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岛国人的反应
作者:午夜小叽   娱乐:你拍个戏,演员全是混混?最新章节     
    易晚舟的嚣张态度在岛国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各界人士对于这些被“傲慢”地拒绝的“客人”表示出难以掩饰的不满,这种情绪像野火一样在民众中蔓延。
    夜幕降临,但酒店前的广场上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成百上千的岛国民众聚集在这里,进行着一场看似无休止的抗议。
    他们手中的标语牌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上面写满了对易晚舟和义凌代表团的指责与不满。
    “滚出去!我们不欢迎你们!”
    “傲慢的客人,请自重!”
    抗议者们高呼着口号,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他们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冲击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一些人手中敲打着锣鼓,节奏明快而有力,仿佛在为这场抗议助威。
    喇叭里不断重复播放着抗议的录音,尖锐刺耳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让人心神不宁。
    周围的居民楼里,灯光暗淡,窗户紧闭。
    尽管抗议的噪音让他们无法安睡,但面对如此激烈的抗议行动,他们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岛国的警察们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场抗议。
    他们被上级勒令不得驱赶这些“自愿”来游行的民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抗议者们肆意发泄着情绪。
    整个广场仿佛变成了一个沸腾的海洋,抗议者们的声音和行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试图将易晚舟和义凌代表团推向风口浪尖。
    然而,就在这片喧嚣之中,酒店内也没有半点的宁静。
    义凌代表团的成员们仿佛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们无关。
    尽管外面的抗议声浪如火如荼,但义凌代表团的成员们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酒店内的他们,依旧沉稳有序地进行着各项活动的准备工作,神情轻松,看不出丝毫的紧张和不安。
    这让同住一酒店的国际记者们感到大为奇怪。
    他们不解,为何在如此嘈杂和紧张的环境下,义凌的成员们还能如此镇定地工作。
    毕竟,他们也是在这座酒店里,与义凌成员们共同经历着外界的喧嚣和抗议。
    记者们忍不住好奇地观察着义凌成员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看到,这些成员们在工作时全神贯注,仿佛外界的抗议声并不存在。
    他们的脸上没有疲惫和紧张,只有专注和坚定。
    终于,有记者忍不住上前询问:
    “你们怎么能在这么吵闹的环境下还能如此专心地工作呢?”
    义凌的成员笑了笑,回答道:
    “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环境。对于外界的干扰,我们选择性地忽视。而且,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能够保持专注。”
    面对记者们的再三追问,义凌的成员们最终揭开了他们能在嘈杂环境中保持淡定的秘密。
    他们打开了房门,展示了房间里那一堆堆从机场背回来的“累赘”。
    记者们惊讶地看着满屋的日用品,从衣服到矿泉水,从睡袋到隔音耳塞,一应俱全。
    这些物品整齐地摆放在房间里,显然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这些都是咱们龙头让我们准备的,”
    义凌的成员解释道,
    “他预料到这些岛国人会出阴招,所以提前让我们做了这些准备。”
    记者们看着这些细致入微的准备,不禁对易晚舟的先见之明感到佩服。
    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的窘迫处境。
    他们在酒店里没有干净的水喝,衣服也没有人拿去洗,更别提那些日夜不停的抗议声音让他们晚上根本无法好好休息。
    相比之下,义凌的成员们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从容不迫,这得益于他们的充分准备和易晚舟的周到考虑。
    这让记者们对易晚舟和义凌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刮目相看。
    看到义凌成员展示出的充足准备,记者们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被排除在外的愤怒。
    他们觉得,作为同行,义凌至少应该提前告知他们这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好让他们也有所准备。
    然而,他们却并未收到任何风声,这让记者们感到自己被轻视了。
    “你们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这些?”
    一位记者忍不住质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义凌的成员笑了笑,神情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戏谑。
    他们指着外面喧嚣的抗议人群,解释道:
    “这其实并不能怪我们,要怪只能怪这些岛国人,还有这座酒店的管理。我们龙头说了,哪怕你们再去投诉,以岛国人的性格和做事方式……呵呵,他们可能就是有意要整你们。”
    记者们听后,一时间无语。
    他们明白,这次的事件确实不能全怪义凌,岛国人的抗议行动和酒店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他们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然而,他们仍然对义凌的“独家”准备感到不满,觉得这是一种不够仗义的行为。
    义凌的成员似乎看出了记者们的想法,其中一位成员补充道:
    “其实,我们也不是故意要隐瞒什么。只是这次的情况确实特殊,我们也是出于无奈才做了这些准备。如果你们需要,我们可以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和资源,帮助你们度过这次难关。”
    这番话让记者们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
    虽然他们仍然对义凌的“先见之明”感到嫉妒和不满,但至少义凌表现出了愿意提供帮助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只能接受现实,并寻求与义凌的合作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境。
    有了这段同甘共苦的经历,义凌的成员们与国际记者们之间的关系明显拉近了。
    他们开始频繁地交流与互动,不仅在日常生活上互相帮助,更在业务上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义凌的古惑仔们,这些平日里看似粗犷的汉子,在与记者们的交往中却展现出了细腻的一面。
    他们会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巧妙地给岛国人上眼药,让记者们看到岛国人的不公与偏见。
    无论是在酒店招待的细微之处,还是在谈论电影被拒绝的事件时,义凌的成员们都刻意地向记者们展示他们的无辜与岛国人的可恶。
    他们详细地描述了酒店服务的种种不足,以及电影被拒绝时的无理与傲慢,让记者们深感同情与愤慨。
    这一切都是易晚舟的精心安排。
    他深知,只有一同受过苦的人,才更容易被影响,更容易产生共鸣。
    通过这种方式,他成功地让国际记者们站在了义凌的一边,为他们争取到了更多的舆论支持。
    而这时候的易晚舟则是收到了岛国那个杉口组龙头的邀请,想让他跟岛国的电影行业总长讲和。
    “没问题,咱们随时都打开谈判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