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个半月就盈利近十万块钱!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一共就十个总代理商,名额着实有限。
    不过让贺卫国意外的是,这排名前十的报价,最低的都有近五千块钱,而最高的更是达到了七千之多。
    平均算下来,一人至少出价六千。
    如此一来,光是这些代理费,贺卫国就能收取六万块钱。
    要知道这还只是湘省各地区代理商,如果是一省的总代理商,那竞标起步价就不是三千了,而是至少一万起。
    “咳咳……大家都安静一下,下面我宣布一下此次竞标的结果,中标者为…………”
    随着贺卫国一一宣布十个代理商名额,台下的众人也都纷纷紧张了起来。
    这些人可都是冲着贺卫国的大名来的,在他们看来,只要有“贺卫国”这块金字招牌在,没有哪一次不赚钱的。
    为此,这次的代理商竞标,他们可是豁出去了。
    尤其是那些个体户代理商,他们不比那些供销社代表,资金并不雄厚,所以在写价格的时候,都是斟酌斟酌再斟酌,考虑许久之后写下的价格。
    所以相对来说,他们出的价要普遍比各地供销社代表的低。
    对于这点,贺卫国自是心知肚明。
    然而,他并未给供销社设置门槛,而是与个体户一视同仁。
    这样做,其实对个体户很不公平,但他也没办法。
    在这个计划经济盛行的时代,个体户,或者说个体经营者,他们是弱小的一方,如果自己偏向于个体户,那势必会得罪供销社这个庞大的供销系统。
    到那时,无论怎样的营销策划方案,都将很难打破供销体制规则,向阳纸厂也将寸步难行。
    所以,在综合考虑之后,他还是选择了不偏不倚。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十个代理商名额,供销社代表直接就拿下了七个。
    剩下的三个,一个由巴陵的一位姓胡的个体经营者拿下了,他出价六千三,刚好排名第八,一个则由银城本地的一个姓陈的个体户拿下,他刚好出价六千,而最后一个自然是刘军三人所组成的省城集体总代理商。
    他们三个每个人都拿出了两千三,所以总报价为六千九,排在了第三。
    就这样,当贺卫国宣布这十个代理商名额之后,其他人,有的懊悔不已,有的虽然很失落,但也没有说什么。
    至于中标的那些人,他们自然非常高兴,有说有笑的。
    对此,贺卫国看着底下众人百态,随即与刘志国对视了一眼,小声对他说道:“志国,你去看一下,看看食堂的师傅准备的怎么样了。”
    “好的!卫国,我这就去看看!”
    刘志国起身离开后,贺卫国又小声对另一侧的赵初年说道:“赵工,生产的事就麻烦你了。”
    “行!不过我还是建议再招收二十名临时工,并尽快筹建第二条生产线!”赵初年想了想,在他耳旁小声回了一句。
    贺卫国听了,不由暗暗斟酌了一下,说道:“还需要二十名临时工嘛?那咱们厂岂不是有十七名正式职工,五十三名临时工,这是不是太多了点?”
    “不多!”赵初年微微摇头,说道:“如果扩建第二条生产线,甚至还得再招十多名临时工才能满足所有的生产需求。”
    “还要再招?”
    “行吧!这事等扩建完第二条生产线之后再说,目前厂里全力生产一次性饭盒,至于一次性餐巾纸,暂且先停下生产。”贺卫国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中午的时候,不管是中标的还是没中标的,贺卫国都安排食堂给他们做了可口的饭菜。
    大家吃饱喝足后,刘志国便代表向阳纸厂一一送众人离开了。
    当然,中标的人都是交完钱才离开的。
    …………
    到了十二月底时,厂里已经交付了十万个一次性饭盒订单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他们又陆续收到了五十万个一次性饭盒订单,甚至还有两万盒餐巾纸订单。
    这么多订单,光靠一条生产线显然是不足的。
    为此,贺卫国直接让赵初年开始筹建第二条生产线。
    只是这新生产线必须要有地方可放,而原来的旧厂房又根本放不下两条生产线。
    所以,摆在贺卫国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租借,从隔壁制糖厂租借一栋厂房,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自己新建一栋厂房,但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思来想去,贺卫国最终还是决定先找副县长廖国安去问问。
    顺便,给他汇报一下最近厂里的情况。
    …………
    县委大院。
    廖国安看着手中的举报材料,脸色铁青,眉头紧锁。
    这是一份举报信,举报的对象则是三水食品厂的厂长齐正明。
    而举报人则是原来的厂长郑国锋。
    “贪污公款,打着各种名义中饱私囊,在厂里搞一言堂,甚至还收受贿赂,真是该死!该死!”
    “只是光凭这封举报信,只怕很难定齐正明的罪,看来得去找刘书记才商量一下行!”
    廖国安事先自然也听说过齐正明身上的一些传言,但是他只以为齐正明虽然有问题,但应该并不严重。
    可他万万没想到,齐正明身上的问题会如此的严重。
    如果郑国锋举报信上写的都是真的,那齐正明的下场可想而知。
    尤其是前面两条,“贪污公款”,“以各种名义中饱私囊”,这足以让他关个十年八年了。
    要是碰上严打期间,吃花生米都有可能。
    但问题是,郑国锋只有这封举报信,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而且最近,据说郑国锋和齐正明两家闹得很不愉快,两人甚至撕破了脸皮,还大打出手过。
    虽然经过公安同志的调解,但是显然效果不佳。
    这不,就连他在县城这边,都听说了两人的事,可想而知,这事的影响有多大。
    想到这,廖国安再也坐不住了,他即刻起身,拿着举报材料就朝着县委书记办公室走去。
    以至于贺卫国来到门口时,发现他的办公室的门虽开着,却不见他人。
    最后还是隔壁的一位工作人员,告知了廖国安的去向,他这才坐到廖国安的办公室等候了起来。
    十多分钟后,廖国安回来了。
    他一见贺卫国来了,立马道:“卫国,你怎么来了?难道……你是为郑国锋与齐正明一事而来的?”
    “郑叔与齐正明?他们出什么事啦?”贺卫国一听这话,当即一愣,满脸不解的看向了廖国安。
    廖国安见他不像是知道两人之事,便道:“哦……没什么!就是两人最近闹了点不愉快,不过人没事。”
    说完这话,廖国安又话锋一转,问道:“对了!你今天来找我是……?”
    “额……廖县长,您先看看这个,这是我们向阳纸厂最近的盈利情况。”
    “盈利?你们厂这就开始盈利啦?”
    这一刻,廖国安彻底惊住了。
    这才多久,不到一个半月吧,就开始转亏为盈啦?
    这小子真这么厉害?
    一想到这,廖国安连忙接过贺卫国带来的东西,他翻看了一下,直接愣在了原地,口中惊呼:“你们……你们居然仅用了一个月就盈利九万三千多块钱?”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