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原来是禽满四合院啊!(一)
作者:笔下宝宝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最新章节     
    第10章 原来是禽满四合院啊!(一)
    王主任看着眼前的刘之野,剑眉星目鼻似悬胆,光清白净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一米八多的大个子,雄壮的身躯上穿着一身笔挺的黄绿军装,显得整个人英武非凡。
    好!好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人。
    王主任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身边有个姑娘,当场嫁给他。王主任家里是有个姑娘,只是可惜了,已经结婚两年多了,这会儿的孩子都快出打酱油了。
    欣赏之下就多嘴问了句:
    “小刘你谈对象了没有?”
    刘之野立即答到:“王主任,目前我还是单身。刚转业回来,还没来的及考虑个人问题。”
    “奥~那不急,等你安顿好了。抽空我给你介绍个,包伱满意~”
    “嘿~那我可谢谢您嘞!”刘之野也没当个真,以为是场面话。就口回了一句。
    聊了一会儿。
    “小刘你的情况,我也了解了。根据你转业后的级别,我们街道有义务给你安排住处。”
    “按理儿说,按照你正科的级别,给你安排栋楼房,是不为过的。”
    “只是,现有的情况是,咱们街道手上,甭说是楼房了,就是间上好的院子都没有。余下的都是些,破破乱乱的大杂院。要想住进去,指不定要怎么收拾呢,分给你也不合适。”
    “说实话,不只是我们街道,就是区里市里,现在也是极其地缺房子。一些进京干部包括家人,也是挤在一些大杂院小房间里,等待着安排呢。”
    刘之野对于这个情况,其实心里有数,他是有所了解地。可以理解王主任,知道她这不是故意推辞刁难他。
    自从大军进城后,建国到现在也近十年的时间了。四九总共增加了近二百五十万人口,平均每年新增人口接近三十万人。
    而公有的房子就这么多,绝大多数都是收缴的敌产,以及一些爱国商人资本家等的捐献。
    建国后虽然也建了些房子,那也是杯水车薪。都是紧着,重要工厂企业,政府学校,高层领导及其家属,军队大院科研机构以及外国专家,友邦驻夏机构使用。
    这个时候啊,不是后世搞城市开发!老四九城就那么大,二环以外都是农村。工厂企业都还挤在城市里呢,个人想搞地皮盖房那是不允许的。
    国家也是久经战乱,一片空白,仅有的资金都是为了战争,以及优先发展轻重工业,等紧要的行业,而基础设施等民生建设,就显得极为落后。
    所以这几年间涌进这么多人口,房子早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所以刘之野,也特别的理解,王主任。说:“王主任,您也不用为难。您放心,我是党员,组织上有困难,咱们也不能拖后腿。我这也不是客套话,这点儿觉悟我还是有的。实在安排不了,我就回家跟父母挤一挤,等街道上有房源了,在给我安排。”
    王主任欣喜的说道:“哎~真是个好孩子。我跟你爸也是熟人,你以后就叫我王姨吧。”。
    “好的,王姨。”
    “你既然都叫我姨了,那这声儿姨,也不能让你白叫不是。这样吧你先回去,这几天王姨在给你找找合适的房子,总不能委屈你了吧!”
    “还有你的户口已经迁回来了,你是单独弄个户口本呢,还是跟你父母的合一起啊?”
    “王姨,我先跟我爸的落在一起吧,以后如果有什么变动再来找您。”
    “成!”
    “对了,你还不知道你们家搬迁了吧?”
    刘之野:“王姨,我家搬迁了?那~搬那儿去了?”
    刘之野一脸的懵逼,他记忆里还真不知道搬家的事儿。只记得之前跟家里联系,都是写信或者邮寄给父亲的学校。他也不记得家里来的书信中,提起过这事儿,还有可能是他给忘记了。
    “55年那会儿,你们家附近的启德轧钢厂老板—娄半城,把一半的工厂股份捐给了国家。”
    “选择与国家公私合营,并改名红星轧钢厂。”
    “后来国家为了大力发展钢铁产业,又把附近的几个钢铁企业合并到了红星厂。”
    “这使得红星厂规模越来越大,员工从一千多人,膨胀到现在的有一万五千多名工人、干部,加上家属有几万人。”
    “从只能生产轧钢,到全套冶炼加工、以及钢铁设备制造。变成国有资产占绝大数,以娄半城为首的资本家们占小数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
    “这么大的发展,现有的地皮是肯定不够用了,无奈之下只能向厂四周拓展,于是附近街道包括你家在内的房子就被拆迁了。”
    “而这里的居民,大多数与红星厂的干部职工们,一起安排在了,南锣鼓巷以及附近的几个社区里。”
    刘之野又接着问道:“王姨!那我家现在搁那儿住啊?”
    王主任一副神秘的表情说道:“呵呵,就知道你还不明白。”
    “这天色不早了,王姨陪你认认门去。”
    “那劳驾您了!王姨。”
    “嗐~跟姨客气什么呀!我正好与你父有日子没见了。顺便去扫听扫听,我家老疙瘩的学习情况”
    “这个皮猴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于是二人,就一起走出了街道办大院。出门后,王姨就让他先在外面等一会儿,她要进去取点儿东西。
    过了一会儿看见王姨出来了,手里还提留着个网兜,推着一辆能率牌26型高级女式自行车。
    对他说,你骑自行车戴着我,这些东西你也拿着,正好一起带回家。
    看见王姨递过来一网兜东西,里面有一条大前门(大约4.3元)两瓶白色65度红星二锅头(大约1.4元/瓶),再加上十几个国光苹果。这礼可不轻啊接近10元钱。在这个一级工每月才挣33块钱的年代,10块钱可不老少了。
    “王姨,你这是干什么?我不能要。您拿回去。”
    “你个熊孩子,这不是给你的,烟酒是给你爸的,水果给你妈和弟弟妹妹预备的。”
    “你这刚回来,吗能空手回去啊,这时候去买也来不及了。这些东西你先拿着,你要是过意不去,以后多来看望王姨就行了,呵呵~”
    王姨好不在意的爽朗笑着道,语气却不容拒绝。她那里知道,刘之野其实早有准备。出院之前就托人,给家人买好了礼物。只是为了行事放便,被他丢进了系统仓库里。
    这时候他也不好当人面拿出来,只能将错就错,捏着鼻子应了下来。
    “那就谢谢您了,王姨!”
    “您可真是我亲姨啊,要不是您,我还没想到这茬儿呢。”
    “你啊~是在部队待久了,还没适应普通人的生活习惯,回来后历练历练就好了。”
    说着话儿,俩人就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来到了一座青砖灰瓦的,大型四合院的大门前。
    上面有个门牌号,标志南锣鼓巷95号。
    这里是交道口街道管辖的,南锣鼓巷居委会管辖下的,一座四合院。
    南锣鼓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巷,是四九城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位于四九城中轴线东侧,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占地面积0.84平方公里。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共有十六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又称蜈蚣街。南锣鼓巷是元朝兴建大都城时,形成的街巷。清代乾隆年间,这里是镶黄旗的属地。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这里属内左三区,呡国时候属于内五区。
    南锣鼓巷,自古堪称名副其实的“高干社区”。四九城有句老话:东城贵、西城福,穷宣武,破崇文。南锣鼓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紧靠皇城),自古以来就是达官显贵,府邸宅院的聚集地。其中不乏王爷将军、总理、大臣,以己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墨客等。
    耳熟能详的有僧格林沁的王府,大学士文煜和大总统冯国璋的故居,以及将光头的行辕。还有文化名人如齐白石、矛盾等在的住宅。也是宗教胜地,如梓潼文昌庙、福祥寺、通明寺等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