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今月曾照古时人
作者:一萝阮烟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最新章节     
    李凌峰前些日子和自家老爹去镇上把药卖了后,一共赚了四两银子外加九百零八文钱,古代一千铜钱为一吊钱,除了四两银子外,剩下的铜钱被学徒用“索”给李凌峰串了起来。
    说实话,按照古代的物价水平,李凌峰卖药材这点钱已经够普通农村老百姓吃大半年的了。如果节省点,不吃肉只吃糠的话,这点钱在农村足够三口之家用一年的了。
    李老三的鸡也才卖了半两多银子,所以可见在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好的药材是多么不可或缺了。
    李老三和张氏没想到自家小儿子在山里“随便”挖的野草都那么值钱,更没想到还真有人要,等李凌峰回家后把半吊多钱拿出来放在桌上时,张氏看他的眼神都能看出个窟窿。
    “儿啊,这真是你那些宝贝卖的钱?”
    张氏不敢置信,温婉的脸上都激动得泛起了红晕。
    李凌峰心想这点铜钱而已,要是自己把银子也拿出来,那不得把自家老爹老娘激动成啥样啊?
    所以李凌峰没把银子拿出来,而是把那四两银子贴身藏好了。毕竟四两银子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可是笔大数目啊,平白拿出来惹人眼红不说,李老三和张氏知道了也会心中不安,毕竟谁曾料到他的“野草”这么值钱呢?
    而且这些银子留着,他以后也可以用做做生意的本钱……
    不过光是拿出来的那九百零八文钱,都比李老三卖肥鸡的多。
    张氏开心的合不拢嘴来,一边数钱一边对着李凌峰一阵猛夸,夸得李凌峰老脸一红。
    张氏觉得自家幺儿人小鬼大,比院子里的几个堂兄弟都厉害,小小年纪人还是个小豆丁,竟然会给家里赚钱了!
    张氏不由想到以前几个妯娌虽然明面上不说,但是暗地里没少嘲笑她儿子憨啊。
    如今顿时觉得扬眉吐气,她们儿子聪明,给她们赚了这么多钱了吗?说我儿子傻?我儿子在李家几个同辈兄弟里最小,但是最能干!!!
    哼!
    李凌峰看着张氏的反应,知道自己如果下次要跟着自家老爹进山的话,肯定比这次容易多了。
    李老三和李思玉也很开心。
    李老三把卖野鸡的半两多银子交给了李老太太,对自家儿子赚的钱只字不提。
    一来是当初大家都以为那些药材都是草,不怎么重视;
    二来经过之前李凌峰落水,自家老娘不愿出钱请大夫的事心里有些疙瘩,他虽是孝子,但也不想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的时候手足无措了。
    这些钱给张氏打理,当做他们三房的私房,以后玉丫头出嫁的时候还能出点钱压压箱底……
    李老太太收了李老三送来的钱自然高兴,想着家里许久没吃过猪肉了,当即数了四十个铜板打发李凌峰大伯家的老大李志远去村东头的屠夫家,看看还有没有今早赶集卖剩下的猪肉,买些回来蒸着吃。
    而张氏则是在自己房里头,一遍又一遍的数铜钱,最后咧着嘴把铜钱用打了补丁的旧衣服包好,然后压在箱子底下。
    想着这些都是自家儿子的功劳,于是取了三文钱出来赏给了李凌峰,让他买零嘴儿吃。
    李凌峰无奈的摇摇头,自己留了一文,把另外两文给了李思玉。
    “阿姐,伸手。”
    李思玉乖乖把手摊开,两枚铜钱赫然出现在手心里,她有些惊讶的抬头,却正好看见李凌峰对她悄悄的眨了眨眼。
    李思玉眼眶一热,眼睛有点像小白兔,红红的。
    她之前虽然绣了些绣品,但因为没有好的布料,再加上绣工也还不到火候,一副绣品绣两三天也只能卖个十文钱,好点的十二文。
    但是那些钱最后都交给了张氏,按道理来说,这两文钱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她的钱,她心里自然触动。
    这是弟弟赚的,娘给了三文给弟弟零花,但弟弟却给了自己两文……
    时间飞逝。
    一转眼,家喻户晓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就随着桂花香一起到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凌峰在现代的时候,曾在诗词典籍上读到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当时读这两句诗还没有多少感慨,如今切身体会,也不免有些唏嘘。
    中秋节,又称拜月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祭月、赏月、吃月饼和饮桂酒。
    如果是在城里,还会有赏花灯,逛庙会,猜灯谜等娱乐项目。除此以外,不少文人才子,骚人墨客更是会参加每个地方的“中秋夜宴”,聚在一起赏月饮酒,吟诗作赋,美哉妙哉!
    大夏朝的中秋习俗和我国明清时期相似,赏月活动对于瓜果有“其祭果饼必圆”的要求,而且各家各户祭月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的方向“向月供而拜”。
    陆启泓的《北京岁华记》中就有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在《帝京景物略》中也有言:“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与今人过中秋不同,古人对中秋节是很重视的。
    所以一大早,当李凌峰还在梦中,张氏就和几个妯娌忙前忙后了,除了准备祭月的月饼瓜果,还要准备晚上的团圆饭,以及香火纸钱,以便于祭拜先祖等等。
    吃过早饭,李凌峰就用自己的小背篓背着镰刀,赶着几只鸭子出门了。几个叔伯家的堂兄也放牛的放牛,砍材的砍材。李凌峰因为年纪小,只有让他放放鸭子,打打猪草,采点米汤菜喂兔子啥的。
    乡村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等李凌峰回家的时候,家里欢声笑语一片,李凌峰还没进家门口,就听见了四婶爽朗的笑声。待进院门,就看见一个身材高挑,体态均匀的男子正在院中逗弄比自己大一个月的小堂哥李仲安,这也是李凌峰第一次见他在这个世界的四叔。
    “这是老三家的凌峰吧,看着可比以前结实了不少。”李老四笑眯眯的看着李凌峰。
    “四叔。”李凌峰恭谨的叫了一声,然后把背篓放在了猪圈旁边土墙砌的杂物间里。
    李老四冲李凌峰招招手,笑容亲切,示意他过去。
    李凌峰心里有些忐忑,但还是乖乖的走了过去。
    李老四从包里摸出了两颗糖递给了李凌峰,这是他在镇上做活儿时主家赏的,除了留给自家儿女的,他还给了几个小辈一人一颗,还剩两颗,就干脆一起给了李凌峰。
    李凌峰忐忑的心瞬间安定了,笑着接了过来:“谢谢四叔。”
    糖在古代来说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毕竟现在糖的产量低,提取难度大,但毕竟李凌峰是个现代人,对于看见糖没有别人那么大的反应。
    而且,虽然在现代吃过各种各样的甜品,但说实话他对甜食也算不上热衷。
    李凌峰心里不动声色想了许多,面上却欢天喜地的装了糖跑进了屋里。女孩子都喜欢吃甜的,这个糖给老姐留着吧。
    等到吃晚饭前,李老头领着四个儿子和一大帮小孙子去李氏宗祠祭祖。
    祭祖礼仪有些繁琐,但是并不难。首先,祭祖有辈分之分,辈分长者优先;其次,祭祖分长幼,长者先祭。
    再加上大夏朝祭祖一般只能男子祭拜,女子不但不能祭拜,也不允许进入宗族祠堂。
    李家村的男子不管长幼全都到了李氏宗祠,大家排好队,把自家的饭菜摆放在供桌上,当然,一般不会把所有的饭菜摆过来,而是在家中拿个碗每一样菜夹上一两筷。
    李家村的村长点燃供桌上的蜡烛,手里持香拜过先祖,然后把香分成三束,一束三支插进香案上以后,才按照辈分开始祭拜。
    “跪——”
    “起——”
    按照祭祖要求三拜九叩完毕后,所有祭祖的李氏子孙才各回各家吃团圆饭。
    吃完饭以后,李家众人皆在院中,等着祭月。祭月礼毕后,大家围坐在院中的石桌旁,开始吃月饼饮桂花酒。
    李家每人分到了一个月饼,古代的月饼做法单一,村里人吃的月饼也不若地主和高门大户吃得精致,反正李凌峰觉得平平无常,但抵不住节日氛围好,大家开心啊。
    所以李凌峰还是抱着自己的月饼吃了起来。
    咬了没两口,李凌峰的牙齿“嘎嘣”一下,还以为吃到沙石了,苦着脸从嘴里拿了出来。
    一看,手里竟然是一枚铜钱……
    “哎呀,看来今年是老三家的峰郎得了福气……”大伯娘赵氏眼尖,高声喊了出来,脸上还有一丝丝小失望。
    “哈哈哈哈,还真是……”李老头朗声大笑,院子里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