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楼玉成的手段和矜持
作者:六月榴火   官场修仙,好官不好当最新章节     
    在楼玉成心里,“一元卖厂”怎么啦?!该卖就得卖!舍不得这点瓶瓶罐罐,还怎么搞改革,搞开放,搞经济建设?!
    再说了,长恨不如短痛,在卖也是死,不卖也是死的情况下,卖出去反倒是一件好事。
    不管卖出去的资源姓什么,总还在自己的国家里发挥着生产力的作用;不卖,那才是把生产力资源捂在手里浪费掉,是败家子!
    不过,一想到胡本贵这个“胡卖光”的名声,楼玉成的内心对他又是抗拒的。
    楼玉成有自知之明,他离王安石“人言不足恤”的境界还有一段距离。
    所谓的不在意别人说什么,只是装出来给别人看的。这世上哪里有完全不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呢?
    这是违背基本人性的。
    但,就这样连情况都不了解一下就拒绝他,显然是不合适的,那是在得罪人。
    一来,胡本贵的连襟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两人关系还是特别好的,得罪不起;
    二来,这是合作单位的副总,还是掌握了实权的副总,行政级别和自己一样,得罪了他之后,后面的工作没办法开展。
    “唉,想要达到王文公的境界,何其难也!”楼玉成发出赞同的感慨,“很多时候都不能被自己的同志理解,这也是一件很苦闷的事情。
    再说,你我虽然接触不多,还是有一见如故的感觉的。
    你这儿,是不是遇上难事了?”
    胡本贵见楼主任主动问起,心里头颇有一种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知音之感,也就把港工集团准备卖掉钢缆厂的事情,认真的说了一遍。
    这个钢缆厂的事情,楼玉成还是亲自了解了一些情况的。
    并不是楼玉成对这个业务有多精熟,而是他发觉刘广林对这家工厂很上心,出于好奇或者是别的什么目的,他也就了解了一下。
    “既然港工集团不看好钢缆厂的发展前景,不知道你们是打算怎么卖的?”楼玉成不介意向胡本贵卖个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胡本贵一听楼玉成问这个问题,立刻知道了楼玉成的态度,他并不反对港工集团卖掉钢缆厂的。
    “一百万,现金。”胡本贵看到楼玉成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后,又补充了一句,“那个朱有财答应了,员工只裁五分之一。”
    胡本贵的这一番话,立刻在楼玉成面前暴露了他贪婪的嘴脸来。
    因为,根据楼玉成的了解,钢缆厂上一个季度光是买原材料就花掉一百四十七万,像什么设备维护,线路更换什么的,花掉的钱就不提了。
    尼玛!这是一分钱不花白拿一个五百多号人的厂子啊!
    这种事情,如果要是给刘广林知道了,楼玉成想象不出来后果有多糟糕。
    他不等胡本贵再说点什么,就摆手打断道:“你可能不知道,经开区的个别领导对这个厂还是很关心的。
    所以,这个事情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
    当然,他楼玉成把话都说到这里了,再多是不可能说的,那不是把刘广林往死里得罪嘛!
    为了讨好一个胡本贵而得罪刘广林,他楼玉成没这么脑残。
    至于胡本贵能不能听得进去他楼玉成的建议,他认为,有了自己的这个提示之后,胡本贵要是还不能打消卖掉钢缆厂的念头,那是他作死。
    作死的人,你对他说的再多有什么用?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胡本贵也不是傻子,见楼玉成一听自己对钢缆厂的报价,就立刻失去了往下谈的意思,哪里还不知道,这是钢缆厂的家底被人摸清了。
    看来,自己要在这一块大出血了。
    胡本贵打算今晚就去自己连襟家,找一下石市长,让他出来帮着运作一下。他认为,这样既能增加事情的成功率,也能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所以,为了不和楼玉成把关系搞僵,胡本贵立刻终止了卖厂这个话题,转而聊起了经开区的领导来。
    楼玉成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挑起胡本贵和刘广林斗一斗,就着重介绍了下刘广林。从他的为人到背景,说得清楚明白。
    这就是在明着告诉胡本贵,经开区对钢缆厂感兴趣的领导不是别人,正是这位分管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刘副主任。
    两人一番交流之后,胡本贵对楼玉成发出了邀请,说是今天聊得非常投缘,就是还没有尽兴,这一两天里楼主任你是不是能抽出个时间,我们再坐坐?
    楼玉成当然是矜持的,事实上他本就很少出去参加应酬,没有这方面的习惯。
    一来,言多必失。大家在一起不可能不聊天,而聊天的最高境界是“假话全不说,真话不说全”。
    可即便如此,你也还是要透露一部分真话出去的。
    二来,和人保持距离会产生神秘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孔老夫子这个话说了几千年了,还有用。
    说明什么?说明人性就是如此。
    所以,楼玉成笑着推辞道:“胡总客气了。等空闲下来,我一定和你联系。”
    ······
    刘广林回到崇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一点多了。
    找了一家还算干净的小餐馆陪着姐姐吃了一顿饭,安排好车送她回东江之后,这才来到自己在经开区的办公室。
    出去已经上十天的时间了,办公桌上还是一尘不染。
    看来,办公楼的物业管理水平在这一段时间里是进步了。
    因为年纪和习惯原因,刘广林并没有像其他的副主任那样,配备了专职的通讯员。
    所以,办公室能保持这么干净,肯定是物业的保洁做的。
    要有正反馈,才能让物业有动力继续保持这种干劲啊。
    刘广林正在想着,用什么方式给物业公司一点物质刺激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他抬头一看,是办公室文秘二组的应文华,楼主任的专职通讯员。
    “刘主任,您回来啦!”应文华对眼前这位年纪比自己小的领导还是很钦佩的,说话就透着恭敬,
    “这是一些在您出国期间楼主任主持工作时的会议文件,就等您签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