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夕幸进
作者:芥末辣不辣   秦凤药传奇最新章节     
    这丫头该是个伶俐懂事的。
    因又问她,“你还为你家小姐备了什么吃食吗?”
    “是,皇上怎么知道?”凤药问得一派天真。
    “宫里菜肴多素少,想来孕妇是不爱吃的,你既然已是自由身还愿意回来伺候你家小姐,自然在饮食上多有顾虑喽。”
    “的确备了些东西,需要用一用宫中小厨房。”
    “配殿那里有,你尽管去用,快去快去别饿着你家小姐,做双份,朕也尝尝。”
    凤药领命,带着自己的东西去了偏殿。
    皇上整个宴会郁郁寡欢,此时肉眼可见高兴起来,大家都纷纷称赞这小丫头机灵懂事。
    “传歌舞吧。”
    皇上有了兴致,手一挥,乐师搬着乐器鱼贯而入。
    “等等,你们谁会什么乐器,去替了乐师,奏得好,朕有赏。”
    见大家面面相觑,贵妃先起身,“臣妾会弹琵琶,不如……”
    “去!”皇上兴致盎然。
    见贵妃都动了,在座各位都不客气,吹笛的吹笛,抓筝的抓筝,吹埙的吹埙。
    一时殿里嘻嘻哈哈,一片热闹祥和。
    演奏一曲众人耳熟能详的曲子。
    因配合不好,各奏各的,有人是乐器高手,有人刚入门,曲子弹得乱七八糟。听曲儿的和奏曲儿的都笑倒一片。
    此时,凤药端着一只托盘走上殿中,跪下举起托盘。
    一边的太监将托盘呈上,他瞟了眼盘子没敢提试尝。
    原是那两小碗东西太精致,他要是舀上一勺,恐怕就不剩两口了。
    皇上瞅着托盘上的小碗小盏,由衷叹息一声。
    若非用心,恐怕不能做成这样。
    一只碧色碗中盛着半碗清如水的汤,并不见油星。
    碗是碧色,清汤就显出碗的绿意,这绿色水中飘着着了色的碧绿莲叶,和粉白的荷花。
    叶子两片,上面还滚动着露珠,荷茶三朵,花瓣晶莹剔透,真如刚从水中摘下放入碗中。
    一朵荷花只有拇指大小。
    皇上换了小号银勺,舀起一朵花放入口中,入口有花香,这么小的花,竟然带馅儿。
    他又尝了口荷叶,是软的汤饼。
    舀起口汤入口,汤是清水壮,越鲜甜可口。
    皇上味觉大动,一口将汤与花吃得干净,不顾皇后劝阻。
    又端起另一只白瓷碟,那只碟上放着五块点心,一块也只一口。
    五种花朵,每种颜色不一,都按真花模样制作。
    玫瑰形的入口奶香带着玫瑰花香,里面放了甜味很弱的赤豆细沙,那沙做得很湿润,一点不涩口。
    一口下去,香甜不腻。
    再一朵是梅花,做得分外精致,和玫瑰的不同,这朵是用糯米做的皮,半透明,越成显得梅花花瓣可爱娇俏,连嫩黄花蕊都根根分明。
    花朵栩栩如生。
    闻起来是梅花香,入口是酸甜的果馅。
    皇后在一边提醒,“皇上,你用得太多了。”
    “你偏要在朕的寿诞上惹朕不悦?朕不欢喜时不见有半分能力哄朕高兴,偏在这些事上与朕过不去,是见不得朕好过是不是!”
    皇上虽未变脸,可语气严厉,皇后不敢再作声。
    他一口气将五块糕都用得干净。
    呼出的气尤带着花香。
    他很爱甜食,但平时饮食极其克制,宫里供餐也按制度,皇帝更是表率,他不愿在别人面前为点口腹之欲而起纠葛。
    整个皇宫无人知他爱食甜食。
    “很好。”
    “很好。”他连夸两声。
    这五块糕不但做的好,意境也好,特别那道汤。
    “你做的汤可有名字?”
    “没什么好听的名儿,就叫莲叶荷花羹,小姐爱喝,就是费事些。”
    “今天这宴,尝到你带来的这几道汤点,不亏得今天这场宴。”
    “好丫头,你叫什么?”
    “臣女秦凤药。”
    “好孩子,你愿意来宫里伺候吗?”
    满殿静下来,都看着跪在地上的丫头,不知她交了什么好运。
    这般进宫,满宫谁不得给她三分面子,这可是皇上本人亲招!
    只有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资格进行殿选,由皇上亲自选拔。
    那是荣耀。
    “臣女不愿。”凤药回答得嘎嘣脆,在安静的大殿里回荡。
    这次,连李琮都变了脸。
    她不就是为了进宫吗,怎么又变主意了。
    他很怕皇上突然生起气来,当场见血。
    “那是为何呢?”皇上少有地耐心,和颜悦色询问。
    “因为……在王府赚的银子着实很多。”
    就在所有人都呆住,看着皇上脸色时,皇上突然暴笑起来。
    众人都跟着笑,唯独四皇子脸上阴出水。
    待笑声小了些,四皇子从座位上起身,走到凤药跟前,俯视着她。
    “大胆奴才!皇上的旨意你也敢违搞,理由竟是王府给的钱多,一个能被利益收买的人,岂不是小人?”
    大家都噤了声,笑的人和发话的人,是这个国家站在权力巅峰的两个男人。
    谁都怕说错一个字招致杀身之祸,奴才们都将头低得更低了。
    皇后接着说,“的确,小小年纪,一身铜臭,两眼只盯着银子,虽然为人机灵,可是德行有亏。”
    皇上好奇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小丫头,她张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毫无惧色望着自己。
    “皇上,我能说话吗?”她朗声问。
    “当然可以。”皇上笑得很温和。
    “臣女之所以愿意在王府是因为王府给银子多,可是臣女要银子并不是为了自己呀。”
    “怎说臣女一身铜臭毫无品德?”
    “臣女爹娘带着弟弟从外地回了老家,地也开了荒,家中要添的家具、家畜很多,用钱的地方也多,臣女想好好侍奉爹娘,皇上以孝治天下,臣女奉行的正是皇上提倡的孝道,有何错误?”
    “在王府,王爷和小姐对臣女十分厚道大方,臣女虽在照顾小姐,也可以随意出府看望爹娘,帮忙家中农活,所以不愿进宫。”
    “臣女只想出息,让爹娘过好日子,这样也错了?”
    “好孩子。”皇上赞了一声,又责怪地看着四皇子,顺带不满意地瞟了一眼皇后。
    这一夜,母子俩净给他添堵。
    “你们听听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都知道孝敬爹娘。”
    皇上环顾四周,随意感慨一句,并没针对任何人,四皇子瞬间不自在,连在皇后都尴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