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免费劳动力
作者:乔木叶落去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最新章节     
    在尼勒科勒夫斯基的命令下,所有的沙俄人将自己手中的武器全部都扔了出去。
    尼勒科勒夫斯基心中自以为自己作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可是他哪里知道,他很快就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后悔万分。
    也许大明有不少人,正如尼勒科勒夫斯基所认为的那样,好大喜功,爱面子,听两句奉承好话。表示臣服,便把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慷慨无私的赏赐出去。
    但是,很不幸,朱慈烺不是这样的人。
    名声什么的对于朱慈烺来说狗屁都不是,一文不值。
    朱慈烺要的是利益,是对大明,对大明有实实在在好处的利益。
    跟着朱慈烺的一众将领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在场的无论是亲卫营第一军总兵朱复国还是右卫营总督黄得功,他们都是紧跟朱慈烺步伐和思想的。
    “黄总督,老朱,沙俄人把武器都扔了!”
    负责前线指挥,密切紧盯战场局面的苍玄峰在发现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便立刻来向正在讨论后续作战方案的黄得功和朱复国汇报。
    听到苍玄峰的话后,黄得功和朱复国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的哈哈哈大笑起来。
    “这老毛子倒是挺有眼力劲的!看来刚刚举内裤,哦不,举白旗确实是想投降啊!”
    朱复国大大咧咧的说道。
    黄得功脸上也有喜色,但是相比于朱复国多了几分慎重。
    “辽城是什么情况?没有什么动静吧?这会不会是老毛子和建奴搞的阴谋诡计?”
    黄得功看向苍玄峰问出了内心的疑问。
    “回禀黄总督。”
    苍玄峰的级别比黄得功低,所以面对黄得功的询问,立刻行礼回答。
    “末将仔细观察了,辽城没有任何动静,一切看上去不像是什么阴谋诡计,沙俄人投降应该是真的。”
    黄得功和朱复国听到后点头。
    “黄总督,你看我们要不要接受沙俄人的投降?”
    朱复国看向黄得功,出言征求黄得功的意见。
    黄得功不假思索的说道:“如果沙俄人真的投降,干嘛不要呢,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下,皇家科学院地矿勘探队在辽东半岛的鞍山发现了超级大的铁矿,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开采,正缺少工人劳力呢。
    你们看看这些个沙俄人个个人高马大的,干起活来应该很不错的,让这些老毛子去开矿,又不用付工钱,一天给吃一顿饭,累死了直接埋矿里,又省钱又省事,想来太子殿下一定会开心的!”
    黄得功叽叽喳喳的说了一大堆。
    中心意思就是,把这些老毛子送去开矿,朱慈烺很开心。
    而黄得功口中所说的铁矿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鞍山钢铁。
    ps:朱慈烺:诬陷,绝对是诬陷,本宫都是合法用工的,不是黑心包工头!
    朱复国和苍玄峰一听,觉得黄得功说的很有道理啊。
    太子殿下确实向来喜欢这样。
    “黄总督说的不错,让这些人去开矿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人把武器丢在地上,举起双手,向我军走来,我军可以接受他们投降,如果有人轻举妄动,直接格杀!”
    朱复国语气坚定的说道。
    “这样做可以,但是我军没有人会讲老毛子的鸟语啊!没有办法交流,这该怎么办?”
    苍玄峰一脸为难,说出了如今面临的问题。
    朱复国一听也犯了愁,沙俄人说的话确实是比鸟语还难懂,乌拉乌拉的,说的啥玩意根本不知道。
    “无碍,这事好办!”
    黄得功听着二人对话,立刻插嘴说道。
    “辽东人有不少人会和这些沙俄人做贸易,所以也有一些人会讲沙俄语,正好我们右卫营随军有个通译,虽然会的不多,但是应该够用了!”
    黄得功的话顿时解了朱复国和苍玄峰的燃眉之急。
    “那就太好了,末将谢过黄总督。”
    朱复国立刻向黄得功行礼致谢。
    很快,右卫营的通译便来到了阵前。
    正如黄得功所说,这个通译会沙俄语,但是不多。
    通译手持喇叭扩声器,用蹩脚的沙俄语大声喊道:“对面的人听着,武器的不准,双手的举起,慢慢的起身,缓缓的走来,不从的死!”
    通译基本上将朱复国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说完一遍后,通译担心沙俄人没有听懂,再次说了一遍。
    尼勒科勒夫斯基和德米特里听到通译的话后,内心狂喜。
    虽然说,在他们耳朵听来,通译的沙俄语说的真是烂到家了,但是缺依旧那么让人开心。
    明国人接受了自己的投降,不用被杀死了,小命保住了,劫后余生让他们都很开心。
    同时,一众沙俄人也立刻按照通译所说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做。
    对于投降,这些沙俄人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先不说他们并不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族人战斗,就算是,他们也无所谓,因为这些人并没有民族认同感,也没有国家荣誉感。
    对于他们来说,金钱至高无上,大于一切。
    沙俄人按照要求,排成队列缓缓的向亲卫营阵地走去。
    整个过程都是井然有序的,没有任何的慌乱,所有沙俄人都很守规矩。
    由此可见,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什么战斗民族之类的都会变得很温顺,就像绵羊一样。
    站在辽城城头的济尔哈郎看到这一幕,简直暴跳如雷,他已经上上下下将这些沙俄人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拼接他现在的实力,面对城外的明军,守城都有可能守不住,更别说主动出击。
    本来,满心期待的准备沙俄人和明军激烈战斗一番,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的,如今全部落空。
    济尔哈郎开始要考虑下面自己该如何应对明军的进攻。
    济尔哈郎一直认为明军会强攻辽城,忽略了此时的辽城只是一座孤城。
    沙俄人的投降过程很顺利,所有沙俄人都被分划看押,然后分批送往了鞍山。
    尼勒科勒夫斯基做梦都没想到,投降后会被这样对待,但是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
    鞍山的大大小小 铁矿就是这些沙俄人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