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小人有志(二)
作者:一梦恍惚   穿越之偷天换日最新章节     
    穷苦人家砥砺前进,有着极强的进取心,倒无可厚非,反而还值得让人钦佩。不过一旦用力过猛,容易走火入魔了,误入极端。
    人性自私,趋炎附势,天性使然,功成名就显赫之时,众人来捧,锦上添花;籍籍无名,失败落魄,万众唾弃,冷眼旁观,这些都是人身上自私的天性使然,切不可嫉恨。
    这刘豫将穷苦不平之情化作对联,贴于床前,无异于卧薪尝胆,恐怕早已经将人性阴暗的一面牢牢记恨于心,化于潜意识当中了,实在不是好事。
    我们要记住苦难,但绝不可沉浸在苦难里,一直怨愤难平。
    杨云只得道:“杨某一介山野秀才,在乡下时也听一些颇有人生阅历的老人们感怀世事,常说,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亲六族。
    一个人富贵发达了,犹如幻化成龙一样,自由自在,驰骋游尽世间的任何名利场所,一个人贫穷了,犹如山中的老虎,连亲戚朋友看见了都害怕,怕这人别打秋风。
    一钱憋死英雄汉,美人卖笑千金易。壮士穷途一饭难。吕相未发迹时,居洛阳破窑,洛阳有民谚,穷不过吕蒙正,待吕相三十三岁高中状元,顿时穷屋生辉,贺者旋踵。
    此乃世上人情事态自古皆是如此,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穷时遭人唾弃,显贵时万人巴结,毕竟世上眼光高远、慧眼识珠者本就是少数,多少人都是被欲利蒙了双眼,只看眼前,哪管将来。
    大人与昔日吕蒙正宰相有相同遭遇,好在如今也是鱼跃龙门,贵为天子门臣,已是光宗耀祖,名显四海。依学生看,大人倒不必再在床前贴那吕相昔日一时感怀之联,只需偶尔忆苦思甜,珍惜享受好当下每一刻,岂不美哉。”
    这位刘豫愤进之心过强,对过去的穷苦遭遇仍岔岔不忘,杨云实是想好意劝慰这人,人过刚易折,容易自伤,过去的苦大仇深已经过去,人要学会适当的忘记过去,活在当下,放眼未来。
    只见这刘豫却是神色一凛,正色道:“杨小师爷,此言差矣!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我刘豫好不容易越过龙门,今后更应该不敢忘怀过去,以过去为镜自勉,今后当更加勤勉励行,好好做出一番事业来,不枉费尽万般辛苦跳进龙门……!”
    这人功名之心太强了,这真的不是什么好事,看来他信佛未必信到真处,痴心贪心与嗔心都太重,佛家的与世无争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半点儿。
    杨云心中哀叹一声,又道:“大人建功立业之心,令人景仰。
    依学生看来,天下之大,磨豆腐的豆腐郎磨好豆腐,让十里八乡的百姓一谈到豆腐,就会对他家的豆腐赞不绝口,这对于豆腐郎来说,便是做了一份很好的事业。
    跑马的马夫,能赶得一手好马,让坐马车的人念念不忘这人一身好马技,这也是不错的事业。
    大人身为人臣,已经十分显贵了,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不知大人心中的事业是什么?”
    “为人臣者,旦凡干出一番事业,都渴望要么遇明主,辅助君王开创盛世,名如周公霍光,将来青史留名,再不济,做个一方大员,造福一方百姓,这些方能称为事业,否则即便位列三公,在其位未有建树,也不过是尸位素餐,官场混子而已,令人不齿。
    实不相瞒,刘某心中的事业既非像周公霍公那样去辅助君王开创所谓的盛世,也不想人云亦云地去做一方大员,造福一方百姓。刘某想做一番更大的事业,移风易俗,改变这社会的风气,让这世上的人不再眼光粗鄙,唯利是图。
    如杨小师爷所言,富贵如龙,游尽五湖四海,贫穷如虎,惊散九亲六族。
    刘某想这世上,有人一朝富贵了,万人也不需要去巴结阿谀奉承于他,有人贫穷如洗,亲朋故旧看到他不必像看到恶虎,一看到他就心生忌惮躲的远远的,这便是刘豫所要立志追求的事业,改变这世间的风俗气貌,让世界朝着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去运转。”
    呵,移风易俗,改变世风,让世界朝着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去运转,好大的口气!
    千百年以来,这世上都是天下嚷嚷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各忙各的,何曾按照过某个人的样子去运转?!
    要想这世上按照某个理想的样子去运转,除非达到孔老夫子的理想世界——大同社会。
    但是正如佛家所讲的,人身上有贪嗔痴疑慢五毒,人心难以调伏,就连佛祖都曾感叹过。这刘豫好大的志向!
    人有分别心和歧视心,各人各有各人的偏执与想法,这是人性使然,历朝历代的人都有的,哪怕是后世社会了,依然也还是。
    就算是一个后世人说想把改变社会的风貌作为志业,想让世界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去运转,也不免会让人觉得这人要么过于大夸海口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要么就是还有些不够成熟不谐世事,痴人说梦。
    想不到这位枭雄脑子中竟然有这般不切实际的狂热想法,实在令人震惊。
    杨云只得道:“大人想移风易俗,改变这世上的风俗气貌,让世界朝着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去运转,这是圣人的志向啊。只是这世上的人众心难调,想改变世人之心难如登天。
    昔日孔圣人周游列国,向列国诸侯宣扬儒家仁爱大义,实则便是想改变这世上风貌,以孔圣人之学识与德行再加上七十二贤门徒,最终都丁是丁卯是卯,未能改世间三分。
    及至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立新,以皇帝九五至尊之权,想改变社会风貌,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结果国祚不到十五载,便鼎倒器易,身死国灭。
    后世皇帝感王莽此人实在新奇,便收藏王莽的头颅作为宝物,几经研究。
    大人,无论是教化世人的圣人,还是拥有无上权力能撼九鼎的皇帝,都不能改变这世上千百年来的风俗气貌。大人其志伟哉,但其行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