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抵达宜君
作者:倦鸟落旧林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最新章节     
    时间回到王三出发攻打合阳的那一天。
    王二攻打蒲城失利,蒲城可是砖包土,那么厚一堵墙杵着,就是老天爷来了也是难以攻破。
    于是,王二带着人攻入南方的孝通镇,掠夺了一批粮草之后,那些流民帅开始坐不住了。
    他们是跟着王二来发财的,不是来死磕卖命的。
    于是开始有流民帅不听命令,流窜出去劫掠。
    接着西安府官军,果然如蔡举人想的那样,蒲城一被攻打,立刻就有了反应。
    西安府北部的巡检司,立刻出兵,在孝通镇双方交手,然后大部分流民帅因为打不过巡检兵,四散逃亡。
    王二也发现了问题,意识到如果再留在蒲城,下场一定很惨烈。
    于是转进。
    从孝通绕过去,先去偷袭隔壁的富平,将西安府的巡检兵马拉回去之后,他就抓紧时间北上,先过铜官县,见铜官难打,于是继续往北,突袭宜君。
    宜君县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在被王二攻克了。
    宜君素有长安北钥之称,这里的地理位置一点不比白水县差。
    而且人口也多。
    当初嘉靖年关中大地震之后,有相当一批白水县人逃亡至此。
    也就是说,这里算是半个白水县同乡。
    这也就是为什么宜君县能轻松被王二攻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宜君人口在隆庆年登记为四万四千多,可见人口之丰。
    不过拿下宜君之后,王二就犯难了。
    他并没有按照王三的意思去攻打蒲城,而是转道攻打宜君,也不知道王三会不会对他完成与否感到不满。
    所以等到宜君这边安定下来,他转头派人去尝试攻打铜官,也就是今天的铜川市王益区。
    结果打了几天没有结果,就派人去找王三说一下宜君的情况。
    他必须集中兵力南下,不然铜官县拿不下来,未来战争战争难度也会陡然提升。
    然后左等右等,直到入冬,天空降下了第一场雪之后,王三终于来了。
    他进了宜君县,城内勉强能看,虽然也有欺行霸市,但弓二他们带着精锐甲兵,对着一些人搞事的家伙往死里揍。
    并且为了防止本地的地痞流氓搞事,这些家伙第一时间就被抓紧了军营之中充了军。
    王二他们还是很擅长处理本地的黑恶的。
    充军之后,就是对本地士绅的整顿,一些腿脚麻利的已经跑到了关中,一些则是选择留下来。
    王二也聘请他们成为幕僚。
    然后他只管军队。
    剩下的交给他们去处理。
    “呀!三爷!”
    弓二带着人出来巡街,结果就看到了展开旗帜靠近的骑兵队伍,不由得惊讶。
    此时的王三,和之前那个瘦弱的王三,隐隐有点没办法重合了。
    披挂布面甲,露出的一双眼睛充满煞气,身后跟着几百骑兵和上千民夫,推着粮草与甲胄。
    “嗯,弓二哥,好久不见。”
    王三微微颔首,甲胄在身上,真的很难见礼。
    难怪都说甲胄在身,未能全礼。
    真不方便。
    “确实好久不见!不过三爷来了,二哥那边混乱局面也能解决了。”
    “混乱?”王三古怪的看了一眼弓二。
    在他的印象中,弓二并不是一个会告密的人。
    不过弓二无所谓,他这段时间对比了一下王二王三两兄弟的作为,也发现了两兄弟最大的不同。
    王二勇猛,但他太过现实,所以对于部下的约束时强时弱,只要他没想起来,那他也就懒得管。
    而王三文弱,一开始觉得他太过理想,但这段时间东面的消息传来,他已经听了不少传说,说王三在东面,挥斥方遒,轻轻松松就把一个坚城给攻克了。
    还斩了明廷一个武举人。
    那可是武举人啊!
    基本上都是地方武力担当的存在,结果就这么死在了王三手中。
    这才是看起来有前途的将军。
    而且弓二的个性,虽然讲义气,但他不是盲目不明是非的。
    谁的理念好,他就会选择听谁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二当初在澄城县做错事情的时候,弓二会帮王三劝告。
    不过就是忠言逆耳,弓二讲道:“城内的几个士绅,将自己的女儿送给二爷做妾,还送来了各种奇珍异宝。
    二爷不仅照单全收,还认下了亲戚,并将城内的大小政务,尽数托付。
    三爷若是想要劝二爷回头,只怕……”
    弓二也正是劝了一句,然后就被丢出来当巡城的守备千户。
    王三微微颔首,笑道:“多谢弓二哥告知,不过你放心,我会处理好的。哦对了,还有一件事,上次二哥问甲胄的后续,我已经弄好了。
    弓二哥先领三百甲,把自己的麾下武装起来。
    既然是守备千户了,武力不彰,怎么镇守一方呢?”
    王三摆了摆手,立刻就有人将车推出来,三百甲一放,弓二赶紧谢过。
    王三则是道了一声回见,带着剩下的人离开了。
    “不愧是三爷,就是大方。”
    弓二左右的一些亲卫啧啧出声。
    “管家的是三爷,那些巴结二爷的,也不知道脑袋在想什么。”
    “就是!”
    “行了,废话少说,二哥与三爷是兄弟,少说两句,别被当挑拨离间了。”弓二警告了一句,然后上去弄了弄甲,给自己又挑了一件,然后就地披挂双甲。
    “不错!不错!这一下上了战场,就难死了。”弓二很满意一笑,其他人也乐呵呵的去挑。
    王三给他三百件,但弓二手下也就八百人,大部分都是流民,只有两百出头是养壮实的。
    这两百,才是真正的的嫡系。
    加上上次王二给的一百甲,现在每个人都是双甲,真要干起来,谁打谁都不一定呢!
    当然,背着走了一会儿,他们就含泪将这甲重新放在车上。
    太重了!
    短途还好,长途跋涉得要命。
    “回头让其他的小子好好吃饭,抓紧给我养瓷实了,不然这玩意儿分下去他们也穿不了!”
    “三爷哪都好,就是实诚!这玩意儿,百户都不见得能穿得起!”
    有边军出身的主儿吐槽起来。
    原来真正的布面甲一出来,光是重量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谁见过这么富裕的甲?
    “嘿,一甲顶俩,回头咱对上百户,估摸他们得吓尿!”
    “哈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