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追根溯源,查他老底
作者:本正经   回档90后幼崽,殖民火星最新章节     
    他们宁可相信,王子唐和这位王董事以前并没有交集。
    虽然已经是新时代了,破四旧的时候是破除了很多封建陋习,也有一些精华留存了下来。
    比如他们老家那边的英歌舞、陕北那边的醉关公、北方地区的祭灶神、请仙客等。
    而且早些年侨居海外的华侨没有受到这场风潮的波及,反而保留了更多传统的宗族理念。而恰巧王子辰父亲这一支便是在王为真这一代再分出来的支脉。
    综合王彦公这个主脉分出来的嫡系支系繁衍生息的平均年数可以算出,这位王董事长有六成以上的可能性与王为真是同一代人,还有四成是比王为真长一代。
    那在对方的理念中,王为真分属嫡系。只有分家之后才会搞出嫡庶之分。
    并且,根据调查到的情报显示,无论是王卫真为了躲债跑到京城卖烧烤的王义明、在村镇活力分子中有些许名望王义宝,还是自小善于经营、目前正开办砖窑厂的王义杰,都是特别值得扶持的对象。
    反而是嫡脉那一边都没有出彩的人物,学习学习不行,经营也是一塌糊涂。
    唯独年长一些,子嗣多一些。
    作为一个经营有成的商人,他就是扶持对象,肯定不会完全守旧。况且从族系上来讲,这位王董事长也是支脉。
    “可惜这些都只是推测,没有足够的证据,而且这一切的基础是建立在咱们神话集团的王董事长和王为真,真有关系。”江经武又说,“但不论怎样,这对他们这些王家人是有利的。”
    顾夕颜和老七某的意识到了什么?
    这是上面有意扶持这些王彦公子孙,想通过这个方式向王董事长示好?
    同时也是为了验证他们的判断。
    “会不会冒失了些?”顾夕颜略带迟疑的说,尽管知道江经武这话说出口,就证明上面已经拍了板,绝对不是她一个小小的职工能够影响的。
    但神话集团发展的越来越快,资金雄厚。但是除了都不被人看好的旅游项目之外,真正能够一锤定音的生产项目一个都没有完全落地,要在这个时候触怒了这位王董事长,恐怕他们神话集团分崩离析,就在顷刻。
    “没关系,本来就不是坏事,行了,我和你们这么说,只是希望你们在日后的时候好好注意一下王为真这家人。”江经武道。
    顾夕颜、老七应下。
    然后就各自出去了,只留下江经武待在舒爽的空调屋里。他又从抽屉中抽出了一份印着绝密的文件。
    上面没有任何明显的机构标识,就只有这么两个红彤彤的大字。
    但里面记载的东西却很不一般,他之前已经看了好多遍,此时再次翻过,依旧是很不可思议。
    “真是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有超自然研究部门?”在初次看到的时候,江经武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遭到了极大挑战。
    好在经过详细了解,这个所谓的“超自然”和他所想象的那种神话故事、神奇鬼怪应急处理部门,并不是一回事儿。
    他们只是致力于研究,目前还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而已,并不是已经定型神鬼这存在。
    当然了,具备特异功能的人已经被确认存在。
    可能和他想象的有些出入,但这份报告会落到他手里,自然是上面的人希望江经武就近观察王义露一家人。
    除此之外就没别的安排了。
    而且这报告里也附带了一份简单的检测证明,检测的对象是那个老鼠雕像,以及王义露胡乱缝制起来的那身破皮袍子上的两块白色老鼠皮。
    老鼠皮成份没什么出彩的,倒是韧性和坚固性,有些出乎所料,一时解释不了。
    剩下的老鼠雕像没什么奇特的,只是组织结构十分的紧密,制作工艺极高。虽不是一般的窑口能够烧制出来的,但恰恰这石城镇成品多到能当建筑材料了。
    他们自然而然的怀疑,这和王义杰家的窑口有关系。
    毕竟概率这个东西再怎么难以确定,但它终究是一门科学。当次数达到之后,它会呈现愈加平均的迹象。
    可偏偏王义杰家的这些窑口。生产高档砖瓦、花璃砖瓦,甚至是更复杂的瓦当、滴水,成功率都高的离谱。
    在没有形成严格且合乎科学原理的生产流程前,就已经让人瞩目,无法拿出让所有人认同的证据或者理论。
    之后三个半自动车间经过改造,情况和成功率有所改变,但也不大。
    倒是一开始离开就没有回来的郑佳城,有了意外发现。
    并且这个意外成就让他成为了635号研究所的一个课题主任,也成了主任级的研究科员。
    当初他依旧没有从微晶玻璃上研究出有用的数据,但是却意外的从当时那块黑漆漆、如同碳块的砖头上研究出了碳化硅。
    并且是质量极高的那种。
    也相当意外地掌握了碳化硅的制作流程,成功率虽然远远低于实验数据和理论。可终究是有了成果,所以他也就避免了继续发配石城镇的命运。
    并且碳化硅这种材料在飞机发动机、涡轮机、电子元件制备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当然了,碳化硅很早就已经被国外研究出来了,可是这次直接意外掌握的碳化硅制作流程,各方面的实验参数都领先了国外的一个档次里,所有的走到了世界前列。
    尽管当时郑佳城离开了那么一瞬间,感受到了淳朴的乡情,动摇了他某些不甘心的念头,但是如果有的选,他自然还是希望您在京城这样的核心地区,发展机会更多,资源更多。
    等到后面神话集团正式入驻石城镇。
    情况来了个颠倒,想来的研究员不计其数,是个人都明白,近水楼台先得月。
    可惜科技部门早就出台了限制,他们确实可以一股脑的派来大量的研究人员,甚至设置研究机构分析神话集团的各种先进机械和设备,可是吃相不能太难看。
    总得顾虑一下神话集团真正的掌舵人,那位王董事长的看法。
    所以,石城镇的出差名额对于所涉及到的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真的成了香饽饽。
    至于郑佳城你说他后悔吧,他当然不后悔。他很看得开,人这一辈子,精力有限,不可能学会所有的东西。
    在一个领域深耕下去,才能够有所成就。
    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如果真有需要自己来石城镇的那一天,那么他比大多数人都有优势。因为他那段时间和王义杰一家人相处得很好。
    同样就是因为郑佳城这意外的发现,和他设计的精细生产流程。
    让大家发现了王义杰,这家窑厂背后隐藏的真相……极为精细的生产工艺。
    因为刨除过于不确定的概率问题,就只剩下了超高的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