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粟子莹创下的业绩
作者:六月榴火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最新章节     
    那么,这么一个小小的考察团,这一次来米国拉回去的投资,单单是粟子莹一个人的业绩,就达到四五千万米金,三个亿人民币的规模。
    这样大规模的投资,即使是放到现在,也是有资格上省级新闻的。放在上个世纪末,国家抓投资都快抓疯了的96年,这是多大的一笔政绩。
    难怪外贸部的考察团会抓着粟子莹不放,这么大一笔政绩摆在眼前,谁舍得?!
    但,带团的罗兴强罗副部长是个没有担当的领导。
    他有贼心没贼胆,不敢放手让粟子莹作为,甚至连卓毅送给粟子莹用来联络的手机都封存起来了。
    然而,这还不是让人最无语的。
    让人最无语的是,那部被他封存起来的电话,在它被封存的二十三天时间里面,产生的电话费足足有七万多米金。
    甚至,这件事情都被凯瑟琳在晚宴上直接拿来调侃王领事。
    好在凯瑟琳牢牢记着刘广林的吩咐,要给中方所有人员予以足够的尊重,所以,她仅仅是意难平的调侃。
    否则,这个电话费账单在她这里就过不去。
    老板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对老板的钱财不负责任,就是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任!
    封存电话这个事情是王领事亲自处理的,自然是有印象。而且,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对于粟子莹的善意提醒,罗兴强副部长的不忿。
    那么,这七万多米金的电话费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虽然东道主也只是善意地调侃,和外交纠纷什么的扯不上边。但这也不是什么好事,是需要向邱总领事汇报说明的。
    王领事的这个小小的举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目前所有人都不知道的。
    包括听取王领事汇报的邱总领事,也包括当事人罗兴强副部长。
    罗副部长回国之后的处境有点小微妙,考察团近乎挂零的成绩不是什么大问题。
    有问题的是,粟子莹的离队脱团事件。
    在向大部长汇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大部长的眼神他记得很清楚,七分的嘲弄三分的同情。
    但,大部长并没有就此事表态。这才是让罗副部长最为难受的地方。
    很多时候,没有表态其实也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很坏的态度。
    不过,这一切和粟子莹现在带领的考察团基本上扯不上什么关系,唯一扯上了一点关系的,也不过是那一点电话费。
    现在,就凭粟子莹一个人拉到的投资,都能说得上成绩喜人了。
    要是再加上刘广林搞出来的业绩,这个小考察团所取得的成绩完全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因为不管是投资的行业,还是投资的规模,造船厂和晶硅厂都是前所未有的。
    毫不夸张的说,不论是造船厂,还是硅晶厂,不管是哪一个工厂开工奠基,都值得政务院派一名副官下来剪彩,省委万书记都只能委屈一下当一回次主宾。
    完全可以预见,在明年的年底之前,粟子莹的职务是一定会变动的。
    一般来说,如果粟子莹继续留在江南省,一个省局的一把手只是起步,一个地级市的市长才是她合适的位置。
    当然,市委书记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就看万书记怎么考虑的了。
    比如说,是不是放在什么位置上过渡一下这一类的。
    不过,眼下这些推测的可能性有,但都不是很大。最大的可能是粟子莹的大伯为了保护她,把她抽到中央机关去磋磨几年。
    刘广林一边听着粟子莹在讲这些企业投资的要求,一边在心里头想着那些有的没的,放空着自己的思绪。
    等到谭明明进来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下午五点钟了。
    “谭同志,粟书记,”这个时候的谭明明代表的是保密组织,肯定要把她的排名放在粟书记的前面,“这一趟硅谷有收获,而且收获不小。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对方会来我国进行投资,而且经过我再三确认,对方是也只会是在半导体这个产业进行投资。
    其他的任何产业,他们都不会考虑。
    投资规模现在还不确定,可以看得出来,对方有意进行长期投资。首期的投资金额在三个亿米金以上。”
    “啪嗒”一声,小齐捏在手上做记录的笔掉在桌子上,她一点都不知道,还保持着不可思议的神情在看着刘广林。
    不要怪小齐会这样震惊成这样。
    要知道,在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在大陆的第一笔投资也才五百万米金,就引得汪老亲自去给它站台了。
    而且,这种数以亿计米金的对大陆投资,小齐还是第一次听说,反正她是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项目有这个投资量级。
    相比之下,粟子莹虽然也很激动,但神情什么的就要严肃很多,看得出来,她在克制自己发言的欲望。
    谭明明的神色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当然,不是她傻,不知道这么庞大的一笔投资对国家的好处,她的主要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安全风险上。
    没有平白无故的好处,这是她谭明明个人的信条。
    “那么,能谈谈对方的要求吗?刘广林同志?”谭明明清冷的声音,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小齐重新捡起了笔,准备记录。
    “对方的要求不少,总结起来就是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点,不会和任何一家中资公司合资;
    在这一点上他们的解释是,不管是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没有合资的必要,因为大陆给不了他们想要的。
    而且在合资之后,企业还要承担巨大的政策风险。”
    粟子莹听到这里,默默点头,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对外谈判,她当然知道,对方提出这个要求时候的态度是多么的蔑视。
    但,这就是事实,只能默默承受,等待慢慢改变的事实。
    谭明明点头,问道:“他们提到了政策风险,是吧?”
    “是的,他们很明确的、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过这个问题。”
    谭明明得到答案之后,点头说道:“请继续!”
    “第二点要求是,必须保证他们的企业在大陆的权益。什么各种检查、被盗窃,甚至是借故停水停电,都不可以。
    而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的。
    换一句话来说,如果我们在这一方面打动不了他们,他们也不会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