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心有芥蒂
作者:一梦恍惚   穿越之偷天换日最新章节     
    这是杨云第一次见到金琦儿情绪与脾气燃到极点的样子。
    从阳谷到这一路上几经周折到这汴京城,时间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的相处,早就知道了这位妹子的性格,与窈娘温顺的性格相比,她更多的则是更加的叛逆与好强。
    这一路上,从她乖张好强,宁折不弯,到最后相处熟了,其实她倒也有蛮听话温顺女性柔美的一面,不料此时却又忽地爆发出这么倔强的性格来。
    杨云知道,恨是爱的反面,一个人有多恨一个人,其实内心便是有多在意这个人。
    毕竟是亲生父女,再怎么样,也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也许怒极而发,宣泄出来,总比什么也不说、彻底绝望死心更好。
    只是如此以来,倒真不知道怎么劝金琦儿了。
    杨云只觉无招,只得拢了拢衣袖,硬着头皮对马植道:“大人,琦儿妹子性子刚烈,金国之时,颇受皇室兄弟姐妹甚至下人们冷眼嘲讽,心中有苦楚,今日说的这些全是一时无心之言,还望大人海量,有道是血浓于水,终归有一天,您们父女会骨肉相认,成为真正的一家人的……。”
    “贤侄,多谢劝慰。琦儿说的没错,当年之事,赴海渡金,船遇风浪而覆,若是没有琦儿她娘救命之恩,今日便早就没有我马植了。
    后来我又与琪儿她娘互生情愫,结为夫妻,可后来去了金国,为达成海上之盟,我最终答应金国皇帝所求,让琪儿她娘孤苦一人留在金国,以作为两国结盟最重要的人质,那时渔娘刚好怀了琦儿。
    …………
    琦儿,穷极无助,得人慷慨无私相助,被助之人心怀感恩,尚且发愿还钱容易还恩难,一恩九世还。
    更何况救命之恩恩中最大,恩要还九世,情要还三世。
    我欠你娘,这一辈子欠了太多,既欠了恩,又欠了情。今生无法与你娘再相会,只盼来世再为人,投胎十二世,世世都能与你娘在一起,从此不管任何事情都不分离。
    你是我马植的女儿,却非我马植养大,在金国遭受诸多凄苦,为父对不住你,无以为报,为父向你叩拜三礼,这三礼,既是叩你,也是叩你娘在天之灵,为父不求你原谅,只但愿你今后不管是谁的女儿,未来谁的娘子,都幸幸福福……。”
    只见这位堂堂的光禄大夫,一语完毕,果真下跪起来,重重地向金琦儿叩了三个重礼。
    男儿膝下有黄金,上跪天下跪地,中间只跪父母与君上,但遇至诚至悔之事时,无以表达,只能行重礼以示心迹。
    杨云始料未及,这位堂堂的朝廷正二品大臣,地位崇高,非一般人所能及,竟对自己的女儿行此重礼,赤诚之心无以言表。
    金琦儿更是始料未及。怨愤归怨愤,但是血浓于水,这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个事实无论如何是也改变不了的。父亲向女儿赔歉,可是行如此大礼,金琦儿压根就没想到,一时站在那里,竟然愣了……。
    被这一幕真的感动到了,杨云慌忙扶起马植道:“大人,大人至诚之心天地日月可鉴,人生在世,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身不由己。
    当年,您和范县爷共同渡海赴金,游说金国与大宋结盟共同抗辽,范县爷在阳谷时曾与学生有详细说过。
    当年叔婶渔娘被迫留在了金国,也是情非得已,大人不必自责过度,活着的人终究还要向前看,儿女家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杨云说完这些,又扭头对着金琦儿道:“妹子,马大人其实也不容易的,你看,大人早已身为朝廷高官,可谓功成名就富贵荣华,这么多年却依然孑然一身,未娶一妻一妾。
    我看大人不是没实力娶,而是心里依旧念着渔娘叔婶,天下这般发达后依旧念着旧时妻子而宁愿独身不再娶的人,我看也不多,能为你有这样的父亲感到真心的自豪与光荣。
    都说女子痴情,其实天下男子也有万般痴情的。
    为兄不敢劝你现在就叫大人一声父亲,但你们今天父女团圆,实在是一件人生快事,大家都不要一直记着前嫌,今宵何不痛快大醉一晚。
    妹子从阳谷到汴京,跟着为兄也学了不少厨艺,妹子早已烧得一手好菜,今晚何不大显身手一次,为兄早已饥肠辘辘,想必大家都是,这里就是自己的家里,妹子何不去做一卓好菜,待会大家一醉方休……。 ”
    金琦儿正不知所措,听得杨云此一提议,顿时也觉得肚子呱呱叫起来。就坡下驴,终究还是得给这位大宋第一谋臣小苏秦一些面子的,便真的雷厉风行地下起厨来……。
    ……
    “大人,你这床上的三幅画,画的都是同一个女子,这女子面相上还真有几分像琦儿妹子,只是琦儿妹子更英气一些,画上这人更温顺柔软一些,想必这就是渔娘叔婶吧……。”
    且说金琦儿去了厨房,杨云与这位马植大人闲暇无事,两个人在书房聊了一会,坐累了,杨云提议走动走动,两个人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里面的卧室。
    杨云瞧见他床上铺着三幅画,画中都是同一个女性,便已猜到了七八分,只是仍然想求证一下,是以如此问道。
    “贤侄好眼力,正是老夫夫人,你叔婶渔娘,渔娘独自孤苦在金国,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抱画入眠,才能睡的安稳……。”
    想必范老夫子信中提到自己,以贤侄相称,这位堂堂儿二品光禄大夫与范老夫子是八拜之交,故而以信中范老夫子之称,也称杨云为贤侄。
    杨云对这位大宋第一谋臣怀着崇敬之意,便一直称呼大人,
    “抱画入眠?大人对渔娘叔婶的感情,也可谓是情深似海了。”
    “老爷,国子监祭酒刘豫刘大人到访,说是拜见您,请您相一匹好马,见还是不见……?”两人正说着话,门外管家云老叩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