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价值“千亿”的芙蓉集团雏形!
作者:时间掺和   重返1980:从换老婆开始最新章节     
    对于贺卫国来说,给厂子取名,着实是一个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
    这不,自从他和轻工业学校那边对接好后,他刚一回“办公基地”,就被张进步拉到了一块,商量起给三个厂子改名一事来。
    其实,张进步原本并不打算给三个厂子改名的。
    但贺卫国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是提醒了他。
    贺卫国说“既然你这三个社办厂子已经半死不活,亏损严重了,不如改名重新开始。”
    对于贺卫国的这个建议,他越想越觉得十分有道理。
    一来,改名意味着重新开始,寓意重获新生,二来也能让三个厂子摆脱以前的一些负面消息,免得授人以柄,被某些有心人抓住小尾巴。
    当然,更重要的是,厂子如今要扩大规模,转型生产别的东西,以前的厂名有些不合适了,改名自然也说得过去。
    事实上,对于改名一事,不仅张进步本人赞同,就连刘军与占兴邦二人,甚至是街道居委会的领导,也觉得更改厂名十分有必要。
    于是,待贺卫国刚一回来,他就闻讯找上了门。
    “卫国,你看看……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天想的名字,你觉得哪一个比较合适用作厂名?”
    张进步一边说,一边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贺卫国。
    贺卫国将折叠的纸张摊开,看了看后,却是暗暗摇了摇头。
    好家伙,当下的人给厂子取名都这么“保守”吗?
    这些厂名简直“又专又红”,尽显这个时代的特色。
    什么红星,红耀,进步,奋斗,几乎时下最为“流行”的厂名,这纸上都有写。
    “咳咳……张叔,您要听真话,还是听假话?”贺卫国随之一笑,不由看向他说道。
    应到贺卫国这话,张进步不由一愣,他盯着贺卫国看了看,道:“你小子卖什么关子?当然是听真话!有什么话尽管说,我又不是老顽固!”
    “哈哈哈……行行行!其实我觉得这些厂名还是太过保守了!咱们既然要做大做强,就得全方位进行改革,正如我之前在计划书当中所言,要做就要和别人,别的厂做的都不一样,这厂名自然也一样!”
    “而且,在我看来,一个好听又好记 ,还能给生产的产品加分的厂名,是一家工厂必不可少的,所以咱们的厂名必须要新颖,要朗朗上口,让人印象深刻!”
    贺卫国的这番话,其实是从后世“营销广告学”的角度出发的。
    说白了就是,厂名要别具一格,但又必须要好记。
    这样一来,才能让人一看到产品,就能联想到是哪一家厂子生产的。
    当然了,要想做到这一点,光靠一个厂名肯定是没法做到的,还需要配合广告词,宣传手法以及logo等。
    可以说,这些东西都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是办厂必须要知晓的。
    只有懂得这些,你才能领先别人一步,甚至是几步。
    再说此刻,当贺卫国说完这番话后,现场的张进步三人,皆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尤其是张进步,他当厂长都已经好几年了。对于这些东西,说句老实话,他竟从未考虑过。
    可以说,贺卫国的这番话,着实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
    他没有想到,给厂子取名,这里头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而且这些学问,甚至还能作为一种宣传策略。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向贺卫国,说道:“你说得对!卫国!给厂子取名,确实不能墨守成规,我看不如这样吧!这厂名就由你来定好了,无论最后定啥名 ,我都接受!”
    “哈哈哈……张叔,您太客气了!这样,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好好琢磨琢磨,倒是另外一件事,我认为必须得马上解决才行!”
    “哦……你说?”张进步哦了一声,看向贺卫国道。
    “是这样的……,我刚和轻工业学校那边谈过了,他们说合作各项条款,大体都同意,就是有一条,他们想派些快毕业的学生到厂里实习一段时间,积攒积攒经验,时间上不会太长,就一个星期左右。”
    “没问题!这个好说!”
    “那行……那我明天就和他们的领导说去,让他们把那五十个学生派过来!”贺卫国点了点头。
    …………
    两天后,厂子改名一事有了结果。
    在贺卫国的冥思苦想之下,生产“热得快”的社办厂子,将更名为“芙蓉科技电子厂”
    没错!
    这厂名虽然依旧比较“土”,但至少加了“科技”二字,放到现在,那档次瞬间提升了不止一点半点。
    而且,“芙蓉”与“电子”这两个词汇,前者是厂子所属地区的区名,而后者,则直接点明了厂子生产的产品究竟是什么。
    相比时下的同类型的词汇——“无线电”厂,“电子厂”显然更为合适。
    毕竟,这个厂子走的就是生产“电器”之路。
    相比之下,服装厂的厂名,就更为直接,贺卫国给其取名为“芙蓉服装设计产业制衣厂”。
    这名字,一听就有那“逼格”!
    又是“设计”,又是“产业”的,与时下不少服装厂制衣厂的厂名,完全不沾边。
    至于生产特殊饮品“生命三号”的那家社办厂子,贺卫国斟酌再三,最后将其取名为“芙蓉生物科技制造厂”
    而这三个厂子,便组成了后世资产估值近千亿的“芙蓉集团”。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这会暂且不提。
    说回现在,贺卫国将三个厂名拿给张进步三人看完之后,三人不禁都沉默了。
    他们对于贺卫国给取的三个厂名,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在经过贺卫国详细解释厂名所代表的意义之后,他们瞬间觉得,这哪里是三个挂靠的社办厂,这分明是三个逼格极高的大型科技制造厂。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不是现在私人不能成立有限公司,他甚至还会搞出更高大上的厂名来。
    比如“芙蓉生物制药生态科技有限集团”,这名字,一听就有顶级跨国公司那味道。
    好吧!
    贺卫国承认,他现在确实有点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