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南安太妃认亲,要探春和亲?
作者:烟雨织轻愁   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     
    回到蓟州之后,汤若望得知消息之后,兴奋地找到贾琮说道:“侯爷,车床造出来了!”
    “而经过实验,制作出的枪管,完全合格。不但射程提升了一倍,精准度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如今,已经在批量制作中,半年功夫,最起码能够制作出一万支燧发枪来。”
    “不过一万支已经是极限了,若要大量制作,原材料数量却是有所不足。”
    “对了,这枪经过改良之后,已经完全脱离了燧发枪的模样,还请侯爷赐名。”
    燧发枪的枪管,已经能够批量制作了吗?只是半年时间制作一万支,这速度,未免慢了一些。
    不过暂时来说,一万支已经够用了。
    这种枪支,也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不断改良的。
    而一万支,应付战争,已经足够用的了。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汤若望,很好,这件事情,当记你一件大功。”
    “嗯,这种新型枪支,就叫步枪吧。”
    “半年功夫,制造出一万支枪来,也算够用了。”
    “而接下来,可以对枪支再一次改良。”
    “比方说,完全可以制作出新式子弹来,前面是弹头,后面填装火药。”
    “枪支的撞针撞击子弹,就能够激发火药爆炸,产生推射力,将子弹激发而出。”
    “只要能够发明出这种子弹来,就能够大大节省填装子弹的时间。”
    “甚至可以制作一个弹夹,一个弹夹里面装载二三十枚子弹。”
    “然后一支枪,就能够连续发射二三十枚子弹。”
    “而等子弹打空之后,直接更换弹夹就可以了。”
    “如果能够制作出这样的子弹和弹夹来,枪支就完全能够取代冷兵器了。”
    听完贾琮的设想之后,汤若望忍不住连连点头,拍案叫绝。
    他不由说道:“侯爷的设想,的确十分完美,并且,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并非无法实施。”
    “接下来,我会亲自带人研究这种子弹和枪支,相信很快就能够制造出来。”
    听到汤若望的话,贾琮则是摇头说道:“这种子弹和枪支的研究,你让你的学生去做就好了。”
    “接下来,我想让你制作一批大炮出来。”
    “制造一些不同口径的大炮,而我要提升这些大炮的威力、射程还有精准度。”
    “并且除了守城的大炮之外,我还要这些大炮,便于运输。”
    接下来,贾琮又说了一些自己对新式大炮的要求和设想。
    汤若望听了,忙记录下来,准备开始研制。
    汤若望是个传教士,但同时,他其实是个十分狂热的科研者。
    贾琮让他帮忙教授学生,研究火枪和步枪,铸造大炮。
    他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少抵触。
    甚至乐在其中,差点都快忘记自己跑到大夏来是要做什么的了。
    最近这段时间,他连传教的正事,都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汤若望差不多也在做这些事情。
    只不过贾琮更信任他,并且更懂科学,还有未来的走向而已。
    从汤若望这里离开之后,贾琮又叫来了梅世鸣。
    如今梅世鸣掌管整个火器营,并且身边也有一千五百士兵。
    这些士兵,负责保护火器营的安全。
    见到贾琮之后,梅世鸣行礼道:“见过将军。”
    贾琮点点头说道:“表哥,接下来,你务必要看好火器营,一定不能让枪支外泄。”
    “同时也要留意里面的工匠,不要他们和外人接触。”
    “而最要紧的,还是汤若望师徒两人,还有他们带来的人手。”
    “若发现他们有什么不妥之处,马上禀报于我。”
    贾琮对汤若望师徒的学识深信不疑。
    但是却也要防备他们被人挖去,或者背叛了他。
    像这种人才,一旦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尤其是满清手中,杀伤力实在是太过巨大了。
    因此,对于他们,必须严加看守。
    必要的时候,甚至宁肯杀掉他们,也不能放他们走。
    ……
    且说此时,满清都城盛京之中,小皇帝康麻子还有几位军机处大臣,和和硕长公主,又在商议对付大夏之策。
    这两年,因为对大夏的军事行动接连失利,他们又丢掉了整个蓟州。
    对满清的打击十分沉重。
    虽然康熙杀掉了獒藏,收回了皇权。
    但是满清内部,已经十分尖锐的矛盾,却依然无法调和。
    因为满清的地盘,实在是有些小了,大家又都想吃一口。
    因此,各种矛盾,便凸显了出来。
    原本康麻子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大夏发动战争。
    一旦能够占据大夏江北之地,将蛋糕做大了,大家能够吃到嘴里的,只会更多,内部矛盾也就此解决了。
    实际上,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他们也正是这么干的。
    他们意外的入关,占据了中原花花江山,才成功化解掉了内部矛盾。
    而若是他们一直没能攻入大夏的话,内部不断加剧的矛盾,说不定会让他们自己先分崩离析。
    只能说,明朝灭亡是必然,满清入关是偶然。
    而如今,他们因为这两年对大夏的战争接连失利。
    他们国内的内部矛盾,再次激发出来,已经到了难以压制的地步。
    若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必然会闹出大麻烦来。
    而这,也是他们召开这一次军机处会议的缘故。
    和硕长公主不由说道:“我终于打听到了大夏新武器,是从哪里得来的了。”
    闻听此言,包括康麻子在内,所有人的眼睛不由都是为之一亮。
    康麻子迫不及待地问道:“皇姐,他们这武器,难道不是他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吗?”
    和硕长公主说道:“并不是,他们的这些武器,都是从西方人手中买来的,包括他们用的大炮。”
    听到这里,明珠马上说道:“他们能买,我们自然也能买,我们可以从西方人手里,购买一大批火器。”
    “等我们全军都装备上火器之后,必定所向披靡,大夏拿什么和我们斗?”
    而索额图则是皱眉说道:“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
    “那些火器,射程远远超过弓箭,并且杀伤力惊人。”
    “而最要紧的,还是只需要经过一两月功夫的训练,便是普通人,都能够使用火器。”
    “而大夏的人口,几十上百倍于我满清。”
    “火器的出现,反倒是弱化了我们八旗子弟骑射能力。”
    “若大夏和我,都装备了火器之后,我们八旗子弟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在人口远远不如大夏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和他们斗?”
    索额图这番话,如同一桶冷水浇到他们所有人头上,众人一下都冷静起来。
    的确,火器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并非是一次强化,反而是一次大大的弱化。
    他们的长处在于骑射,在于他们过硬的马上骑砍功夫。
    然而火器出现之后,他们的强项全都弱化。
    而他们人口不足的弱点,则是被无限放大。
    明珠脸色苍白地说道:“难道是天要亡我满清不成?为何会如此?”
    康麻子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事情并没有到那般地步,如今要看大夏对火器是否重视了。”
    “我相信皇姐既然说出了这件事情,必然也打探到了这个消息了。”
    和硕长公主不由笑道:“知我者,皇帝也,不错,我的确是打探到了这个消息。”
    “上一次,大夏的秦相,便在大夏朝堂之上,公然要求贾琮交出燧发枪图纸来。”
    “只是因为手榴弹泄露的缘故,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而根据我打探来的消息,最终这图纸,还是交到了大夏皇帝手中。”
    “不过,这大夏皇帝,并没有大批量生产燧发枪。”
    “而是只生产了几千支,在三大营中,装配出一支火器营来。”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满清君臣,不由齐齐大笑不止。
    对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个利好消息。
    因为若是大夏大肆生产火器,并且全军都换装的话。
    那么他们在大夏面前,将没有丝毫的还手余地。
    明珠不由说道:“幸好,这大夏的皇帝,足够愚蠢。”
    “而这,也正是我大清的机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此时我们要做的,是一边暗中大量购买西方的武器,并且装备全军,加速训练。”
    “等训练完毕之后,必定能够在他们完全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席卷整个大夏。”
    “不过,这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一定不能让大夏察觉到。”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主动和他们交好。”
    康麻子听了,也是点头说道:“明珠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论也!”
    索额图听了之后,不由说道:“我们倒是可以求娶大夏的公主,想必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这样,就更能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察觉到我们的动向。”
    闻听此言,康麻子略加思索之后便是说道:“如此也好,那便派出使者,去大夏求亲。”
    康麻子雄心壮志,自然是不会反对和亲的。
    不过区区一个女儿而已。
    并且不要说是迎娶大夏的公主了,就是他们满清的公主,也一样会远嫁蒙古等地,和他们和亲。
    对皇室而言,公主本就是和亲的工具罢了。
    商议完毕之后,满清顿时派出使者,前往大夏去求亲。
    ……
    且说蓟州城中,正在进行府试。
    县试,各地县令进行主持便可以了。
    而到了府试,就需要知府来主持了。
    而蓟州,夏皇并没有派知府来。
    因此,贾琮这个节度使,便亲自进行主持府试了。
    当然,这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只是,却也需要他很早就起床去往考场。
    贾琮不由回想起他当初参加府试的日子。
    这才几年功夫,如今自己,倒是也当起了主考官来了。几天功夫,考试很快便是考完。
    整个蓟州,参加府试的考生并不多,仅仅只有七十六人而已。
    这个数字,和贾琮考试的时候的人数,相去甚远。
    因为考生人数少,因此改卷倒也省力许多。
    而贾琮为了防止有人才被漏选,甚至在副考官改完卷之后,贾琮还亲自又挨着翻看了一番。
    看完之后,贾琮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不得不说,蓟州的考生,底子实在是太差了些。
    贾琮都有些怀疑,这些人是怎么通过县试的。
    不过再想想,蓟州才刚刚被收回。
    在满清统治之下,这里的百姓,很难获得读书的机会。
    因此,考生数量少,底子差,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而县试的时候,每个县的县令,也不可能一个人都不选取。
    大约他们也只能在瘸子队里挑将军,挑选出几个好的来低低的选中。
    对此,贾琮也是无奈。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短时间内,也难以培养出多少读书人来。
    不过,在这些考生中,贾琮倒是难得看到一个底子还算不错的考生。
    而这个考生的文章,也受到了众多副考官的青睐。
    当即将其点为案首。
    若是等下一次院试,他还能脱颖而出的话。
    贾琮不介意指点其一二。
    只要努力读上两年书,去参加乡试也未必考不中的。
    改完考卷之后,贾琮便让人解开糊封。
    发现这个考生的名字叫做付利明。
    而放榜之后,被选中的考生,前来拜见主考官。
    贾琮也见了付利明,这个考生,竟然极为年轻。
    询问了一下年庚,竟是比他还小了一岁。
    并且这个考生,温文尔雅、温瑞如玉,也颇得贾琮好感。
    贾琮倒着实勉励了他一番。
    ……
    且说此时,满清求亲的使者团,已经抵达了京城。
    然后,他们提出,他们满清的皇帝,求娶大夏的公主。
    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都有和亲的习俗。
    这里面,大约只有明朝是个例外。
    明朝或许没有汉唐那么强大,但是强如汉唐,依然会用公主去和亲。
    而大明,则是不和亲,不纳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就因为这一点,贾琮最喜欢的朝代,便是这明朝。
    而大夏,却也未能免俗,为了争取和平,依然会选择和亲。
    而对满清这一次和亲的要求,大夏方面,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永隆帝是个雄才大略的君王,他自然渴望能够在他手里,收复燕云十六州。
    若果真如此,那么他必将成为一个中兴帝王,而被史书浓墨重彩地记录一番。
    而他和贾琮交流过,知道贾琮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还需要两三年的积蓄时间。
    甚至在永隆帝看来,两三年时间,都未必能够。
    因此,如果和亲能够换取几年的和平,在永隆帝看来,是一件十分值得的事情。
    因此,对于和亲,永隆帝没怎么思索,就答允了下来。
    不过,如今皇宫里面,却是并没有适龄的公主。
    永隆帝的公主,要么就是早已经嫁人了,要么就是年岁还小,如今未嫁人的公主中,最大的一位才七岁。
    这个年龄,很显然是不适合和亲的。
    因此,和亲的公主人选,就只能从皇室宗亲中寻找了。
    而最终,永隆帝找上了南安郡王。
    因为南安郡王家,恰好有一个适龄的女儿,年方十五岁,恰好没有许配人家。
    且说南安郡王家的这位小姐,深得南安太妃的疼爱。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哭的跟个泪人似得。
    找到南安太妃苦苦哀求,南安太妃虽然不舍,但是奈何圣旨已下,她也不敢抗旨不遵。
    而南安郡王家的这位小姐,苦求不应之后,回去之后,竟然悬梁自尽。
    幸好被贴身丫鬟发现,救了下来。
    南安太妃得知之后,不由大惊,忙赶来探视。
    当她看到自家最宝贝的孙女脖颈中深深地一道勒痕之后,不由叹息了一声。
    尽管她也猜出,这必定是宝贝孙女的苦肉计无疑。
    但是她心里,也是当真不舍得孙女就此外嫁的。
    这一嫁出去,只怕这辈子,再也难以相见了。
    遍翻史书,但凡是和亲的公主,有几个得善终,有好下场的?
    汉朝够强大吧?然则和亲的公主,大多都过的十分凄惨,甚至是被虐待致死。
    想到此处,南安太妃也心软起来,答允她的宝贝孙女,再想想法子。
    回去之后,细细想了一番,南安太妃忽然便是想起了贾家。
    如今贾家已经没落了,被除爵夺府。
    听说他们家还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三丫头,年龄恰好合适,也正好没有许配人的。
    想到此处,南安太妃便动了心思。
    然后备了车马,直奔贾家而去。
    到了贾家之后,唬的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迎接不迭。
    贾母又忙命丫鬟奉上茶来。
    南安太妃吃了一口,便放下再没吃第二口。
    也懒得多做周旋,便提出替儿媳将贾家三丫头收为义女。
    然后,探春还会被封为公主,然后去满清和亲。
    而只要探春被封公主,贾家必定是会收到一定赏赐的。
    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婆媳三人听后,都是大喜不已。
    忙没口子的答允下来。
    这对她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并且是意外之喜。
    这婆媳三人,也就贾母对探春有些感情。
    不过这些感情和贾家前程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
    当初元春进宫,便是贾母亲自送进去的。
    更何况如今的探春了,并且还能被封为公主。
    尽管要远嫁满清,这辈子只怕再难相见,但是最起码也是去当皇妃。
    而贾家,也必然能够得到赏赐,甚至就连贾政,也能被赦免罪责也未可知。
    因此,她们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而南安太妃见贾家答应之后,自然满意而归。
    等南安太妃走后,贾母便将赵姨娘叫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姨娘,然后让赵姨娘去告知探春去。
    赵姨娘听了,宛如被五雷轰顶一般。
    她忙寻探春去了。
    别看赵姨娘各种嫌弃探春,然而这终究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更何况,探春被封公主远嫁了,贾家固然能跟着沾光。
    然则对她而言,又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处,最终也都是落到宝玉身上罢了。
    赵姨娘才不愿意探春当劳什子的公主远嫁满清呢。
    因此,赵姨娘匆忙赶去大观园,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探春。
    而探春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宛如身前炸响了一道晴天霹雳,当时就怔在原地。
    随即,她眼泪不由滚滚而下,无声哭泣。
    赵姨娘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只知道哭,哭有个屁用?”
    “你还不去找林丫头去,让她赶紧将事情告诉琮哥儿。”
    “只要琮哥儿开口,必能不让你嫁去满清的。”
    探春听了,不由拉住赵姨娘说道:“娘,千万不要告诉三嫂子这件事情。”
    “这里面牵连到南安太妃和皇家,还有朝廷的和亲政策,便是告诉了琮三哥,他又能如何呢?惟有徒增烦恼罢了。”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只是我命苦罢了,须怪不得别人。”
    说罢,探春忍不住大哭起来。
    她再是要强好胜,终究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而赵姨娘听到这番话,忍不住气道:“你往日对我发火的哪个劲头呢?”
    “罢了,罢了,也不过是窝里横,中看不中用罢了。”
    “如今真遇到事情了,便也六神无主了,罢了,罢了,你自己立不起来,别人也帮你不得。”
    说罢,赵姨娘气的转身便走。
    走出大观园之后,正待返回,然而她心里终究不舍。
    她转身又向宁国府而去。
    到了宁国府,见到林黛玉之后,赵姨娘便跪倒在地,苦苦央求林黛玉。
    林黛玉忙让人将赵姨娘扶起来,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答允下来。
    赵姨娘这才告辞而去。
    其实林黛玉心里,何尝想将这件事情告诉贾琮?
    这件事情,背后站着的,不但有南安郡王,更有皇上和和亲之策。
    林黛玉尽管也不赞同和亲之策,但也知道这是大局,不可违逆。
    只是林黛玉同样也深知贾琮秉性。
    这么大的事情,若是不告诉他的话,势必会让他不快,甚至还会导致夫妻两人离心离德。
    想到此处,林黛玉还是写了书信,然后用信鸽,迅速传递出去。
    信鸽的速度,还是极快的。
    只三日功夫,便是来到了蓟州城中。(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