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逆流
作者:老刀锋   四合院开局:我媳妇188会太极最新章节     
    随着杨庆的一顿输出,众人心中的疑惑和怀疑消除了。
    而且还增强了大家对街道的信任。
    道理很简单,人家既出人又出力,又出钱的,为了你的那几颗菜?
    确实太可笑了。
    陈红见问题解决了,趁机开始了种植分配工作。
    一切以就近原则,家门口不够的,剩下的都分到后院。
    “刚才的分配,只是街道的分配方案。”
    “分配完毕后,街道不阻止大家,合理的自我更换。”
    “但是更换后出现的问题,自己通过大院解决,街道不做处理。”
    “大家没问题吧。”
    “没问题,这样比较人性化。”
    其实分配完毕后,几乎没有人交换。
    厕所在后院,他们都是常去的,不耽误他们照看。
    而且现在后院是大家的主要聚集地,也可以防止有人手贱。
    随后的几天,四合院开始了种植大业。
    各种破罐子,破盆的被丢出了大院。
    不过陈教授,还是留下了一些,用来种植花草,改善大院环境。
    在北方种植薄荷,薰衣草,艾草,七里香,茉莉,万寿菊等花草,是重要的驱蚊虫手段。
    95号大院的事情,很快也引起了其他大院的注意,眼看着人家大院搞的风风火火的,其他人心思也活了起来,不断的去街道办去寻求支持。
    王主任都以资金有限,效果未知搪塞了过去。
    四合院里的人知道后,自豪感噌一下就起来了。
    对于陈红和陈教授的更加恭敬了。
    这时候易中海也回到了四合院。
    一大妈对谣言的探查也结束了。
    看到大变样的四合院,易中海也有点愣神。
    一些出芽快的菜和花草,已经出了芽,娇嫩碧绿的说不出的惹人爱。
    大院的人,喜气洋洋的气氛,也让他有点不适应。
    这群娘们,不八卦了,一个个的围着自己家的架子,走来看去。
    像是怎么也看不够一样。
    到了大院后,一大妈也三两步的来到了自家的架子旁,看着自家的菜也露出了芽,别提多高兴了。
    种植是很容易上瘾的,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
    上瘾率特别高。
    秦淮茹更是挺着肚子,对着自己家的架子傻笑。
    她是农村出来的,对于种植,很是熟练,有了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她心情好了很多。
    易中海看着这一切,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目前来说,他的时代,真的算是过去了。
    至少目前来说是过去了。
    等到收获的时候,陈红的声望会更大。
    回想起自己老伴的调查结果。
    易中海又迷茫了。
    “不是杨庆,那会是谁?”
    许大茂?但是不像啊,要是许大茂根本不需要那么久,许大茂传播谣言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这方面,他还是知道的。
    杨庆那时候,被抓了进去了,许大茂不是那只能是剩下的人了。
    难道是二大爷?
    还真有可能,这货知道的不少。
    随后他又摇了摇头,这货没有这脑子啊。
    难道是梁进宝?
    要是梁进宝的话,一定还有一个内贼。
    他想来想去,毫无头绪。
    最终放弃了,多想无益,而且谣言也快过去了,他不想节外生枝,再把谣言的热度提起来了。
    打死他,也想不到,会是傻柱搞的鬼。
    毕竟亲如父子啊,何至于此?
    时间滴滴答答的过着,日子到了6月17日。
    京城迎来了端午节。
    天气已经很热了。
    麦子也开始成熟。
    大院的蔬菜也迎来了第一波收割。
    在这个丰收的季节,95号四合院实现了蔬菜自由。
    有些人的家里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些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职工精简的消息,已经传的到处都是,轧钢厂也是人心惶惶,都怕成为了精简对象。
    杨庆和陈红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为他没有工作,陈红是干部不是工人。
    陈红吃着手里的葱花饼,香喷喷的,看着菜园子里的菜,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杨庆,你说,我现在是不是可以把家庭农场的这个项目数据提交上去了。”
    “根据我的分析,家庭农场,基本可以满足一个普通家庭五成蔬菜的需求。”
    “而且像小葱,蒜,韭菜,香菜,空心菜,茼蒿这种还可以有多余的向外输出。”
    “这对现在国家的情况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城里的蔬菜需求少了,农民就可以多种点粮食,粮食多了,可以救很多人的命。”
    “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应该快点上马推广。”
    杨庆吃着葱花饼,感叹着原始香葱的甜美,这味道绝对不是未来那种快销葱可以有的。
    再卷上一根葱,吃到嘴里,香喷喷的。
    好吃的不得了。
    嘴里很香,但是杨庆的心里很苦,因为他知道,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有多难。
    “媳妇,要想推广,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
    陈红看向杨庆。
    “什么问题?”
    杨庆直指问题核心。
    “钱!”
    “咱们院是试验性质的,所以街道还可以承受。”
    “但是如果推广起来,你想想咱们街道有多少院子,又有多少人。”
    “这钱,街道有吗?”
    陈红闻言,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街道没钱。
    而且家庭农场这个项目的回款速度太慢了太慢,街道就是有钱也承受不住。
    她看向杨庆,希冀的问道。
    “你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一定有办法对不对?”
    这个世界苦难太多了,而她现在有改变的方法,难道眼睁睁的看着?
    杨庆说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话。
    “其实大家都不缺钱。”
    “缺的是光明正大的花钱的途径。”
    “这方面街道可以承担起来。”
    陈红疑惑的看向杨庆。
    杨庆认真的道。
    “借款(也就是集资,不过对象是官府。),街道向下面的人借款。”
    “然后用借到的钱,推进项目的进行。”
    “规模上来后,街道会收获大量的蔬菜,水果,这些东西,不管是用来售卖,交换其他东西,还是制作成罐头,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陈红疑惑道。
    “那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来,自己搭架子,自己搞种植?”
    杨庆看向她。
    “让吗?官府好像不让个人从事这种活动,这会破坏官府的既定政策。”
    眼看要66年了,整个国家都要全面转公了,到处都是集体组织,个人搞点东西都是偷偷摸摸的,谁敢逆流而行?
    一个人两个人还好,你大面积的这样搞,不是和官府唱反调吗?
    陈红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这事儿,需要和王主任商量一下。”
    这里面需要承担的太多了,是需要担责任的。
    官场讲究一个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特立独行,往往意味着不好的结果。
    这样的事情需要大心脏,大意志,无私无畏的人的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