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徽宗论古
作者:一梦恍惚   穿越之偷天换日最新章节     
    这大蛇水桶之粗,长余四丈,起码有数百斤之重,巨鹰却能霎然间将其叼至空中,可想而知这巨鹰有多大力量!
    我朝勇士好力,顿时对这巨鹰产生无限好感起来!后来,我朝皇上曾数次来这山林中看望这巨鹰,这巨鹰杀死大蛇后,也一直仍居住在原处。
    这巨鹰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后来又再一次刷新我们的认知!有一日,皇上等率众护卫又来瞧这鹰,可是还没进得山内,便感山中与往日有极大不同,山中与往日多了一道说不清的杀气!
    走到山脚,便能遇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
    今日十分不吉利,众人不敢再进山,只好再在另一座山的高峰处观看。这一观看才知,原来动物界也如同人间一样,也会召开动物大会。
    众人在山顶处张望,只瞧巨鹰所在的山上充满了各种动物,飞禽走兽,鸽子、鸟雀、蛇、狐狸、野猪、狼、豹子、猴子、老虎竟然齐聚在山中。
    这从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众人观察了好一会,终于弄明白,这些动物们好像是在召开大会,动物们在格斗角逐,似乎要挑选出万兽之王!
    现在对打的正是三只花斑虎与那巨鹰。三只花斑虎都是体型壮硕,膘肥肉厚。常言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可见论武力,老虎是森林之王。
    三只花虎群战巨鹰,巨鹰却不落下风,虎爪锋利如钢刃,虎尾巴一扫强硬如铁矛。
    而这巨鹰却是张翅如鲲鹏,翅能煽动飞沙走石,嘴巴如利钳,爪如铁钩。不过三杯茶功夫,这巨鹰便将一只花虎的眼睛啄瞎。一只花虎尾巴被折断,一只花虎头被撞在一处圆盘巨石上。
    三只花虎统统败在这只巨鹰下。
    诸位大人,此鹰能斩黑蛇,能击败森林中的万兽之主老虎,是名副其实的万兽之王,我国多产山间穷凶极恶之兽,也未曾见过如此之神物,故本国这才大献神物于贵国!
    诸位大人,此物虽不比百年老猿,让陛下食之脑,可以延陛下万岁千秋,可这物力大无穷,能顶世上护卫高手,可圈养于皇宫中……。
    下臣曾闻,贵国每年春分时分都会举行万国武术大赛,常有外邦诸国高手前来挑战,到时可将这神鹰与外邦武者一决高下,此物用来一显大宋国威再好不过!”
    真的有这样厉害的老鹰?那也太让人不可思议。。。。
    这个时代,不同于后世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环境污染,水土破坏,许多动物濒临灭绝,随便一只野狼野猪都可能成为保护动物。
    这个时代,山上还是诸多穷凶极恶的野兽,也许真有这样厉害的老鹰,也有可能是那老鹰真有两下子,不过被这金使给夸大了。
    杨云心下正寻思着,姑且信这金使一言,接下来看看这大朝会怎么收场。
    只听一人却是激昂道:“外使,休要妄言,我大宋国百姓众多,能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藏龙卧虎之辈数不胜数,万国武术大赛,焉用番邦之国一只鹰,岂不惹人笑话!”
    杨云瞧这说话的人,不是意气风发的恽王又是谁?
    恽王说完,又有一大臣道:“正是,我大宋天朝上邦,英雄辈出,好男儿不计其数,纵使番邦四海勇士多如过江之卿,每届大会,大宋男儿亦何曾惧过,焉会用你一只飞禽?
    本官经营花石纲,奇花异草多有所见,飞禽走兽亦有所耳闻,也绝不是孤陋寡闻之人。
    昔日交趾之国为与我朝交好,交趾国王派使万里之行送来瑞兽麒麟,更有天竺国与我朝交好,曾送来宝象,象有数人之高,力量奇大,而且经驯兽师训练,乖巧无比,任人驱使。
    今日你国所送,都是些穷凶之物,趁其不备,强力捉之,并非是什么极贵无比之物!你国国主坐进观天,自认所送之物极贵无比,妄想我朝帝姬、金银布帛,实是痴人说梦,爬行之蟾意欲高天天鹅……!”
    说这话的正是大奸臣朱勔。
    金使急了:“恽王殿下,朱大人,此言差也!空口无凭,眼见为实,诸位大人只听下臣在此聒噪,并未亲眼所见两只神物,故有诸多异议,倒也无可厚非。
    说这话的正是大奸臣朱勔。
    金使急了:“恽王殿下,朱大人,此言差矣,下臣诚不敢苟同!空口无凭,眼见为实,诸位大人只听下臣在此聒噪,并未亲眼所见两只神物,故有诸多异议,倒也无可厚非。
    只是诸位大人,下臣以项上人头保证,诸大人、大皇帝陛下,若亲眼一观我朝所送来的这两只神物后,定会另有所识,知下臣所言,并非妄夸。
    交趾麒麟,天竺宝象,不过是观赏之物,怎可与食了仙丹的神兽和能够征战打杀的飞禽相比?
    朱大人说的观赏之物诚然可贵,但下臣以为,能助大宋大皇帝陛下延年益寿,能在战斗场上征战杀伐,替保家卫国的将士建功立业,抵挡杀物,这样的宝物才更高一筹!”
    三寸不烂之舌能退百万雄兵,冠冕堂皇之言黑能变白。
    话在人说,理在人辩,对错只在观念转变间,就看谁能说的使人心服。
    如此一说,倒也在理,找不出什么逻辑上的漏洞。这金使一番好口才。
    杨云再瞧瞧下方大臣。果然满堂诸多大臣虽是对这金使仍抱有保留意见,但不少人不免暗暗佩服这金使口才来。番邦粗鄙之人,竟也有能说会道,极善辞令游说之士也!国士也!
    只有那朱腼似不甘心自己口才落于下风,似要再开口反驳。
    便在这时,只听一个高亢宏伟庄重的声音道:“外使,朕闻古时汉高祖刘邦未发迹时,曾为一亭长,身率工民远赴骊山,为始皇帝筑陵。民畏筑陵苦,四下逃亡。
    高祖行至芒砀山涸泽地, 工民几乎逃亡殆尽,高祖感秦法严酷,眼下工民无几,即便行至骊山,也将获管束不力重罪,到时要身受刑罚之苦。
    高祖便索性甘愿冒性命之险,放归余下工民,自身只意逃往芒砀山深处,打算从此隐姓埋名隐居于深山中,以避其祸。
    高祖逃往芒砀山时,有十余工民念高祖大恩,主动追随其左右。众人行至山泽中,忽遇一条大蛇挡住去路,众人大骇,蛇大异常非众人能敌。高祖见众人胆怯,便一人拔剑斩巨蛇!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后人言高祖所斩白蛇为白帝之子,高祖是为赤帝子。汉高祖出身平民之家,一己之力,建国为汉,大定天下四百年。
    高祖虽出身普通之家,然从斩蛇可知,高祖非常人,身承天命。
    这让朕想起自古以来巨蛇皆通灵性,人非能敌。外使,一只山鹰竟能击杀巨蛇,当真罕见!
    朕且问你,方才汝言这巨鹰是汝国主亲手所缚,此鹰能击杀巨蛇,比巨蛇还神通了得,汝国新国主有何神通之处,能缚住这神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