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这首诗太寒酸了?
作者:乡下大雨   你回农村种地,怎么成大明星了?最新章节     
    时间还很充足,白云诗社就不打算把作品好好再打磨打磨吗?
    他们这是有信心作品已经能够赢得比赛了啊?
    是陈然出手了吗?
    应该是了。
    那么,到底是一首怎样的作品,才能够让白云诗社如此自信呢?
    所有人又都非常好奇和期待!
    主持人一番激昂的说辞,把现场所有人期待的情绪值吊得更高,最后请白云诗社将他们这一局的参赛作品公布。
    白云诗社早就准备好了。
    作品出现在现场的一块大屏幕上。
    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家全都开始品读。
    很快,开始有人称赞出声,说不愧是陈然的作品,质量真的很高!
    “怪不得白云诗社敢这么早就公布作品。有这样一首作品,的确能够让他们非常自信。杭城诗社的作品大概率是比不了了。冠军果然是白云诗社!”
    “陈然确实厉害,这首诗写得真好!就是第五、第六句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是用了什么典故吗?”
    “应该是用了典故,我也不太明白,待会儿听听评委们解读。”
    “用典无疑又让这首诗的水平显得更高了。不知道杭城诗社会不会直接选择放弃?”
    “有这个可能。反正即便是把作品拿出来也赢不了,与其被大家对比点评,让自己的作品成为陪衬,还不如直接认输来得干脆。作品都不让你们看了,你们想对比一番都没有办法。”
    “……”
    越来越多的观众都认为,白云诗社有了这样一首作品,那就基本上差不多赢定了。
    杭城诗社很有可能会选择直接放弃。
    虽然这让现场的杭城人,又或是在杭城上班和生活的人非常遗憾,但也没有办法。
    对方请了陈然出手,输了很正常。不丢人,也不会无法接受。
    比赛嘛,输赢都正常。
    ……
    评委席上。
    几名评委也都暗自点头。
    这首诗的质量的确很高,第五、第六句的用典也恰到好处,同时还升华了主题,引人深思。
    即便是他们出手,就这个诗题而言,也未必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
    杭城诗社这一次的确是很难赢了。
    几名评委都在心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唯有柳元微微皱了皱眉头。
    这首诗质量的确很高,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浪费粮食的深思。
    但是,写得有些深了。
    作者多少有一点故意卖弄自己深厚诗词功底的嫌疑。
    如果是其它诗题,这样没有问题。
    但“惜粮”这个诗题,柳元认为还是应该简单一点为好。
    当然,这不代表杭城诗社的作品就会更好。
    柳元其实也认为,杭城诗社能够拿出更好的作品的可能性不大。
    ……
    杭城诗社这边。
    包括魏良东在内的所有人,当然也全都看到了白云诗社的作品。
    对于陈然,他们不得不佩服。
    这首诗写得很好,质量很高。如果不是有李青出手,他们这个时候可能真的只有选择宣布放弃了。
    但不好意思,李青出手了。
    李青的诗看上去要简单太多,相对而言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是,却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赢定了!
    先前还只能说应该赢定了。
    现在,可以把“应该”二字去掉了。
    白云诗社那边这么早就公布了作品,无非就是想要自己这边看到他们的作品后,主动选择放弃。
    那么,偏偏不让他们如愿。
    魏良东也向主持人、评委席,还有现场所有的观众们表示,他们这一局的参赛作品也准备好了。
    话一出,现场所有人同样有些意外。
    还以为杭城诗社会直接选择放弃。
    看来,他们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不管能不能赢,首先至少要先把自己的作品亮出来不是。
    这样当然没毛病。
    只是,如果作品质量差距比较大,会有些丢脸就是了。
    还不如直接放弃。
    那么,杭城诗社的作品质量到底如何?
    比先前白云诗社的作品更加让人好奇和期待!
    所有人都紧盯大屏幕!
    包括几名评委,以及白云诗社包括阮行在内的所有人。
    杭城诗社没有选择放弃,阮行等白云诗社的人同样有些意外。
    看来,他们要负隅顽抗一下。
    也好。
    那就让几位评委,还有现场所有观众都好好看一下,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这边的《粮》,到底会有多大的差距?
    就在这个时候,大屏幕上显示出了杭城诗社的作品。
    所有人都看到了。
    然后……几乎都是一眼就扫完了。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就完了吗?怎么这么简单?
    用一首这么简单的诗来参加这么重要的一局比赛,杭城诗社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看看人家白云诗社的作品。运词造句尽显华丽,还用了典故,一看就是高质量的精品之作。
    两相对比,杭城诗社的诗实在有些寒酸了。
    但是很快,开始有人的眼神渐渐变了。
    不,不对,不对。
    这首诗没那么简单。
    或者说,它确实简单,但又绝不简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什么突然之间,心里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共鸣?
    为什么突然想要发问,“你可知道,那盘中的粮食,每一粒都来得那么辛苦?”
    既是问别人,也是问自己。
    渐渐的,有一些人甚至还莫名的湿了眼眶。
    他们被触动了。
    被一首非常简单的诗触动了。
    一首能够轻易触动人心的诗,还敢说它简单吗?
    相对比,他们看白云诗社的《粮》,只是觉得写得非常好,非常有质量。如果是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的诗的。
    虽然知道它是在写粮食的来之不易,也知道它在劝谏人们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值得思考。
    但是,心里却没有什么波澜。
    有的只是陈然确实厉害,写得真好之类。
    而这一首《悯农》,却一字一句轻易的就刻进了他们的心里。
    真的应该要节约粮食!
    粮食真的来之不易!
    这首诗不简单!
    那么,两首诗谁更好?
    答案显而易见。
    《悯农》要更好得多!
    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人都难以置信,又很是激动!
    都以为肯定是白云诗社赢了,却哪里知道杭城诗社会拿出这样一首诗。
    杭城诗社竟然还有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
    厉害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