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作者:半糖加冰块   七十年代之知青奋斗记最新章节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空气闷闷的,冬日里难得的大太阳,连积雪看着都有点变小的样子。
    朱家全坐在大巴车上,嘴里嚼着奶糖,双眼无神的望着窗外。
    今年回去过年,时间还提前了,往年是中午吃完饭再开始赶回去,今年吃过早餐就出发了。
    即便是在这种充斥着各种味道的狭小空间里,朱家全还是靠着旁边的小弟睡着了。
    朱玉宁也靠着祝师傅,意识钻进了空间里面去。
    朱母和朱父则是在讨论今年回家东西要怎么分,钱要给多少比较合适。
    要知道往年他们都先坐的牛车,也就是想避开拥挤的人流,而今年车次安排多了,这才一开始就坐上了大巴。
    但聊天的人确实多,朱母嫌大声说话费嗓子,说多了还干,喝多水也不好,然后也靠着朱父闭上了眼。
    朱父只好掏出来随身携带的报纸,被他折成巴掌大小塞在兜里,周边有人看到后翻了个白眼,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晦气,我还以为这么鼓的口袋能有点钱呢!
    好巧不巧,朱玉宁和祝师傅就坐在说话的这人边上,自然就听到了,一路上也是一直在关注着这个人。
    直到他们下车后,这人也没有能出手,因为每当他站起来的时候,他就要掉点东西,手往旁边伸出去的时候,就总是会被人无辜拍到撞到。
    这人都开始觉得自己今天运气不好,自我怀疑了,但是还是没有死心,还在找机会,快要下车的时候,还主动给人让座位。
    心思不纯,所以朱玉宁还是给这人下了点痒痒粉,下车的时候,朱玉宁也是很不巧的和祝师傅一人一边,把人挤下车了。也就是这个时候下的痒痒粉。
    那人下车后只道今日运气实在不好,太晦气了,没想到车站还没走出去,就开始浑身痒,还是越挠越痒那种。
    去医院也没查出来问题,这下子这人更相信是运气的问题了。就找了以为能解决这个事情的人,花了钱,痒痒粉刚好就失效了。
    这下子不信就变成更相信了。
    而这和朱玉宁就没关系了,痒痒粉的剂量是两天的而已。在那人痒起来的时候,朱玉宁一家还有祝师傅,就都坐在回乡的牛车上了。
    最后一段路还是只有牛车,六个大人,还有不少的行李,也就租了两辆牛车回到村里。
    ——
    “看着有点子眼熟,谁家城里的亲戚回来了呀?”村口依旧少不了嗑瓜子看戏的老大娘。
    “小年轻可真俊。”
    “还是城里娃好,吃得好,穿得好,看着就精神。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娃。”
    “我知道,就那边最气派的朱家老三,一家子应该没回齐,大儿子在部队,大闺女前些年出嫁,我还得去喝过喜酒。那酒席,那新郎官的家,那叫一个厉害咧。”有婶子眯着眼回忆道。
    “有多气派,就县里的那个纺织厂的厂长,不也是住的楼房嘛。再好也就是平房,住着竟是比我们乡下还要挤。”有婶子不屑道。
    “人家说头发长见识短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家那是城里的,能和你县里的一样吗!人家那是祖传的房子,比梁家老宅还要大,那个婚房啥都有,还有自己的卫生间,卫生间都贴瓷片的,谁让人家房间大......”
    “不可能!”
    “村里去喝喜酒的人又不止我一个,更别说我的口碑,我在村里和大家聊天,可从来没撒过谎!”
    周遭婶子大娘的,仔细一想人家确实没说错啊!其实当时 人家给村里发了起码一半人家的喜帖,但是临近过年了,有钱的也都忙着去县里抢年货,没钱的就想着抓紧把家里收拾干净,自己弄点菜等着过年。
    所以最后去的人不多,当时去回来的人带回来了不少肉菜,没去的人可都懊恼得很呢!
    这一回想,大家也就更相信那婶子了。而对于质疑的那婶子,大家的想法就是没去过市里,还见不得人好,也就更加看不起了。
    大家本来不待见的原因也只是,这妇人上个月二婚嫁过来村里的,说话的时候,语气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虽然她确实是县里的,但人家会觉得县里的还不是嫁到乡里来了。
    关系也就好不到哪里去。
    “我记得老张家也去了对吧,还有那个朱大海也去了,回来的时候又是酒又是肉菜的,我看着都眼红。”
    “回头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
    “哟,老三家今年回来得可早啊。这么多东西,我来帮你们拿吧。”
    谁也不知道朱二婶在老宅门口等了多久,肩上和头发上都还有没有抖干净的雪。白花花的在深色的衬托下,格外的显眼。
    “那就麻烦二婶了。”
    东西确实多,出来了几个堂哥帮着,才能一趟把东西都搬进去。
    其实就是朱母把东西都单独装,然后回来的时候,其实是有大袋子的,但是下了大巴之后,大袋子可能就不见了。
    邻居家,也是踩着东西在墙头看着,忍不住眼红。
    他们可看到了,有新鲜衣服,新被子,还有老大一块猪肉和连着的排骨,还有的隔着袋子看不出来是什么。但光是新衣服和大块的猪肉,也足够让人眼红了。
    而效果也是有正面的,有人下定决心要供家里的孩子去上学,只要能读得下去,就一直供!
    也是给供出来了两个大学生,大专也是大学生,都是能学到本事,出来好找工作。而孩子也看得到家里的艰苦,也是在工作之后回报家里。
    这种良性循环,也是大家都喜欢,村长,领导更喜欢看到的现象。
    朱玉宁拿着自己准备的礼物,进了老太太的屋里。
    “我都半截入土的人了,这种东西还是你们小姑娘家家的留着好。”
    朱玉宁给老太太带了一只飘花的翡翠手镯,看着就很干净。
    “奶奶,你看手镯多好看啊,咱能戴一天是一天,还不知道的事情不要急。”
    “好好好,还是乖孙好,你那些堂哥都没有你这么懂事,喂的糖和学费都白花了。罢了,各人有各福。”
    “奶奶好好吃饭,没事的时候听一下曲,咱好好的就行。”
    “都听乖孙的,奶奶也有东西给乖孙。”小老太从墙角抠下来一块砖,拿出来一个成年男人巴掌大的木盒子,用戴着的钥匙开了锁,里面的东西有好些件,每一件也都是单独的用布包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