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新观
作者:明月共举杯   修仙从提取精粹开始最新章节     
    对于给自己换一个住所的想法,陆胜可谓早已有之。
    原本时候,他返回小月观的途中,就已经想好,要用自己挣的这些祈雨费,给小月观好好翻修扩建一下,让自己住得更舒服些。
    只不过后来形势变化太快。
    返回途中,先是遭遇了龙君派来的鬼将军,又被梅康县尉林章兴邀请,来这县城祈雨。
    这么一番折腾,原本的计划,也就一直搁置如今。
    如果陈昌读没有提这个建议的话,那么按陆胜的想法,便就是在县城这边祈完雨后,再返回道观,按原计划行事。
    现在有人给自己提议,直接换一个道观,想了想冠头岭的位置,陆胜已然有了决定。
    “既然县尊如此厚爱,那我就厚颜收下了。”
    陆胜对着陈昌读行了一礼,感谢道:“这新观的选址修建之事,便劳烦县尊了。我对这土木之事,了解不多,只能旁观。
    不过若是期间银两不够,县尊可遣人来告知于我,我手中也还有些银钱,可拿出来供修建所用。”
    陈昌读见陆胜同意了,心中大喜,又见对方后面的话,忙摆手道:“不用了,不用了,修一座道观而已,千两银子,已经够多了。
    陆道长放心,我必将新的小月观,修的漂漂亮亮的,又阔气又舒适,到时让道长开开心心的住进去。”
    陆胜不肯收这千两银子的祈雨费,那就把这些当做修观钱。
    一千两银子,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的五口人家,将近两百年的总收入了。
    按照如今的田价,县内最好的水田,也不过十两银子一亩。
    一千两足够买百亩水田了。
    一些小地主,都没这么多良田。
    那些乡绅豪富之家,能一口气拿出千两银子的,整个县内都没几家。
    用这么大笔钱财,修建一座道观,哪怕是建在山上,也是极其奢侈富裕了。
    尤其是观头岭的地皮,县衙这边直接就可以免费拨给,大头不用出钱购买。
    所以一千两银子,只是材料钱和人工费,这都是小头。
    以这些资本,足够给盖上二十几间青瓦房,全都砖石铺就,再布置上好的家具,比那些地主的庄园都要阔气。
    为了将陆道长留在身边,陈昌读也是绞尽脑汁了。
    商量妥了修建新观的事情,陆胜便将此事全委托给了陈昌读,没有继续深入详谈了。
    住的地方只不过是细枝末节,有则喜,没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以他现在的实力和身家,根本不用愁这点小事。
    与住处相比,反倒是实力的提升,更让他上心些。
    因此,谈妥了报酬和搬家的事情后,陆胜又立刻积极道:“陈县尊,灾情如火,民生多艰。现在城中,我已经祈来了雨水,县城百姓差不多算度过灾劫了。
    但梅康县内,哪怕我先前多方奔波,却也依旧有大量村落,没能顾及得到。
    这些地方的百姓,依旧处在干旱之中,挣扎于生死边缘。
    他们或许并不知晓我的名头,又或者囊中羞涩,付不起十两银子的祈雨费,所以一直没来请我。
    这次既然县内愿意为我修一座新观,出了那么多银子,那作为本县人士,也为修道之士,我愿意免费出手,为县内其他百姓祈雨。
    这祈雨费用,就算在那千两银子的修观费里面吧,正好冲抵了。”
    住所的问题有人解决了,那陆胜怀揣的那五百多两银子,自然也就可以节省下来了。
    这同样也是笔巨款,足够他每天放开吃喝,享用十几年都用不完。
    只要不铺张浪费,钱是肯定够花的了。
    既然如此,陆胜也懒得去索取那些穷苦百姓,兜里本就不多的银两,让他们在灾荒之年,日子更难过了。
    干脆用修观费的名头,把这些这些祈雨费给抵消了。
    如此还能搏一個仁善好施的名头,让自己的仙师之名,被更多的人追捧认可,也算好事了。
    最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免费的名头,快速的把全县的祈雨法会给办完,最高效率的收集火之精粹。
    先前要收费,你们舍不得请我。
    现在免费了,还主动上门告知你,这总舍得了吧?
    目的是为了收集精粹,而非挣钱的陆胜,为了精粹,也是能舍弃一些钱财利益的。
    只要有了实力,日后还怕缺钱用吗?
    这点主次关系,他还是看得懂的,能做出正确选择。
    陈昌读原本就为县里的灾情头痛,现在亲眼见证了仙师的本事,早就在亲自从井里打出水来后,便盘算着该如何解决县内剩下的旱灾。
    只不过陆胜刚在这里忙完,举行了一场法会,看刚才那模样,也是有些累着的。
    他也不好在这种时候,开口催促下一步的工作。
    却没想到,自己没说,人就主动提出来了。
    这可真是……有德之士啊。
    陈昌读在心里面,越发钦佩赞叹陆胜的品性,颇为感动道:“这样会不会太辛苦了些?虽然陆道长已经为本县不少地方攘除了旱灾,可本县剩下的地方,也最少还有三四十座村落,遍布方圆数十里。
    这一路奔波,最快也要半月。
    道长才结束上一程祈雨,要不要先休息一会,养养精神再说?”
    陆胜摆手:“没那个必要,救灾如救火,我早一日去除旱灾,就能早一日挽救百姓苦难,说不定也能多活一些人命。这事拖不得。”
    面对这么大公无私的仙师,陈昌读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最后只能躬身行礼道:“道长仁心,让人自惭形秽。既然如此,我也不矫情了,稍后便让人去治下各村落,通知此事。
    至于祈雨之费,这个该收还是要收的。
    为道长建道观,是我县衙的心意,用来感谢道长求水活命之恩的,怎么能被冲抵?
    道长一次法会,也不过收十两银子而已。
    平均到一处村落,也不过每家出个二三百文钱,甚至百十文钱。
    这点费用,哪怕再穷苦的百姓,辛苦个一两月,都能挣到。
    道长为他们求雨,是活命之恩,岂能连这点钱都不出?
    我梅康县百姓,还没这种忘恩负义的人存在。”
    看着对方那坚定模样,陆胜张了张嘴,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