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行业大战
作者:水西飞升台   拥有小宇宙的我逆天崛起了最新章节     
    时间慢慢过去,维度公司旗下产品引起的风波,还在继续。
    众多业界公司对于物理电池的研究,早就得出了结论。
    因此,维度集团人事部这几天接到了很多想要收购、投资入股的讯息。
    只不过,按照龙潜的指示,都给全部婉拒了。
    并不是龙潜想吃独食,完全不接受投资。
    而是他有着更深的规划,并不想理会现在关注维度公司的这些小鱼小虾。
    在他的规划中,子公司中除了管辖生物实验室的维度研究院,以及鼎洪这个现金奶牛外,都可以接受投资,甚至是运作上市。
    维度电池、维度新能源、维度汽车说白了都是生产厂,是他裹挟更多人,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就可以用来拉拢更多有实力的盟友。
    而什么盟友有实力,这就值得推敲了,总之肯定不会是现在的这些。
    龙潜真正的根本,是那处位于未知之地的神秘空间。
    只要他一直掌握特异氢元素的来源,三家公司就会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
    一直以来,他心中唯一重视的,也只有维度研究院的生物实验室。
    因为它的作用,是掌握神秘空间的龙潜,都无法替代,也只有从乐这种专业人员才能研究个明白。
    言归正传,当各大公司收购、入股要求,不出所料的被婉拒后,七月中旬的电瓶车、平衡车市场,便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似约定好一般,原本生产电瓶车、平衡车的头部巨头们,纷纷开始做起了活动。
    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就是想要用自己对市场的支配地位以及先发优势,将维度新能源扼杀在摇篮之中。
    对此,维度新能源没有丝毫害怕,选择了正面硬刚。
    所谓的各种优惠活动,说白了其实就是打价格战,拼自身的资金储备。
    可这些厂家不知道的是,物理电池的制造成本远低于化学电池,甚至连1\/10都不到。
    毕竟,物理电池由铝硅制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多到随便挖一点土,提纯出来就可以用。
    而传统的化学电池,无论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都需要大量的锂元素。
    维度新能源能够从维度电池以1\/2的价格,拿到超越市面上同型号车型20%续航的电池,这不仅赋予了其产品巨大的优势,还连成本也低得多。
    其他品牌降价,可能让自己利润微弱甚至没有利润,维度新能源公司的产品哪怕同样降价后,依旧保持着丰厚的利润。
    如此一来,其他品牌想要拖垮维度新能源,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当然,秉承着闷声发大财的道理,维度新能源并没有公布自己的生产成本,只是暗中继续扩充自己的销售渠道。
    众多厂商打得火热,对最近要买电瓶车、平衡车的人来说,那就是天降福利。
    不管他们买哪家的,都能够以比往常更优惠的价格成交,羡慕坏了很多刚刚买下的人。
    即便是这种情况下,维度新能源旗下的产品,依旧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没办法,同型号中价格最便宜,续航最抗打,还敢签订保证电池寿命的合同,与其他品牌一对比,那简直就太香了。
    特别是敢于保证电池寿命这点,可谓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感。
    很多用户其实不懂太多,买哪个品牌都怕出问题。
    抱着这种想法,能够保证电池寿命,并且承诺换新车的维度,就成了各大卖场最靓的仔。
    大家买维度的产品,图的就是个放心。
    随着时间推移,这场波及全国电瓶车、平衡车市场的商战影响越发大了起来,引得无数普通人围观。
    见有了流量,大量的自媒体、网络主播自然而然就围了上来,纷纷对这场商战进行点评。
    于是,整个舆论环境被搅得更为混乱了。
    各大厂家,包括维度新能源在内,都不会放过这个宣传机会。
    充钱找大v宣传自家产品,暗中找水军黑其他品牌,整个互联网上,堪称群魔乱舞。
    真金不怕火炼,不管这些厂商怎么宣传,回归本质,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当群众自身体验以及一些专业的测试机构下场后,这场混战逐渐有了结果。
    群众有时候是很盲从,可也不是真傻,而且其中巨大的差距,稍微一对比就能清楚,又怎么可能隐藏得住。
    大众的认可,这是无论花多少广告费,无论请多少水军,都无法掩盖的事实。
    最初的混乱后,维度新能源旗下的产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群的认可。
    到最后,趁着这波流量,更是直接将维度新能源旗下的产品送上了热搜头条。
    巨额流量带来的,是巨大的销量。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刚刚出圈的维度旗下产品,都很快被哄抢一空。
    导致的结果就是,维度新能源的厂区,整个七八月份都处于满负荷状态。
    很多时候,都是产品刚刚下线,便被货车接走,发往全国各地。
    直到整个厂区扩张到极限,单单电瓶车产能都接近每月20万辆,并且热度降下来后,销量才慢慢平稳下来。
    电瓶车每月20万辆,一年就是240万,这已经接近去年电瓶车产量的1\/10。
    这个产量,在去年的众多电瓶车企业当中,也能排进前四之列,仅次于哑迪、艾玛、台玲三家。
    做到这一切,维度新能源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堪称一个奇迹。
    这背后,离不开黔省政府的支持。
    黔省太需要这样一家大型的制造企业了,为此,甚至不惜亲自下场。
    自七月中旬这场大战开始的时候,就有工作组直接进驻维度新能源公司,与以李文辉为首的公司高层直接对接。
    缺熟练工人,人力资源局根据信息,亲自给黔省在外的打工人打电话。
    缺配件,工业局直接查看全省各家工厂的信息,为维度新能源调配产能。
    量一省之物力,成就如今的维度新能源,这一点都不夸张。
    一切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黔省收获了一家全国第四的电瓶车企业。
    加上平衡车等其他业务,目前的维度新能源年产值破百亿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