是自己兵部的三把手,心顿时提了起来,王家彦这个人素来为人刚正,说话直接,
    洪承畴心中祈祷这个王家彦可不要给自己惹什么麻烦。
    朱慈烺是知道王家彦的,李自成破城的时候,王家彦携全家自杀殉国,也是一位忠臣。
    王家彦,字开美,号尊五,福建莆田人。天启年间进士,此时任兵部右侍郎,协理新京营戎政。
    崇祯对于王家彦也是有好感的,毕竟王家彦足够的忠心,而且能力还不错。
    所以,崇祯看到是王家彦说话的时候,态度也好了一些,轻声说道:“王爱卿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陛下,臣身为兵部右侍郎,不认同废除太祖皇帝定下不征之国这条祖训,理由有三。
    其一,我大明是礼仪之邦,向来以仁礼待人,对邻国用兵不妥;
    其二,兵者,国之重器也。无端挑起事端,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好战不利于社稷百姓;
    其三,自古征战几人回,战争是残酷的,臣不忍看到大明好儿郎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请陛下三思!”
    王家彦说完之后,便跪在了地上。
    兵部、户部一些官员也齐刷刷的跪地,高呼:“臣等附议,请陛下三思。”
    朱慈烺听完王家彦的三点理由后,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就显得有点妇人之仁了。
    朱慈烺咳嗽一声,出声说道:“父皇,儿臣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王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