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集 四路合兵
作者:1v3高干穿越   生子h2v1温沉月最新章节     
    残阳如血,征尘弥天。

    王匡一战而败,自顾率领残部逃走,不顾廉丹生死存活。

    廉丹身陷重围,一直战至天晚,不能突出重围。回首左右,止有数百士卒相随,亦各都带伤。廉丹遂解印绶符节,付予身侧偏将,说道:此国之重器,不可落于贼手。

    偏将:将军此是何意?

    廉丹:我知你骁勇,务必杀透重围,去寻王匡,将此印交还朝廷,表我忠心。

    偏将:将军何必丧气至此?末将等便是拼死,也可保将军突出重围,整军再来。

    廉丹叫道:休得多言。王匡小儿可走,吾不可也!

    偏将不敢违拗,遂纳印绶入怀,自领一支人马,寻敌间隙而出。

    廉丹为吸引敌军,掩护偏将突围,复又上马,直入敌阵冲突,高呼酣战。

    董宪见敌将悍勇异常,高声喝令:众将退后,弓手放箭!

    叛军闻令齐退,闪出一片空地,只留廉丹在内。又听弓弦铮铮,箭落如雨。

    顷刻之间,廉丹身中数箭,血透征袍。胯下战马长嘶一声,中箭跌倒,将主人掀落在地。廉丹抛弃长枪,拔出佩剑继续拼杀,终于力竭战死。

    董宪高呼:官军听着!你主帅已亡,何必拼命?降者免死。

    当时官军阵中,只余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余名部将。眼见主将毙命,双目皆赤,相互勉励,齐声大叫道:廉公已死,吾谁为生!

    于是持兵再战,皆都战死。夜幕降临,战斗结束,十万官兵全军覆没。

    旷野之中,一支残兵打马飞奔,为首者正是那员官军偏将。冯衍赫然便在队伍之中,随那偏将趁乱杀出重围。奔逃途中,寻隙离开队伍,流亡逃命,终至河东隐居。

    官军战败消息传至长安,王莽大惊失色,不知所为。

    时有国将哀章,即是前番献符命助王莽篡汉,因功得封侯爵者,此时复大起忠君报国之念,出班上奏:臣愿请领一支军马,前去平定山东之乱。

    王莽:壮哉,贤卿。实可谓家贫出孝子,板荡识忠臣。准卿所奏!

    遂遣哀章引领二万军马,即刻出京赶往山东,跟太师王匡合兵再战。

    又遣大将军阳浚,去防守敖仓;再命司徒王寻,统领十万人马驻扎洛阳,坐镇南宫;复命大司马董忠,在北军中垒营地训练士兵,演武备征。

    大司空王邑在朝伴驾,兼理三公职务。

    镜头转换,按下王莽在长安调兵遣将,准备与义军决一死战不提。

    南阳郡白水乡,有一位顶天立地英雄出世,起兵反莽,正是将来光武帝刘秀。

    字幕: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西汉建平二年,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宫中。

    画外音:当初汉景帝时,封其子刘发为长沙定王。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戴侯刘熊渠,刘熊渠生考侯刘仁。刘仁因嫌长沙地势低下,气候潮湿,奏请朝廷改封自己到南阳郡白水乡,遂与宗族迁居于此。刘仁死,子刘敞继承爵位,正逢王莽篡位,封国撤除。舂陵节侯刘买幼子刘外为郁林太守,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娶湖阳樊重之女为妻,生有三子:长为刘縯字伯升、次曰刘仲无表字、三名刘秀字文叔。

    刘钦生性豪放,兼且素怀大志,可惜寿命不永,中道早亡。

    刘縯三兄弟幼年丧父,由是家道中落,皆由叔父刘良抚养。

    刘縯性情刚毅,慷慨有大节。自从王莽篡夺汉政,时常愤愤不平,心怀光复汉朝志向,不经营家产,反卖田宅,用来结交天下英雄俊杰。

    刘秀生得鼻梁高耸,额角隆起,相貌非凡,但却性格勤勉,爱好种田。刘縯常常讥笑幼弟,将其比作高祖刘邦次兄刘仲。每闻兄长讥嘲,刘秀总是笑而不答。

    刘秀另有长姐刘元,嫁予新野县吏邓晨为妻,夫唱妇随,甚是相得。刘秀曾随姐夫邓晨拜访穰县蔡少公,是为县中最善相术者。

    少公闻听眼前少年名唤刘秀,将其仔细相了一相,心中暗暗称奇;又忽然想起二十年前所盛行图谶,于是笑道:我年轻时在长安曾闻谶语,道是“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是说刘秀当作天子。其应于国师公刘秀乎?

    刘秀笑答:国师原名刘歆,其为应谶而改名。某本名刘秀,焉知不是应于我身哉?

    在座诸宾闻此,只当巧思妙对,皆都哄堂大笑。只有邓晨怦然心动,暗自欢喜。

    镜头闪回。时有宛人李守,嗜好研究星历谶记,担任新朝宗卿师。

    李守深知新朝社稷不永,尝谓其子李通:符命有云:刘氏当兴,李氏为辅。

    比及绿林、新市、平林兵起,南阳骚动。

    闪回结束。李通从弟李轶,外出经商,闻说前途皆被义军截断,于是中道而返。回至宛城,来见从兄,叙述途中见闻,言语间眉飞色舞,兴奋异常。

    李通笑问:既是道路中断,生意必致亏损,贤弟却因何喜形于色?

    李轶压低声音道:今四方扰乱,汉当复兴,以应符命,不是我兄常预言之乎?弟详观南阳宗室之中,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

    李通笑道:贤弟之言,正合吾意也!

    李轶:天意使然,事有凑巧。兄知我回城之时,遇到何人?

    李通:未知也。贤弟不需哑迷,且说究系何人?

    李轶:小弟正驱车进城,适见一人正于宛城卖谷,丰彩俊逸,非同常人。弟上前借口问价,与其攀谈,谁知彼人正是南阳刘秀,字叔和,汉景帝阁下玄孙也。

    李通:既是如此,何不请来家中相见?

    李轶:好叫兄长喜欢,弟已将其连同稻谷带回,见在门外。

    李通:何不早说,令贵人在门外久候?快快随我出府相迎!

    李氏兄弟相随出府,见刘秀站立门首,不急不躁,气势俨然,神定气闲。于是以礼相待,迎入厅堂,各道姓字家世,互称久仰。

    李通忙令家仆排摆酒宴,盛陈佳肴,以待贵客。

    刘秀谦让不过,只得客随主便,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三人落座,先是客套一番,继而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继而投机入巷,面红耳热,情若兄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笑态可拘,进入半酣。

    李通见时机已到,遂支开家仆,命皆到院中廊下伺候。李轶再敬酒一杯,因具言途中所见,以及谶文之事,状态神秘。

    刘秀早知其意,笑道:尊兄所言,莫非“刘秀当为天子”之谶乎?

    李轶一惊,继而哈哈大笑。

    于是三人心照不宣,遂于席上订盟,密相约结,商定大计。

    刘秀亦胸怀大志,只性格沉毅,不如其兄张扬而已。所谋既同,遂倾心相交。

    李通:若依小可之计,我等可于立秋那天,材官都试骑士之日,劫持前队大夫甄阜,以及属正梁丘赐,以其二人号令大众,举兵造反。叔和兄以为如何?

    刘秀:此计大妙。我回南阳,便即说明我兄,一同起事便了。

    计议已定,酒罢席散。三人遂分为两路,李轶与刘秀还归舂陵,举刘氏宗族子弟举兵相应;李通自于宛城率领家兵,预备劫持甄、梁二人,照计行事。

    镜头转换,单说刘秀回到舂陵,将李通之计告于二兄。

    次兄刘仲未曾表态,长兄刘縯立表赞同,遂召子弟豪杰,与众人计议。

    刘縯:今王莽暴虐,百姓分崩;又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天亡之时。我等何不趁此光复高祖之业,以定万世之基!

    众宗族皆因王莽篡汉失爵,哪个不恨?由是哄然称是,无不赞同。

    于是刘縯分遣亲客,各还于诸县起兵,自发舂陵子弟出门。

    宗族亲客还至家,传令子弟,准备起义。诸家子弟闻说造反,大都恐惧,皆都藏匿不迭,并且互相传告:伯升为此大逆大事,必陷杀我全族!

    正纷乱间,忽见刘秀身穿绛衣,头戴峨冠,行于队伍之前。

    诸家子弟见此,复皆惊喜,又传语道:此谨厚者亦复为此事,则无有不成者也!

    乃稍自安,纷纷出离家门,加入行伍。

    刘縯检点部众,见共得子弟七八千人,于是大喜,对众人说道:当年楚霸王项羽,以八千子弟兵西向,破釜沉舟,一举灭秦。彼亦人也,我等有何不能?

    部众闻此,群情激昂,齐声答道:我亦人也,何所不能!

    刘縯见众心可用,于是当众宣布起义,部署宾客,分派官职,自称柱天都部。三弟刘秀为兄长臂助,时年二十八岁;至于次兄刘仲,充数而已。

    镜头转换,宛城县中。

    当舂陵起事之日,李通在宛城未及发动,其事已泄,被官府发觉,差人缉拿。

    李通提前得到信息,不及回家,急越城逃亡远走,得以活命。其父李守及家属却不及逃走,皆被官府缉拿入狱,审明罪状斩首,亲戚连坐而死者,六十四人。

    刘縯闻说李通事败,吃惊非小。但当时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遂使族人刘嘉,往说新市、平林两部义兵统帅王凤、陈牧,约同合兵西击长聚。

    王凤、陈牧皆都同意,由是兴兵大举,进屠唐子乡,诛杀湖阳尉。

    义军首战告捷,然后纵兵掠夺。后因军中分赃不均,新市及平林部众恚恨,反欲进攻刘氏宗族,掀起内讧。

    刘秀见此情状,急命收敛宗人所得财物,悉与新市及平林部众,自己分毫不取。王凤及陈牧部众乃悦,于是复又同心协力,挥师进拔棘阳。

    便在此时,李轶、邓晨皆率宾客部曲,前来相会。

    镜头转换,荆楚之地。

    新朝大司马严尤与副将陈茂率领官军,正激战南郡,进剿下江义军。

    严尤文武双全,善会用兵,以步步为营战法,分进合围,一举打败下江义军。然后挥师北上,平灭南阳民乱。

    下江兵首领成丹、王常、张卬等人不敌,趁机收集逃散,率残部退入蒌谿,随后进入钟县、龙县一带活动。在此招兵买马,队伍逐渐恢复到数千,声势复振。

    王莽闻报,复诏命荆州牧,率军往剿下江兵。

    成丹、王常、张卬率部,与官军在上唐展开大战。

    荆州牧只是一介文官,不谙军事,因此一战而败,退回荆州。下江义兵缴获军械钱粮无数,由此实力大增,乘势北上,进驻宜秋。

    十一月,太史上奏天子,有星孛于张宿。

    镜头转换,复说刘縯。自从攻拔棘阳,又得李轶、邓晨来会,刘縯自觉势力大壮,意气风发,便引舂陵军进攻南阳郡治宛城,挺进到小长安聚。

    刘秀审视敌我兵力,劝谏兄长:宛城墙高池深,又有重兵把守;我舂陵子弟军并无攻城之械,不如先经略新野,待机而进。

    刘縯刚获大胜,不肯听从,命令继续挥师北上。

    前队正行之间,适逢宛城守将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率军来迎。

    两军相遇,就此交战。当时大雾迷漫,刘縯所率舂陵军不明此处地理,大败溃散。

    因对面难辩敌我,诸将各不相顾,刘秀单骑逃命。奔出三十余里,浓雾始散,途中遇到胞妹刘伯姬,披头散发,徒步而奔。由是兄妹共乘一骑,继续奔逃。

    正向前行进,又遇次姐刘元,带同三女,亦是徒步而逃。

    当时大雾将散,刘秀看清前面奔逃者正是二姐,遂在马上疾呼,唤其火速上马。

    刘元见兄弟与小妹同骑共乘,不肯上马,挥手叫道:一马三乘,如何逃脱?况有三女同行,焉能抛弃。你二人速逃,无法救我,休要俱死!

    刘秀闻听追兵呐喊声已近,只得挥泪策马狂奔,带同伯姬逃离险地。

    刘元与其三女终被追及,都被官军诛杀。

    画外音:舂陵军小长安聚大败,刘仲及婶母皆都遇难,诸从弟皆亡于乱军之中。刘姓宗族死于此战者,约有数十人之众。刘縯收集残众还保棘阳,检点人马,所剩不过千余,且置于甄阜大军包围之中。当时全城一片哭声,更无一线生机。

    便在此时,李通一路逃难,辗转来至棘阳。乃与从弟李轶及刘氏兄弟相会,执手唏嘘不已,庆幸劫后余生。

    刘縯率先止悲,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商量下步行止。

    刘縯:我方新败,无力再战。倘官军复至,如其奈何?

    李通:我闻王匡、王常所率绿林军,正屯驻平氏宜秋,不如与其联合,共抗官兵。

    刘縯:是为善策。不知谁愿为使,前往宜秋绿林军大营,约盟联合?

    刘秀:小弟愿往。

    刘縯:那就辛苦贤弟,于路小心。

    刘秀:兄长放心,静候佳音便了。

    于是带领五十名子弟,出城而去。

    镜头转换。复说甄阜、梁丘赐二将,一战获胜后声势大振。于是乘胜挥师南进,尽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潢淳、临水,阻两川间为营。

    甄阜:传我军令,断绝后桥!

    梁丘赐:却是为何?

    甄阜:公岂不闻当年霸王破釜沉舟,及韩信背水之战乎?我断绝此桥以示三军,若不尽灭舂陵贼兵,绝无还心也。

    梁丘赐:将军有气吞山河之志,此番灭贼必矣。

    镜头再次转换。刘秀赶到宜秋,搬请新市、平林两路绿林军往救棘阳。然而绿林军众位头领闻说官军势大,各欲解去,不敢与之对敌。

    刘秀早闻下江兵首领王常甚为贤能,遂夜入其帐,说以合纵之利,分兵之害。

    字幕:王常,字颜卿,鄠县人,汉成帝时移居颍川郡舞阳县。

    画外音:王常尚侠好义,长大后因为弟报仇,隐名逃亡江夏。加入绿林军后,被王凤任命为副将,攻打邻近各县,多立战功。地皇三年,因绿林山爆发瘟疫,乃分兵出山,与成丹、张卬进攻南郡兰口,号称下江兵。后于上唐乡大破荆州牧所率官军,用兵得当,身先士卒,故为全军将士钦仰,谓曰贤能之士。刘秀知其大名,遂夤夜来见。

    王常:早闻刘氏昆仲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刘秀:不敢。秀亦早闻将军豪侠过人,今日得见,胜似闻名。

    王常:你我之间,毋须客套。未知公子远来,所为何事?

    刘秀:愿与将军联手,共抗莽军,同谋大事。

    王常:近闻官军新破舂陵之众,势大难敌;某欲引兵远遁,暂避锋锐,不亦可乎?

    刘秀:公言谬矣。岂不闻战国末期,齐国避秦之事乎?何能避之,终被秦灭而已。

    王常:若依公计,则当如何?

    刘秀:我有八字,惟公详之。

    王常:未知哪八字?

    刘秀:合纵则存,分崩则亡。

    王常大悟,击案赞道:善哉,好一个合纵则存,分崩则亡。王莽残虐,百姓思汉。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某必为公前驱,以辅大业。

    刘秀大悦,离席施礼:将军明见!若大事能成,我兄弟岂敢独飨其功哉!

    遂与王常深相结交,排摆香案,焚香约盟,告辞而去。

    王常送走刘秀,还归大营,便将与刘秀约盟之事,具向成丹、张卬等众将言之。

    成、张二将自负己军强大,人数远众于舂陵残兵败卒,本来甚为轻视;今闻王常私自与刘秀约盟,皆都大为不悦。沉吟良久,成丹率先开口。

    成丹:大丈夫既起义创业,当各自为主,何故受制于人,替他刘氏兄弟效命!

    诸将帅闻罢,纷纷点头称是。王常因见诸将帅皆在,乃趁机剖析其理,晓谕众人:

    王常:诸公所论非也,且听某一言。往者成、哀二帝衰微无嗣,太皇太后王政君信用外戚,故此王莽得以承间篡位。既有天下,而政令苛酷,大失民心。百姓讴吟思汉,故我等因此得起。民所怨者,天所去也;民所思者,天所与也。凡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以秦、项之势,尚至夷覆,况我等布衣相聚草泽?以此行之,灭亡之道也。今南阳诸刘起兵,天下仰之。某观刘秀深计大虑,具王公之才,与之并合,必成大功,此天所以祐吾属也。

    成丹闻此,默然无言以对。下江诸将虽都倔强少识,然而素敬王常,均服其论。

    张卬思索片刻,便问诸将:颜卿高论,公等以为如何?

    诸将听出话外之音,哄然说道:若非颜卿将军,我等几乎陷于不义。愿敬受教!

    成丹、张卬见众人再无异议,即从王常之策,引兵北向。

    地皇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下江兵赶到棘阳,与舂陵兵会合。次日新市兵、平林兵亦先后赶到,四家合兵,诸部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刘縯大喜,乃于棘阳城外大飨军士,设立盟约,休卒三日,将三路义军分为六部。

    三十日,军队秘密行动,乘夜出发,攻取蓝乡,将甄阜所留军资全部夺获。

    时当旧年除夕,义军联合出击,南阳郡官军正在庆贺新年,俱都不知。

    次日清晨,已是地皇四年,正月初一。

    寅末卯初,朔风突起,气温陡降,天空中扯棉断絮,飞起片片雪花。不到半个时辰,地下已是银妆素裹,积雪盈尺。

    成丹见此情状,约集张卬、王常等人,一起来见刘縯,同贺新岁。

    刘縯见诸将来得齐整,微感讶异,让进大帐,叙礼落坐,笑问:昨日大战方息,今晨又降大雪,诸公不在帐中休养元气,如何起这般早?

    成丹:我等相约前来,一为向将军称贺新年,二为众军求发棉衣,以御此严寒耳。

    刘縯大笑:昨日大胜,缴获军资无数,棉衣尽有,着即发放。至若庆贺新岁,成公不说,我倒差些忘却。也罢,我这便命在大帐排摆酒宴,与诸公共度新春;并开府库,发放牛酒,犒赏六军。诸公以为如何?

    成丹拱手:既是刘公如此安排,我等恭敬不如从命!

    众人听罢,齐声大笑。忽见一人排班而出,叫道:诸公且慢,我有话说。

    诸将吃了一惊,注目看时,见那人正是王常。

    刘縯:王将军有何高见?

    王常:末将不才,只问一句,诸公欲在此庆贺新春佳节,未知官军此时在做何事?

    诸将闻罢,面面相觑,不知其意。

    刘秀忽然叫道:也在呼卢畅饮,欢度春节!

    王常:则我何不趁此大雪,到官军大营作客,凑个热闹?

    刘秀:因其酒菜,不费我等一文,有何不可?

    刘縯、成丹、张卬与诸将顿时醒悟,一起抚掌大笑。

    于是下令召集四路六部义军,传餐饱食,轻装出发,便趁漫天大雪,向官军临水大营疾行。巳时三刻,官军大营已在眼前,营中欢饮之声,隐约可闻。

    刘縯一声令下,六部义军同时发动,纵骑冲入官军大营,放手砍杀。

    官军毫无防备,人不及甲,马不及鞍,只有伸颈就戮。战至午末未初,屠杀结束,义军取得完胜,阵斩甄阜、梁丘赐,杀其士卒二万余人。

    其余残兵败将,趁雪突出重围,逃入南阳城中,具本上报朝廷败状。

    王莽闻报,大惊失措:不料这些草寇蟊贼,如此猖獗!

    于是下诏:急调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率军自荆州北上,进剿诸路叛贼。

    二将领旨,引军急趋向北,兼程而进,打算抢在义军之前驻防宛城,复夺南阳郡。

    未料刘縯早就料到此步,已经排布重兵于淯阳,统率四路联军,列阵以待。

    官军赶到,人困马乏,发现落入对方埋伏,为时已晚。严尤只得下令列开阵势,与陈茂分兵对敌,由此便在淯阳平野,再次展开会战。

    两军对垒,刘縯深怀报仇血恨之志,陈兵誓众,自焚积聚,再破釜甑,鼓行而前。

    旗帜如海,剑戟似林。

    三通鼓罢,刘縯一声令下,号角长鸣。舂陵刘氏子弟兵皆以必死决心,必胜勇气,伴随如雷战鼓号角之声,发起全军冲锋。

    严尤也不示弱,同时下令擂鼓鸣号,正面对敌。

    于是便在淯阳城下,两军各施雄威,展开激战。

    起义军以一当十,愈战愈勇,四路并进,只一个冲锋,便斩首三千余具。

    官军由是大败,严尤与陈茂奋力杀出重围,引残部逃入宛城,坚守不出。

    义军乘胜追击,将宛城团团包围。

    经过此战,舂陵军大显神威,刘縯自称柱天大将军,从此威名远扬。

    探马飞奔长安,报说官军败讯。

    王莽闻报严尤败于刘縯,方始重视此位汉室遗类,遂下诏公开悬赏:凡杀死刘縯者,奖励食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并赐上公官位。同时下令长安官署及天下乡亭门侧堂上,一律画上刘縯图像,每日令士卒射之,以泄仇恨。

    诏令下达,有司官吏闻风而动。为搪塞天子追问,以至胡乱下令,命人只要随便擒拿貌似刘縯平民,便即游街示众,然后杀之。

    王莽知道下属是在杀良冒功,却也懒得究问。以后每闻刘縯名字,便即寝食不安。

    当时青、徐盗贼虽有数十万人,但无文书号令,甚至并无军队组织,犹如一片散沙。至闻舂陵兵淯阳大捷,遂都自称将军,始敢攻城掠地,传递文书,声讨王莽罪恶。

    时在平林兵营之中,有舂陵戴侯刘熊渠曾孙刘玄,被部众拥戴,自称更始将军。

    四部联军兵围宛城之时,义军已有十余万人,声势浩大。淯阳大捷之后,诸将议论,欲立汉朝刘姓皇族为主,以便顺从众意。南阳豪杰与下江帅王常等主张立刘縯,而新市兵、平林兵将领乐于放纵,害怕刘縯威武严明,便欲抢先拥立刘玄。

    王匡、王凤、张卬等人计议已定,便以更始将军名义会聚四路军马首领,并将刘縯从前线军营召回,会议推举汉室宗亲为帝。

    刘縯已知王匡等人已有既定方案,由是说道:各位将军要尊立刘姓皇族,是对我舂陵刘氏厚爱,幸何如之!然今赤眉军在青、徐崛起,拥数十万众,若闻此讯,恐必亦拥立刘姓皇族为主。则王莽未灭,而刘姓皇族互攻,将使天下疑心,自相损害,非善策也。且舂陵距宛城不过三百里,仓猝称帝,必为天下攻击目标,使后来者承我之衰,亦非上计。不如暂且称王以发号施令,足以斩将服众。如赤眉立贤,我可归之,则绝不夺我爵;若赤眉未立,则我消灭王莽,收服赤眉,然后称帝,未为迟也。

    此一番话说出,义正辞严,攻守兼备,舂陵、下江军诸将闻之,齐都称善。王匡等人虽怀私心,欲立刘玄,却也无辞以对。

    便在此时,一人推案而起,勃然大怒,起身拔剑,砍击地面,口中叫道: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

    众人看时,见那人正是绿林军元老、新市军创始人、下江兵统帅张卬。

    新市军、平林军、下江军诸将闻此,恍然大悟,皆都哄然赞成,必要拥立刘玄为帝。

    字幕:刘玄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代,刘秀族兄。

    画外音:因弟弟被人杀害,刘玄始交宾客,欲为弟报仇。后因宾客犯法,刘玄避开官府抓捕,从舂陵逃到平林。地皇三年七月,王匡等率绿林军进攻随州,平林人陈牧、廖湛聚众响应,号为平林兵。刘玄前往投奔陈牧,担任安集掾。当时刘縯、刘仲、刘秀三兄弟也在舂陵起兵,后与各部会合,由是与族兄刘玄各属一军。

    刘縯见张卬出头,鼓动众将,必要立刘玄为帝,不由大怒,还要据理力争。

    三弟刘秀当时在其身后,便以足尖轻轻促之,低声道:兄长且自忍耐。你不见绿林众将对我舂陵子弟,以五比一?如起内讧,祸患不小。

    刘縯恨恨,遂不再言。

    镜头转换,二月初一,淯水河畔。

    诸路义军首领在淯水畔沙滩中设置坛场,遵奉刘玄登极称帝。

    刘玄举步登坛,面向南方站立,接受群臣朝拜。因自知毫无功劳,感到羞愧,满脸流汗,只举双手,示意众人平身,口中却说不出话来。

    王匡见此,心中焦急,遂派郎官上坛教之。

    刘玄鹦鹉学舌,根据郎官所教,一递一句:兹尔众卿,奉我为帝;推翻莽新,复我汉室。朕奉天承运,代天宣旨,今建国号,仍为大汉,年号更始。诏命大赦天下。

    王匡率众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玄:帝国既立,当封拜有功之臣。兹任命,皇从叔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王常为廷尉、大将军,成丹为水衡大将军,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其他诸军将领,都称九卿将军。

    刘良、王匡等:臣等谢主隆恩!

    联军诸将见更始帝非以战功封职,知道全是出于王匡、王凤幕后谋划,均感不平。天下英雄豪杰大都感到失望,多有不服。从此之后,绿林军各部又统称为汉军。

    刘玄即立大位之事,迅速传到长安。

    新朝建兴帝王莽闻知,怒发如狂。此时王莽已是须发花白,老态毕现,为安定众臣之心,于是染黑须发,更册立杜陵人史谌之女为皇后。另设置后宫,遴选嫔妃一百二十人,地位封号分别比照公、卿、大夫、元士。

    又宣布诏命:大赦天下,释放囚徒,征入军伍。分兵两路,命王匡、哀章等讨伐青、徐盗贼,严尤、陈茂等讨伐南阳盗贼。明谕叛将,来降者不杀、守约不变;如仍然执迷不悟,不解散叛军,即遣大司空、隆新公王邑带领百万大军,前往剿灭。

    更始元年三月,更始帝刘玄下达诏旨,命汉军全面出击,攻城掠地。

    成国上公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分别率领汉军,攻掠昆阳、定陵、郾城,先后都予攻克,严尤、陈茂接连失败,再次上书告急求援。

    王莽闻奏,遂遣司空王邑为将,和司徒王寻一起乘坐传车出发,发兵平定山东。

    同时征召通晓六十三家兵法者为军官,任用大汉巨毋霸为垒尉。

    巨毋霸终得见用,遂直入中军大帐,来见主帅王邑,自称善驱诸兽,请求集中上林苑中虎、豹、犀、象等猛兽,随己征伐,以助军威。

    王邑闻言大喜,遂奏请皇帝王莽,遣特使携带上林苑上千只猛兽,东出函谷关,送至洛阳中军大营。同时发下兵符将令,传檄各州郡选派精锐,由州郡长官亲自带领,集合众军四十三万人,号称百万;其余又有行于途中者,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王莽览表,虽然心中狐疑,也只得准奏,派人装载上林猛兽东行。

    夏五月,王寻、王邑离开颍川南下,同严尤、陈茂会合。

    汉军诸将正在攻城掠地,忽闻王寻、王邑率百万大军前来,不禁惊惧非常。由是不敢对敌,都进入昆阳城内,皆欲分散,还归原来所占城邑。

    刘玄毫无主意,议于众将。

    刘秀出班奏道:今敌兵远来,立足未稳,虽然强大,但号令不一。我如尽心合力抵抗,或许可以立功;如就此分散,势必不能保全。况我兄刘縯正在力攻宛城,陛下若弃昆阳,各部只一日间便即溃散矣。诸将只爱妻财,不同心胆,共举大业,臣实耻之。

    诸将听其语含讽刺,皆都怒道:偏将军何敢无理至甚!

    刘秀不答,笑而起身,便要离帐而出。

    正在此时,侦骑来报:新军将至城北,列阵数百里,只见其头,未见其尾。

    刘玄闻报失色,手中茶盏跌落地上,摔得粉碎。

    义军众将闻此,知道已无法逃走,不由面面相觑。(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