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华夏第一代超模;鹅城投资热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在张卿陪伴王组贤闲逛的时候,中华传媒也传来了好消息。
    中传在湾湾打造的组合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上良好的反响,组合名字叫做“小老虎队”。
    香江这边,中传也新签约了一支摇滚乐队,他们的名字叫做“不一样”。
    这支乐队早在83年便已成立,历经数年的风雨漂泊与起起伏伏,最终在竞争激烈的香江乐坛赢得了一席之地。
    加入中传之后,不一样乐队推出了他们的全新单曲——《真的爱你》。
    这首歌由主唱黄佳驹亲自作词作曲,是专门为了感谢始终如一地支持他追求音乐梦想的母亲而创作的作品。
    《真的爱你》一经发布,立即受到了广大听众和家庭的热烈欢迎,并迅速风靡整个香江。
    凭借这首歌,不一样乐队成功地在商业气息浓厚的香江音乐市场站稳脚跟。
    在欧洲畅游了十天之后,张卿与王组贤一同踏上了归程,回到了熟悉的香江。
    与此同时,刘筱莉由于即将临盆,远在欧洲担任模特的妹妹刘晓畅也特地赶回了家乡。
    而这次归来,刘筱莉还带回了她在巴黎结识的新朋友——叶际红。
    作为前世华夏第一代名模,张卿对她的印象可谓深刻至极。
    原本,张卿还计划着今年亲自前往内地观赏她那场令人瞩目的成名走秀表演,但未曾料到,命运的安排如此奇妙,她竟然成为了自己小姨子的好友。
    叶际红,这位出身于哈市富裕商家的女子,小时候便参加过大型模特比赛;这个时期更是早已代表华夏踏上了东南亚、美国以及欧洲等地的众多赛事舞台。
    虽然年龄比刘晓畅小,但是在舞台经验方面可以说是刘晓畅的前辈了。
    刘晓畅与叶际红的相识源自1988年欧洲举行的“世界新模特”大赛;
    在那次比赛中,叶际红一举夺得一等奖的殊荣,而刘筱莉也不错,获得了参与奖。
    前世的张卿仅仅通过照片中的寥寥数帧,便对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赞叹其美貌动人;
    此刻亲眼目睹本人,更是被她惊人的容貌所震撼。
    她的五官精致大气,不仅具备东方女性婉约端庄的气质,还拥有西方人大眼高鼻的魅力。
    无疑,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绝世佳人。
    趁着刘晓畅暂时离开叶际红身旁的机会,张卿果断抓住时机,成功地将她约了出来。
    “早就听晓畅说她姐夫是她见过所有男人里面最帅的一个,如今见到真人,才发现她没有说谎。”叶际红落落大方地说道。
    “叶小姐才是颜值出众,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叶际红摇晃了一下酒杯,嘴角带笑地回应道:“这就是你约我出来的原因吗?看上了我的颜值?”
    看着叶际红娇媚的模样,张卿自信满满地笑了笑:“难道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张卿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是叶际红之前交往过的那些男人都不曾拥有的,她一下子就被张卿深深地吸引住了。
    “听说你在香江有很多产业?”叶际红饶有兴致地问道。
    张卿不以为意地耸了耸肩,笑着回答道:“只是有点小资产罢了。”
    张卿这次定的酒店位于四象城中最靠近海边的玄武城。
    坐在窗户边,张卿指了指四象城和远处的海港城,笑着说道:
    “叶小姐能看见的这些楼,都是我盖得。”
    叶际红顺着张卿的手指看去,对于张卿的印象更为改观。
    自己父亲虽然是哈市的富商,但是与张卿完全无法比拟。
    叶际红笑了笑,她知道张卿说的这些只是他的一部分资产。
    毕竟,兴华集团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大集团,旗下的华娱影业更是与环球影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尽管兴华集团的总部设在香江,但其名声早已传遍各地,叶际红自然也是有所耳闻。
    能够得到兴华集团创始人的赏识和青睐,这无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用餐结束后,张卿巧妙地引领着叶际红登上了楼上的总统套房。
    叶际红在香江尽情畅游数日后,踏上了返回内地的旅程。
    回到内地后,她怀揣着创业的梦想,渴望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
    于是,张卿也陪同她来到深振,并让家办成员协助她创办了一家设计公司。
    1989年的深振正处于农民进城热潮之中,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找不到工作、无处落脚的农民工身影。
    与此同时,还有大批神色匆忙的讨债人穿梭其中。
    正当张卿沉醉于欣赏私人模特秀时,兴华投资的工作人员找到了正在大学宿舍中的史玉注。
    在那个寻常百姓鲜少见到百元大钞的时代背景下,史玉注凭借其别具一格的营销策略,仅仅数月时间内,成功让自己成为了百万富翁。
    他采取的策略是借助广告这种手段,把自己研发的文字排版软件m4601推向全国市场。
    在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史玉注又一次大胆下注,将这一百多万全部投入到广告宣传之中。
    假如张卿没有主动找上门来,那么再过几个月,史玉注将会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千万富翁。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找到了史玉注,此时的他正扛着一箱泡面,在深振大学的宿舍里埋头钻研m6402文字处理软件。
    看到兴华投资的员工出现,史玉注感到十分惊讶;
    香江与他所在之地只隔着一片海域,他当然听说过兴华集团的赫赫威名。
    深振新创立的金山软件据传就是兴华集团旗下的企业。
    当得知兴华投资有意向资助自己的软件时,史玉注并未立刻应允下来。
    因为接受兴华集团的投资,就意味着他必须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分出一部分给兴华集团。
    他深知自己的产品质量卓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硬件和软件更新迭代的速度将会不断加快。
    谁也无法保证市场上不会涌现出更胜一筹的软件产品。
    经过深思熟虑,史玉注最终决定接受兴华集团的资金支持。
    次日,史玉注创立了巨人新技术公司,并全力推广m6401软件,同时即将推出的m6402 软件也备受瞩目。
    巨人公司获得了兴华投资500万人民币的注资,而兴华投资获得了公司50%的股权。
    在深振逗留数日后,张卿对兴华集团在当地的业务进行了一番考察。
    随后,他辗转来到了鹅城。
    1988年9月,一位从事汽车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的美籍韩商金昌源,在美国注册了一家名为“熊猫”的汽车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金昌源就踏上了华夏大地。
    通过香港的友人牵线搭桥,他被特意引荐给了鹅城方面。
    此时此刻的鹅城,眼巴巴地望着南面的深振,那里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又瞧向西面的广舟,标志性的流水线也在忙碌不停。
    鹅城人民无时无刻不渴望着本地能够飞速发展制造业,以实现经济腾飞。
    特别令他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是,如果时光倒流20年,东莞本应属于鹅城;
    再往前追溯30年,深振同样归鹅城所有;
    甚至回溯到180年前,连繁华的香江地区都隶属于鹅城管辖。
    自从金昌源到来后,他便积极与当地相关产业的负责人展开接触,表示将在鹅城大亚湾附近的淡水镇投资兴建一座占地面积达81平方公里、年产量高达30万辆熊猫牌汽车的超大规模汽车工厂。
    不仅如此,金昌源还大放豪言壮语,宣称非常看好鹅城的前景,只要他的熊猫牌汽车工厂顺利建成投产,鹅城必将接替逐渐衰落的底特律,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东方底特律”!
    这个时期的华夏大地,虽然大众桑塔纳的流水线已逐渐实现国产化,但全国范围内的汽车年总产量仍仅有区区3万辆。
    金昌源所提出的30万年产量目标无疑极具吸引力。
    更为诱人的是,他还承诺投资10亿美元,且无需当地政府投入一分钱,亦无需当地银行提供任何贷款支持。
    此外,所有生产出的汽车将全部用于出口贸易。
    双方的谈判进展异常顺利,仿佛丝绸般顺滑。
    12月,双方便急切地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生怕对方反悔。
    鹅城方面担心熊猫汽车变卦实属正常,但令人费解的是,熊猫汽车似乎也表现出同样的担忧情绪,这不禁令鹅城方面感到诧异。
    况且,熊猫汽车提供的合作方案实在太过理想完美,简直就像专程前来援助鹅城一般;
    不仅如此,金昌源还自称乃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之孙,表示此次来华完全代表着两国间的深厚情谊。
    将军之孙这个身份,使得鹅城方面疑虑重重。
    根据时间计算,麦克阿瑟的孙子如今理应才三十几岁而已,然而眼前此人无论如何都不像三十多岁的样子。
    正当众人心生困惑之际,大洋彼岸如约定般准时打来了首笔投资款项——总计2.5亿美元。
    这一下,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质疑声也逐渐小了下去。
    随着六月份奠基典礼的临近,每个人心中都不禁涌起几分期待之情。
    当张卿踏足鹅城这片土地时,整个鹅城都弥漫着一种踌躇满志、激情四溢的氛围。
    早在熊猫汽车进军鹅城之前,张卿就已经安排兴华地产率先入驻鹅城抢占土地。
    待到熊猫汽车的厂房正式破土动工之时,鹅城必将成为投资者们趋之若鹜的热门之地。
    届时,土地价格将在短期内急剧飙升,而位于市中心区域的房价也会从每平方米200元迅速攀升至惊人的1.1万元。
    不仅如此,汽车厂所在地淡水镇的人口也将从现有的两万剧增到二十万之众。
    随着熊猫汽车厂房动工之日的逐渐逼近,媒体们激动地喊出了“80年代看深振、90年代看鹅城”的口号。
    然而,正当鹅城人民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迎接这泼天富贵的时候,一场蓄谋已久且精心策划过的敲诈勒索事件正在各方人士的积极推动下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