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新的产业
刘之野轻轻啜饮一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酒,确实非同一般。
他转向刘元海,好奇地问道:“三大爷,你这酒是从哪儿弄来的?味道真是独特。”
刘元海得意地笑了笑,捋了捋胡子,说道:“这可是我珍藏多年的好酒,一直舍不得喝。今天看你们回来了,才特地拿出来与你们分享。”
“说起这酒还有个故事呢……”
“那会儿还是民国初。有一天,我爹去南山洼砍柴,发现一帮猴子们正在往一个大树洞里丢水果……”
话说民国初年,在刘家庄南山洼的深处,刘元海的父亲刘洪山如往常一样去砍柴。
那天,阳光透过树梢,洒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他挥动斧头,砍下一根根粗壮的柴火,心中盘算着今天的收获。
突然,一阵猴子们的嬉闹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抬头望去,只见一群猴子正在一棵大树的洞口忙碌着,它们纷纷将手中的水果丢进洞里,仿佛在举行一场神秘的仪式。
刘洪山好奇地走近,想要一探究竟。他躲在树后,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群猴子。
只见它们有的跳跃,有的攀爬,有的则在地上捡拾水果,然后一一送进洞里。
这一幕让刘洪山感到十分惊奇,他从未见过如此有趣的景象。
突然间,一个传说中的故事在他脑海中浮现。“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候儿酒?”这个念头一出,他腹中的酒虫便被彻底勾起来了。
于是,刘洪山放下了砍柴的斧头,选择在此潜伏下来。他耐心等待着猴子们的离去,渴望一探究竟。
猴儿酒,据传是山中诸猴采百果于一洞(一般为树洞),始为贮藏越冬粮食。
但若当季不缺越冬粮食,猴儿们便会忘记曾储藏过一洞百果,然后这一洞百果便逐渐发酵,而后酿成一洞百果酒。
当那群猴子渐行渐远,刘红山迅速走到树洞旁,细心地观察起来。果然,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刘洪山的双眼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他迫不及待地趴下身子,将头伸进洞内。
他用手捧起一口甘甜的果酒,一饮而尽,那滋味仿佛能驱散他所有的疲惫。
细品这猴儿酒,酒精度数适中,与一般的米酒相差无几。细品之下,一股果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可惜他身边只有一只皮囊用来饮水,将之灌满之后,却仍依依不舍。
于是,他再次俯下身子,贪婪地畅饮,仿佛要将整個树洞的酒都吸入口中。
这低度数的果子酒,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后劲。刘洪山在不知不觉中过量饮用,眼皮渐渐沉重,最终在大树旁沉沉睡去。
他这一睡不要紧,他沉睡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那群猴子归来时,惊怒地发现了刘洪山这个不速之客。
这帮猴子们发现家被偷了,顿时恼怒不已。拿起石头、树枝就丢向了刘洪山。
刘洪山是被痛醒的,他摸着满头的包,在群猴的攻击下,狼狈不已的逃窜了。
到了家,他才庆幸不已,幸亏这帮猴子们及时回来把他打醒了。
否则,这要是在山里睡上这么一宿,不是喂了蚊子,就是被野兽们裹腹了。
不过,也不是一点没有收获,他跑回来的时候还没忘记带上那袋果子酒。
再后来,喝完猴儿酒的刘洪山,又惦记上了那个树洞里的猴儿酒。
当他重新找到那个大树洞时,却发现里面已经空空如也,连那群活跃的猴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猴子们的粮食储存地被外来者刘洪山意外闯入,或许是这次惊扰,使得猴群不得不仓皇逃离。
刘家山顿时失望不已,他还想着再来偷一次猴儿酒来着。
不过,瞧着眼前树洞以及,洞窟的山泉水还在。
他便琢磨开了,猴子们也只是往里随便丢一些水果,时间久了便可以发酵成酒。
我这要是也往里面存放一些水果,这岂不是也可以酿造成酒?
想到做到,刘洪山还真付之行动,结果还真让他搞成了。
自此,刘洪山的这片隐秘之地便化作了他的酿酒圣地。
这个秘密,他守口如瓶,无人得知。直到刘元海长大成人,他才将这份深藏多年的秘密告诉了他。
现在刘元海又告诉了刘之野,这么多年来,仅有他们三人知情。
刘之野微微颔首,他本性好酒,大名顶顶的“猴儿酒”,他怎会不知道。
至于猴子们好酒,也早载诸史籍。
东汉学者高诱在《淮南子》的《氾论篇》“猩猩知往而不知来”句下注释道:“猩猩……嗜酒,人以酒搏之,饮而不耐息,不知当醉,以禽其身”。
而唐章怀太子李贤给《后汉书》作注,在《西南夷传》“哀牢出猩猩”句下更引了《南中志》一段颇为传神的故事:
猩猩在此谷中,行无常路,百数为群。土人以酒若糟,设于路。又喜屩子,土人织草为屩,数十量相连结。猩猩在山谷,见酒及屩,知其设张者,即知张者先祖名字。
乃呼其名而骂云:‘奴欲张我!’舍之而去。去而又还,相呼试共尝酒。初尝少许,又取屩子着之。若进两三升,便大醉。
人出收之,屩子相连不得去,执还内牢中。人欲取者,到牢便语云:‘猩猩汝可自相推肥者出之。’竟相对而泣。”
这个“猩猩病酒记”的故事在唐代及后世被广为传播,也成了白居易、李贺、黄庭坚、陆游等大诗人爱用的诗词典故。
“猴儿酒”此类野酿,实属机缘巧合,真正的猴儿酒价值千金不换。
这“猴儿酒”,是猴子们千亲万苦选择出来的空树,再用来存放百果。
那必是能足够保证百果越冬不烂的树木,这样的树能有几棵?既要空心,还要密封……
真正的猴儿酒,只能保存一季,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酒液就会逐渐渐少,想取猴儿酒,可是难上加难!
而且,猴儿酒在最初发酵的时候最佳,逐渐滴答下的是百果发酵后的精华,不曾腐坏,只是发酵。
但滴落后的酒液就有讲头了,初滴为百果液,聚集称为百果酿,等到没有果汁滴下,收集所有发酵果汁后有酒味,才称得上猴儿酒,或者猴儿酿。
刘之野脑海中灵光乍现,一个想法如流星划过夜空,尚未成熟却已熠熠生辉。
他接着询问道:“三大爷,这树洞藏酒一季,能酿出多少斤甘醇的果子酒呢?”
刘元海轻叹一声,摇了摇头,沉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果子酒每年产量有限,仅有十几斤,连我们自己人都不够喝。”
刘之野一听这产量也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成为一项产业,心里也些失望。
“猴儿酒“”之所以难以大规模生产,并非因为原材料的问题。如果问题出在原材料上,那还好解决。
刘家庄如今水果种类繁多,堪称“京城花果园”。
然而,“猴儿酒”的独特酿造工艺和特殊的的酿酒环境才是其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真正原因。
“这要是能解决酿造环境就好了,这样的树洞也太难找了……”刘元海叹了口气道。
说者无意,听着有心。
刘之野闻言,“着啊,我刚才是钻死胡同了。完全可以用现代工艺,模拟猴儿酒的形成环境嘛!”
其实,京城人早就有喝果子酒的习惯。别的地区,也有各种各样的果子酒,伦喝果子酒,上古时期神农采白果酿酒那会儿就有了。
所以,从酒的历史来看,果子酒的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
甚至比白酒的历史还要早的多,华夏第一缸酒就是由果品酿造的。
在《西游记》里面就有一个情节,唐太宗把唐三藏送至关外,端起一杯酒递给唐僧。
“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素酒是什么概念?因为古人把酒分得很清楚,用粮食酿造的酒被称为荤酒,水果酿造的称为素酒。
喝完素酒之后,人的情绪没那么激烈,就像现在人经常吃素,跟吃肉的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
京城地区所产的果酒的成就一向很高。
其中很多的名品除了历史上作为宫廷御酒之外,在近现代的各种舞台也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比如说,新华夏成立后的京城夜光杯葡萄酒厂。
这家酒厂出产的果子酒,就于1951年走出国门。参加莱比锡世界博览会,获得好评。
另外,还有建国后的京城葡萄酒厂,南郊的葡萄酒厂,都生产果子酒。
这些酒有,30度的红星牌“橘子酒”,“青梅酒”、“燕宾酒”、“山楂酒”、“桑葚酒”、“苹果酒”、上义传统“菠萝酒”、楼头牌“莕仁蜜”、玉杯牌的“香蕉酒”等等种类繁多。
京城人是最好酒的,清代就有“酒品之乡,京师为最”之说。
看京城人有着那种与生俱来的范儿,对于酒,那是要去“品”的,这和与人交往的过程是一样的。
酒刚喝到嘴里时那种“烈”,喝下去之后那种“柔”,只有喝到这个时候,才会出味道,即品味人生的味道。
而老京城最出名的白酒,就是菊花白、莲花白和府酿白,它们是清朝时期专供皇家享用的养生酒。
前朝那会儿京郊很多王府的王庄,他们也有自己的烧锅酒。但它们不是普通商品,只有上层人物才能喝到或是相互馈赠。
这些酒市面上是见不到的,老百姓只能喝“烧酒”,“二锅头”之类的白酒,以及“果子酒之类的素酒、清真酒,还有像什么绍兴黄酒之类的米酒黄酒。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酒,那就是啤酒。
而啤酒进入华夏,是大烟战争以后了,当年老京城戏称啤酒为“马尿”。
早在民国初,京城就创建了第一家啤酒厂,名为双合盛啤酒厂,它是夏国第一家由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
后来又到了37年那会儿,这家啤酒厂产的啤酒,甚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成为了享誉国际的名牌啤酒。
但是,老京城人却长期对啤酒是抱着排斥的态度的,直到建国以后,才慢慢地接受起来。
就是到如今,也只是在一些群体里流行。一般家庭是不会喝的,嫌贵不如白酒实惠。
老百姓还是喜欢喝白酒,酿白酒是需要粮的。
可是,近几年粮食都不够吃,人们怎么会舍得去拿宝贵的粮食去酿酒呢?
所以如今市面上的白酒涨价了,导致其他的酒类也翻着番儿的涨。
以茅台为例,1953年的出厂价1.28元,零售价2.84元。
等到61年时,粮食收成少,造成白酒产量下降,白酒也涨价了,同规格的茅台酒出厂价2.05元,零售价4.07元。
没过两年,茅台酒又从4元多涨到了8元多一瓶,不长时间,又从8元多一瓶涨到了12元多一瓶。
果子酒的产量就更低了,因为这年月由于运输问题、深加工问题、水果产业普遍没有形成规模。
导致了,果子酒工艺早就有了,但是一直属于小众,京城地区市场上还是以喝白酒为主。
此时,刘之野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刘家庄水果种植业的繁荣景象,规模日益壮大。
刘家庄在吞并了邻近村落之后,疆域骤然扩展,覆盖了方圆数十里的土地。
然而,这广袤的领土中,山区占据了绝大部分,平原仅局限于永定河沿岸的一隅。
在这片崎岖的地形地貌中,发展大规模农业显然不是明智之选。
因此,在刘之野的指引下,刘家庄明智地选择了以经济作物为发展重点。
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经济作物,为村庄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产业涵盖了稻田养殖、畜牧业发展、中草药种植、水果产业种植以及珍贵树木种植等多个领域。
在刘家庄,其中的水果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日益壮大。
然而,受限于当前的交通状况,运输并不便捷。仅凭本地市场,终有一天,水果的供应会远超需求,利润也将变得微薄。
因此,刘之野深谋远虑,决定提前为这些水果产业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
今天三大爷刘元海,说起“猴儿酒”道是提醒他了。“对呀,可以用水果酿酒啊!”
这不仅能有效解决未来水果过剩导致的销售难题,更能缓解当前酒类产品的供不应求现象,为刘家庄注入一股持久发展的产业新活力。
刘之野记得未来的2023年那会儿,华夏酿酒行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万亿,达10802.6亿元,多个酒种营收、利润持续保持连年增长。
而酒业跨入万亿之列,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未来又是一个蓝海,不下于中医药的一个行业。
根据当时夏国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夏国gdp就达到126.06万亿元。
照此计算,2023年那会的酿酒行业在gdp中占比0.857%,市场规模、成长速度和影响范围,绝对不可小觑。
在刘家庄,随着酿酒业的兴起,它有望成为继建筑业、中医药业和食品饮料行业、养殖种植行业之后的又一个繁荣发展的产业。
此外,水果产业亦拥有广阔的深加工前景。
举例来说,诸如罐头等一度被视为奢侈品的食品,以及深受京城人喜爱的京城果脯等,都是水果产业深加工的典范。
京城果脯,又称京式蜜饯,其制作来源于御膳房。
它采用宫廷传统秘方,由鲜果加工精制而成,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主要有杏脯、梨脯、秋海棠等上千个品种、几百个规格的各类产品,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京城果脯蜜饯的品种很多,果脯和蜜饯的区分,按照老京城人的习惯,把含水分低并不带汁的统称称为果脯。
例如: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枣脯(又称金丝蜜枣)青梅脯、红果脯等。
这些产品不仅能丰富了人们的饮食选择,也会为水果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于是,刘之野毫不犹豫地将心中的宏伟蓝图细细描绘给三大爷听。
三大爷刘元海如今对刘之野言听计从,只要是刘之野提出的建议,无一不被视为至理名言。
在刘之野的智慧指引下,三大爷刘元海行事是愈发果断,决策也愈发精准。
现在,当刘之野再次提出一项产业规划时,三大爷毫不犹豫地表示了支持。
“之野,你的提议我深表赞同。”他简洁地说,又接着道:“其他的事情都好解决,我们手头有充足的厂房和原材料。”
“饭关键就是人,主要是懂酿酒的技术人员,咱们可没有啊!”
刘之野微笑着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自信:“其实,这并非难事。
我们只需邀请国营酿酒厂的专家前来指导,同时以优厚的待遇吸引那些酿酒世家的精英加入我们的团队。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酿酒人才,如此双管齐下,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