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埔东
作者:咕了噶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顶级财阀最新章节     
    90年代的开始,华夏举目望去;
    外面狼烟四起,四周群狼环伺。
    春节过后,长江三角洲这张王牌,终于打了出来。
    春节刚过,张卿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首席贴身秘书洛瑜前往魔都行商。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与市长深入探讨兴华集团在魔都的未来投资计划。
    此时的魔都,浦西的外滩已是繁华无比,但与此同时,仅仅相隔一条江的东岸却宛如乡村一般,只有寥寥几个码头和工厂点缀其间。
    正因为如此,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民谚:“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市长见到张卿后,脸上露出笑容,打趣道:
    “张生此次光临我们魔都,是否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具潜力的投资项目呢?”
    张卿微笑着颔首回应,并转头向洛瑜示意。
    洛瑜心领神会,迅速从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恭敬地递给了市长。
    张卿接着说道:“市长先生,魔都作为华夏首屈一指且至关重要的工商业大都市,我坚信下一个发展浪潮必将降临此地。”
    他的话语充满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魔都美好的未来。
    市长不可思议的看了一眼张卿,他有些怀疑张卿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那位在魔都过春节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在上面决定开发魔都、开发埔东、成立特区,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渠道知道。
    更别提远在香江、满世界乱跑的张卿了。
    不过市长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来,只是笑了笑说道:
    “张生不愧是港商第一,实不相瞒,上面确实提出了开发埔东的调调,但是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落实,还是要看上面的意思。”
    张卿知道市长说的是什么意思。
    开发埔东,意味着要将魔都现有的工商业格局彻底打乱,将经济中心转移,将各种利益进行重新分配;
    这是一件触碰别人蛋糕的事情,所以想要一下子通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前世,成立保税区的时候,开发者们想要在这里筹备建立一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
    以前,外伤贸易公司只能通过代理,才能与国内的贸易公司进行贸易;
    所以那时候在这类代理贸易的进出口公司工作,家里没有一定的背景是进不去的。
    而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建立之后,外资企业就可以绕开这些代理贸易公司,通过保税区设立的进出口市场平台,直接与国内市场开展贸易;
    这就动了一部分热内的蛋糕。
    所以筹备生产资料交易市场这件事情遭到了极大地抵触。
    不过张卿也不着急,6月份正式文件才会下来,这次来只是定下自己的投资基调。
    “市长先生,开发魔都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华夏人,我热切的希望看见国家变大变强,我也愿意在此过程中尽一份力;
    如果魔都开发真的能够确立下来,我想我愿意拿出最少一百亿美元出来投资建设新的开发区。”
    “夺少?”市长有些吃惊。
    张卿再次重复了自己的话,接着说道:
    “兴华集团当前的业务领域相当广泛,不仅涵盖了金融、进出口贸易等传统行业,同时也深入参与轻重工业加工以及高科技产业等前沿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至少在我个人看来是相当出色的。如果有机会的话,兴华集团非常乐意与魔都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蛟龙系列电脑在华夏市场异常火爆,众多地区纷纷向位于深圳的兴华电脑集团下达了大量的官方订单。
    面对张卿所提及的一百亿美元,市长其实并不质疑他是否真的能够拿出这笔资金;
    要知道,兴华集团早已成为魔都最为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
    无论是早期的沪嘉高速公路建设,还是后续的运10合作项目,兴华集团在魔都的投资额已不下于30亿美元。
    市长只是感觉到无比震惊和难以置信。
    这些年以来,华夏吸引了众多的外商前来投资,港商也不在少数,但没有一家能像兴华集团这般财大气粗。
    每次出手都是数以亿计的美元投入其中;
    尽管这些项目都会给兴华集团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但在当时的人眼中,张卿所做的每一次投资都充满了巨大风险;
    外界最初对于兴华集团的评价更是充斥着各种质疑之声:有人说这完全就是异想天开,还有人觉得他们太过激进且毫无眼光。
    然而,张卿却毫不犹豫地选择投资华夏、投资魔都,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着实让所有人感到匪夷所思。
    毕竟在那个时期,放眼整个世界舞台,华夏并非国际投资者们心目中的首选目标。
    毕竟这个时候,放眼全球,华夏并不是国际投资者的第一优选目标。
    能够大把捞金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隔壁就有一个。
    兴华集团仿佛真的就像它取的名字一样,是为了兴华而来。
    张卿并不知道市长此刻内心正经历着什么波折,但是张卿之所以重点点出兴华集团的那四块业务,是有特殊目的的。
    埔东开发主要围绕着三个先行策略,初期的重点是三个功能区的建设,即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
    再加上后来的第四个功能区,张江高科技园区。
    四个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很明确,一个搞金融,一个搞出口加工,一个搞自由贸易,一个搞高科技产业。
    与陆家嘴一江之隔的外滩原先就是金融集中地,等到陆家嘴发展起来后,就会和老市区连成一体,组成一个金融、信息中心。
    金融上去了,整个城市也就活了,资金也就有了,这也是埔东新区开发建设最显着的特点之一。
    金桥出口加工区计划建立一个华夏唯一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开发区;
    此刻的华夏,出口的产品比较粗糙,且以纺织、轻工业产品和土特产为主;
    产品结构差,附加值低。
    因此汽车产业将成为金桥出口加工区的支柱产业;
    而在欧洲那边,通过红苏方面的关系,张卿成功将势力延展到了东德。
    东西德合体在即,张卿已经取得了几家汽车公司的控股,目前正将目标放在蔡司、西门子、aeg、霍希、奥迪和宝马的身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东西德正式合并之前,张卿将取得这些工厂和公司的控制权。
    张卿计划到时候将在金桥出口加工区完全复刻德国的工厂。
    到时候金桥出口加工区将完成升级换代,成为高端产业链的一部分,参加到国际产业链的构成。
    等到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后,张卿将把一些受到地域限制的比如华积电搬过来,同时在魔都建立asml的总工厂,逐渐将光刻机产业链搬运回来。
    张卿粗略的和市长讲解了一些并没有对外公开,但是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生物医药领域、发动机等领域。
    听完后,市长的小心脏砰砰乱跳,此刻的他对于张卿的印象发生了完全的改观。
    从爱国的金融大鳄变成了爱国的超级巨鳄;
    这样的人当然要想办法把他留在魔都。
    于是市长也决定跟张卿摊牌了,将目前魔都的一些准备落实的规划说了出来。
    听到市长说虽然有心在这片土地上规划出一座伊甸园,但是资金实在是个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张卿给市长提出了一个参考方案。
    那就是通过利用土地空转来实现资金的筹备。
    可以先通过上国投先开出一张支票,然后以这张支票交给具体的开发公司;
    开发公司利用这张支票向国土局购买土地,土地局再把这张支票上交给财政局;
    这样就完成了土地空转。
    这样的方式在后世司空见惯,但是这个时候能够想到利用土地转运产业发展并没有多少人。
    张卿的提议让市长眼前一亮,对张卿的方案表示了认可。
    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洽谈后,张卿与市长达成了共识;
    因为张卿的特殊性,兴华集团将在魔都成立七大独资企业;
    包括兴华投资、兴华地产、兴华证券、兴华基建、兴华贸易、兴华重工、兴华科技。
    翌日,兴华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达利安银行、红杉投资银行、橄榄银行、日环银行七大国际银行的代表也在张卿的引荐下,见到了市长。
    经过再次洽谈后,张卿掌控的七大国际银行将在即将成立的陆家嘴金融区开设华夏地区总部。
    张卿的积极,给市长和前市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竟没有人不喜欢撒币的人。
    市长带着兴华集团和张卿的消息,来到了京城。
    将张卿的土地空转的想法顺势提了出来,得到了认可。
    得到兴华集团如此的鼎力支持,让大家觉得信心倍增;
    成立新的开发区的决心也彻底立了下来。
    张卿从魔都离开后,回到了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