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发展方向
作者:北风的雪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最新章节     
    对于此事徐庶早有腹稿,站起来说道:“启禀主公,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如今扬州刺史陈温乃一腐儒,垂垂老矣,无权谋,无勇略,无守土之力。主公可兴兵沿长江顺流而下,夺取扬州。”
    韩玄点了点,他曾在庐江郡做过太守,虽不成功,但还是有些人脉。
    徐庶继续说道:“占据扬州后,便可挥师沿长江、沔水西去,夺汉中、巴、蜀之地。益州为天府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
    “说得好!”韩玄猛地一拍大腿,神色中满是兴奋。
    一旁蒯越听得也是两眼放光,如痴如醉。
    如此一来,韩玄便可占据荆、杨、益三州,至于交州更是唾手可得,如此一来占据四州之地,天下三分之一入手。
    徐庶继续说道:“拥南方四州之地,携百万军众,总揽四方英雄。待时机一到,可兵分三路。一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占据长安、洛阳。另一路,率领扬州之兵,过长江,剑指徐州。而主公可亲率荆州之兵,占据豫州,夺取中原。如此一来,霸业可成!”
    “妙哉,妙哉,元直之言,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啊!”韩玄大笑道。
    关于日后如何发展,他早已和徐庶讨论过多次,只是如今方才确定下来。
    随后三人又敲定了些,接下的的其他事情。
    直至夜幕降临,徐庶与蒯越这才告辞。
    韩玄来到书房,点上烛火。
    时间尚早,他并无困意,而是坐下来处理一些公务。
    他最近要新建一些战船,训练水师,是一笔不小心的开销。
    除此之外,韩玄还要建设一座医学院,韩玄将此定在江陵城内西南角的空地处。
    那里有一大片空地,刚好可以盖起几栋阁楼,用来安置前来求学的医者。
    如今天下大乱,韩玄名下的炒茶与凤凰醉的生意变得不好做,时常有商队失踪,而且与河北甄家的联系也已经断了。
    原本日进斗金的生意,如今也仅仅只是在附近州郡贩卖,这让他有些财力不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天下初乱,局势不稳,随时都有诸侯消亡、诞生。
    好在荆州的赋税,他可以完全留下,不用在上缴朝廷,因此缓和不少。
    如今水镜书院也算是发展起来了,有司马徽、宋忠和蔡邕坐镇,外加留下的太学生,书院内足有千人。
    这些人都是为了日后,能让韩玄更好的选拔人才、官吏。
    明日天气不错,趁此时机赶去看望一番吧,趁此也好确立一下荆州官学事宜。
    想到这,韩玄将灯熄灭,回到主卧抱着自己的娇妻,沉沉睡去。
    清晨的曙光微微洒落,天边逐渐泛起一抹粉红色。
    韩玄坐船行驶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偶尔能够听见零星几声鸟鸣。
    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丝丝花草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来到到了水镜书院,此刻学子们已入讲堂晨读,由于有着竹纸与印刷术,每位学子手中都握有书籍,一片奋发向前,孜孜不倦的态度。
    来到后方的杏坛,此时正值二月末。
    杏花盛开,灿然如火。
    走在杏林之中,花香四溢,花影摇曳,似锦如霞,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突然,前方响起了一阵悠扬的琴声,好似泉水般清脆动听,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醉神迷。
    来到杏坛,此刻亭子内正围坐着六个老者,一旁蔡琰也在此,正在一旁抚琴。
    她看到韩玄的身影,不由得心神恍惚,一个音符弹错。
    厅内的蔡邕疑惑的看向自己女儿蔡琰,也刚好看向从杏林中走出的韩玄。
    “在下没有打扰诸位前辈吧!”韩玄先是向蔡琰微微颔首,随即向亭内五人行礼。
    “韩使君坐拥荆州,不忙于政务,怎来此处?”蔡邕语气有些不好,毕竟韩玄把人带到荆州,结果数月未曾露面。
    “丈人勿恼,您在这书院可还舒心。”韩玄立马赔着笑脸说道。
    “哼。我可不敢与你攀亲戚。”听到对方这个称呼,蔡邕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家伙竟然拐走他的女儿,害的他当初为此伤感不已。
    “好了,伯喈。韩使君今日来此,必然是有重要之事。”宋忠连忙打圆场,邀请韩玄入席。
    “恩师、祖父。”韩玄先是向司马徽与韩嵩二人行礼。
    亭子内的六人分别是司马徽、韩嵩、庞德公、宋忠、蔡邕,还有一位韩玄并未见过,连忙询问道:“敢问前辈如何称呼?”
    宋忠在旁介绍道:“这位是吾之好友,綦毋闿,字广明,经学大家。”
    韩玄虽未听过,但也连忙见礼。
    “诸位,董卓乃西凉匹夫,不通儒学,焚烧兰台,摧毁太学。致使文化凋敝、百学皆灰,乃至人心丧乱。”韩玄一脸悲痛道:“每每想到此处,便心如刀绞,五内俱崩。”
    “董卓之罪,不亚于王莽。”司马徽想起,当初王莽末年,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致使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韩嵩、庞德公、宋忠、綦毋闿四人连连附和。
    蔡邕低头沉思,并未言语。
    韩玄见此继续说道:“好在上天眷顾,吾赶至兰台,救出大量尚未被焚毁的书籍,这才使得经典尚未绝迹。”
    “韩使君之功,必将流传古今,为天下儒生所传颂。”庞德公点了点头,面露喜色道。
    蔡邕闻言面色平和许多,不复之前那般阴沉。
    “如今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穷兵黩武,不修学术。”韩玄继续说道:“我欲要在荆州,重立官学,博求儒术,以教化稳定人心,聚四方名士鸿儒,使荆州成为天下文化学术之中心。”
    “吾先替天下儒生,谢过使君。”宋忠、綦毋闿二人闻言,当即感动的就要下拜。
    “两位先生请起,万万不可啊!”韩玄连忙扶住二人,这大礼他可受不住。
    “诸位先生,可愿留下相助在下?”韩玄邀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