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泼了一盆冷水!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第二天,清晨。
    队上出工的人早早的来到了田垄间,除草的除草,放水的放水。
    然而,大多数人几乎都是磨洋工。
    毕竟当下的农村,全国大多数地区还在施行集体工分制度。
    而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包干到户,目前还只在少数地方施行。
    原因嘛!也很简单!国家并未正式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这种承包制度。
    大多数地方都不敢把步子迈的太大,几乎都在观望当中。
    有些地方纯粹是因为太过偏僻,根本就不知道1978年发生在徽省小岗村的事。
    当然,更多的地方是没有“带头人”,谁也不想当这个“领头羊”。
    说白了就是没有一个有魄力的人领着大伙包干到户。
    生产队长郑国锋倒是想带着大家施行包干到户,可他又有点犹豫。
    毕竟他是“过来人”,万一出了点什么事,他根本承担不起。
    但他也明白,如果一直这么下去,大家还会这般穷下去。
    所以,当贺卫国找到他想办队办工厂时,他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
    之后,他又相继说服了队上的妇女主任与会计。
    最后他才来到了公社,打算找个靠谱的人问问。
    …………
    早上九点,公社大院。
    书记廖国安正在撰写着一份材料。
    明天,县里要召开关于“农村诸多问题改革研讨会”,他想在这个改革会上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他看来,农村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必须要改,否则,农民都吃不饱饭了,又如何谈实现社会主义。
    而就在他认真撰写材料之时,忽然听得门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
    他不由抬头看了一眼门口,随即道:“请进!”
    话落,一道身影走了进来。
    只见来人挽着裤腿,穿着背心,戴着一顶草帽。
    正是生产队长郑国锋。
    “廖书记,忙着呢?”
    郑国锋一脸笑意,他将头上的草帽取了下来,随即走到了书记廖国安的面前。
    “是老郑呀!你这……找我有事?”一见是郑国锋,廖国安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他自然是认识郑国锋的。
    事实上,廖国安虽然空降红星公社担任公社书记的时间不长,但却已经跑遍了公社所有的生产队。
    而且他还认识公社下边每一个生产队的队长,甚至与他们曾经多次深入交流过。
    至于郑国锋,在他的印象当中,这是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好队长。
    “廖书记,事情是这样的,今天过来,我就是想跟您问点事!”
    “问事?啥事呀?”廖国安听完郑国锋道明来意后,不由诧异的看向了他。
    随后,他又起身给郑国锋倒了一杯水:“来老郑!先喝点茶,慢慢说!”
    “书记,您太客气了,这茶……我就不喝了,我就想问问如果咱们生产队自己办一个厂子,这上边允不允许啊?”郑国锋接过茶后,并没有喝,而是放到了一旁桌上,然后笑着问道。
    一听这话的廖国安顿时一愣:“办厂?你们生产队想办厂?这可是稀罕事呀!来来来!老郑,你跟我详细说说看!”
    廖国安作为空降下来的公社书记,自然不是郑国锋这个生产队长所能比的,对于上边的各种政策,他自然要比郑国锋懂得多。
    成立队办工厂,上边确实是有政策的,只不过县里还从没有哪一个生产队敢这么做过。
    他没有想到郑国锋竟这般有魄力,想要成立一家队办工厂。
    “书记,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生产队这些年家家户户都种有桃树,这会不是桃子快熟了吗,我们就想着办一个桃子罐头作坊……”
    “你们要办一家罐头……厂?”
    “是作坊!书记!”
    “性质其实都一样,作坊与小型工厂差不多。”
    “这么跟你说吧,老郑,上边原则上是同意,或者说鼓励生产队发展经济的,办工厂自然也在鼓励的范围之内,不过上边也只能给一些税收等政策上的优惠与支持,如果想贷款的话,政府也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找信用社去贷,利息的话也有一定优惠甚至可以免息。”
    “不不不……书记,有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贷款就没必要了,办厂的钱我们自己能解决,只要上边支持,我们保证把厂子办好,做大做强。”郑国锋一听上边支持办厂,立马就摆手摇头,说道。
    然而在听了他的话后,廖国安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不由赶紧劝说道:“老郑!这可不能乱说,得实事求是,我记得你们生产队年年都需要国家救济粮,更不用说把历年来需要上交的国家粮给补齐了,你们哪还有多余的钱办厂呀?”
    对于郑国锋的话,廖国安显然不相信。
    而此时的郑国锋在犹豫再三之后,随即说道:“书记,我跟您说实话吧!这钱其实是我跟我们队上一个人借的。”
    “借的?老郑,你这是要干嘛?这可是违反组织原则的问题,还有!这人是谁?办厂所需要的钱可不是小数目,这人能拿得出来?”廖国安当场就噌的一下站了起来,面露严肃的看着郑国锋。
    此时的郑国锋也是冷汗直冒,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他明白,这事迟早会被公社发现的,要是被公社主动查出来,只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索性全盘托出。
    在听完郑国锋的解释之后,廖国安沉默了。
    他想了想,抬头再次看向了郑国锋:“听你这么一说,这个贺卫国确实是个年轻有为,敢打敢拼,有魄力的年轻人咯!”
    “不过……这种借钱办厂的办法是不合规的,更不用说合伙办厂了!所以……老郑,这事我劝你还是死心吧!”
    “倒是你想办厂的这个想法值得鼓励,这样吧,如果你真想办厂,我给你联系信用社那边,帮你免息贷点款把这个罐头厂给办起来。”
    公社书记廖国安的这番话让满怀希望的郑国锋彷如被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他那颗炙热的心瞬间凉了下来。
    此时此刻,他不禁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那行吧!书记!我回去再好好琢磨琢磨吧!”
    说完这话,郑国锋便想转身离去,却不料廖国安又叫住了他:“老郑,你等一下!”
    “书记,还有事?”郑国锋回头看向了廖国安。
    “嗯……我对贺卫国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要是有时间的话,你让他来公社找我聊聊!”
    “额……这个!书记,您的话我可以帮忙带到,不过他这小子来不来,我就不敢保证了……书记!卫国这小子去县里卖嗦螺这事,应该不算投机倒把吧?”郑国锋迟疑了一下,问道。
    “不算!当然不算!事实上,国家对此事是不鼓励也不反对,只要不是私人办厂的私营业主就没问题,他这顶多算个体户,不过……据说在不久将来,国家会给个体户办营业执照,你让他注意一下。”
    “什么……?还有这事?那我得赶紧回去跟他说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