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你不懂
作者:熬夜一枝花   穿书:我养的暴君幼崽又奶又乖最新章节     
    这天夜里,丹平村的十几户人家再次没能睡上一个安稳觉。
    与前些日子对穆先生即将归来的激动和忐忑相比,今夜的辗转反侧,则是对于家里孩子何去何从的迷茫
    “当家的,你该不会真的要收了那五十两把儿子卖了吧?”
    榻上,妇人有些担忧,问身边的丈夫,小声问道。
    同一时间,边上闭着眼睛的几个孩子的睫毛动了动,不约而同地竖起耳朵偷听。
    “……”
    男人翻了个身,正要开口呢,看见一动不动的几个孩子,没忍住伸脚不轻不重地踹了下边上的二儿子。
    “别装睡,去,带着弟弟妹妹去找你们大哥。”
    ……
    直到三个小豆丁被无情地赶出了主卧,男人方才语重心长道:
    “我们老周家如果真要卖孩子,当年饥荒时就卖了,还能等到现在?”
    灾年时,为了活下去,多少人为了一碗米就把家里的孩子卖了?
    那样苦的时候,他们都拴紧裤腰带,成为十里八乡唯一没有卖儿卖女的村庄,现在这个时候又怎么会干这种事?
    虽然……穆先生给的价格已经远远高过市场价。
    毕竟现在从人牙子手里,五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仆人,会识字的贵些,但至多不会超过二十两。
    更何况……
    “也没人说要卖孩子,人穆先生说的是,孩子他带走十五年,十五年后,孩子若是有出息了还能衣锦还乡呢。”
    “当家的,你可别犯糊涂,那可是十五年,十五年啊!”妇人想到这就忍不住开始默泪,
    “咱家渊儿好不容易过了县试,亲事也有了着落,哪怕后面不再考,以后也能过的上好日子。”
    那可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便是家里穷得再揭不开锅的时候,都没想过要卖孩子,更何况是现在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的时候?
    “行了,还没定下来的事,哭什么呢?”男人抹了把脸,他又何尝不是这个想法,可……
    “方才二伯给我们几个透了个底。”
    想了想,男人还是悄声对自家婆娘道,“穆先生此番,怕是要去干大事,若是成了,那咱们这周家旁支……另开族谱都不在话下。”
    女人的声音一顿,脸上亦满是惊色:“什、什么大事?”
    “现在外面都乱起来了,还能是什么大事?”男人压低声音,语气里都带着点颤意。
    ……
    “当真?!”
    村长家,周大成的大儿子也惊得不行。
    “先生没有明说,只说日后孩子们学成归来,说不准还能新开族谱,咱们这一支的祖先能有独立的香火。”
    这样的事情,单是想一想,便让人心潮澎湃。
    要知道,作为落败的勋贵,他们这些人可是一直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太过打眼。
    “可……这些孩子是咱们村目前最有前途的,要是有个万一……”
    “你知道周家嫡支现在是什么光景么?”周大成没有急着说服儿子,而是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知道,但想来,日子肯定是比咱们好。”
    周大成的几个儿子连连点头,心里也有些不平,祸事是他们嫡系惹的,到头来反倒是他们这些喝汤的遭了殃。
    若不是父亲当年及时带着他们提前避祸,眼下他们还不知是个什么光景呢。
    “……”周大成无奈的摇摇头,“这便是我一定要让颉儿一定要跟着穆先生的原因了,你们啊……目光终究是太过短浅。”
    几人被说得脸上一臊,却也不敢反驳,只是低头不语。
    “咱们这一支,虽然是受了嫡系的殃及,但在那之前,不也是因为嫡系才在京城站住了跟脚?
    既承其庇护,便也要做好要受其累的准备,这样的心思,不许在孩子面前露出些许了,知道么?”
    “是,父亲。”
    几人连忙应声,不论心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面上都是一片信服。
    “父亲为何会忽然说到嫡系?”
    “前些日子我进城,在茶楼外歇脚时,听到几个读书人说,那位……”周大成指了指天,继续道,
    “为了让底下人替他卖命,已经开始装聋作哑,只要给朝廷钱和粮食,做出再出格的事情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周家嫡系当年直言进谏,得罪了不少小人,前些年一直有人明里暗里护着,虽落败了,但日子还能过,
    现在京城一乱,那些人护着他们的人或死或被贬或下大狱,如今早已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什么周家嫡系不嫡系的。
    一个月前,周家的男人就被折磨得没剩下几个,女眷或上吊或被强行纳入后宅,抵死不从的,还被买入纳勾栏瓦舍……”
    此话一出,周家众人皆忍不住汗毛直立。
    “这……究竟是多大仇?爹,当年周家到底是怎么落败的?”
    周大成摆摆手,没有多言,还能是什么原因?左做不过是周家家主想要做个直臣,家眷却拖了后腿被揪住了把柄,直接被拉下位置的朝堂斗争罢了。
    “若是以前,咱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可几个孩子中了县试,日后说不准是要继续考的,若是考不中便罢了,
    若是中了……难道不会被那些个‘贵人’盯上,届时不说孩子能不能活,咱们怕是连第二次举家搬走的机会都没了。”
    一时间,院子里再无人开口,众人的情绪皆十分低落。
    忽地,一道坚定的声音自门口响起:“爷爷,孙儿想要跟着先生。”
    ……
    “父亲,儿子不怕,儿子也想为周家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
    “娘亲,您默哭了,先生既然愿意带着儿子,定然是有我等能效力的地方……”
    ……
    “先生待如己出,儿子受先生颇多照顾,如今有了用武之地,如何能退缩?”
    ……
    “爹,先前,我在村塾中是第四名,可眼下,我竟是已落下他们三人良多。
    所以,不是学了一年就能中县试,是跟着先生学,才能考中。
    这些时日我总想着,是不是我再努力点,年前就能跟着先生一同去?
    爹娘,这一次,我不愿再落后一次了,儿子……想替您二老挣一份体面!”
    ……
    “爹,我——”
    “行了,去睡吧,没看你娘已经抹着泪开始给你收拾行囊了?”
    这一刻,一道道稚嫩的声音从丹平村的几户人家中响起,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一道光,破开了这漆黑的夜,引着落败的家族一点点往朝阳的方向前进。
    ……
    穆家。
    “先生,咱们的人来信,周家嫡系的几个孩子,已经安置好了。”
    “嗯,再过三日,就启程回吉州罢。”
    “是。”
    直到书房的烛火被吹灭,目送着穆先生抱着怀里的小少爷回屋歇息后,老伍才有些不解地问道:
    “头儿,我看这些孩子也没有多优秀,先生为何要费这么多心思?”
    又是不远千里将消息传到绥阳县,再传到周大成的耳中,又是让人去救那周家嫡系的小辈的,说实话,便是先前对詹家,都没有这么尽心。
    “你不懂。”钟叔看了眼紧闭的大门,语气笃定。
    “我就是不懂才来问啊。”老伍一脸好奇,“您给我说说?”
    “……”
    短暂的沉默后,钟叔的声音依旧坚定。
    “我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