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殿试
作者:扑街坐家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最新章节     
    这件事情都是李学士引起的。
    要不是他投河自尽,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舆论。
    但他毕竟也不容易,赵祯悄悄吩咐李福,让他去给李学士的家人一些补偿。
    其实欧阳修本次当主考官,在考试还没有开始之前,他便和欧阳修商量过。
    这次科举一定要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能再像之前一样。
    慢慢吞吞,毫无进展。
    欧阳修也再三和他确认,本次科举不会给太学生任何倾斜。
    只要文章写得不好,一律不予取。
    欧阳修当初也认真的和他说过,要是真的按照他的要求。
    太学生恐怕不会有一人上榜。
    赵祯也知道此事。
    他们也更知道这件事情将会带来的影响和压力。
    不过赵祯对欧阳修说:“古往今来,开创新的东西总会有代价。”
    所以皇榜之上才会无一人太学生高中。
    以往情况却恰恰相反。
    皇榜之上,放眼望去,全是太学生的名字。
    所以赵祯也觉得李学士的死,和他还是有些关系。
    天下人都很羡慕他。
    身居高位,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看他才知道,一代帝王背后的不易。
    更何况,赵祯想做一个好皇帝,他想做一个明君。
    心怀天下,仁爱百姓。
    他想成为像尧一样的人。
    可是这条路才走到现在,布满荆棘,过往的改革基本都失败了。
    大宋如今内忧外患,问题得不到解决。
    财库也日益空虚,压力极大。
    更让赵祯糟心的是,他还没有皇子。
    到现在都没有继承人。
    他很担心朝局混乱,生出事端。
    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压在赵祯心中。
    本来肚子都有些饥肠辘辘。
    现如今,他倒是一口饭也不想吃。
    继续埋头批阅奏章。
    开封府内,所有人都在忙着一件案子。
    关于欧阳修大人是否徇私舞弊。
    经过几天几夜的彻查,确实没有发现半点蛛丝马迹。
    很快,欧阳修便被放了出来。
    欧阳修出狱之后,不仅没有责怪报复那些太学生。
    相反,他还去了李学士的家中。
    为李学士上香祈福,还给了他家人一笔钱。
    事情传出去后,欧阳修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汴京到处都流传着关于欧阳修的儿歌。
    “欧阳大人,身体正,心胸宽。以德报怨传美名,传美名!”
    在王珪的府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他用力的将茶杯摔在地上。
    “又让这老家伙将风头抢了去。”
    范缜在一旁也十分不解。
    “你说这开封府的调查确定没有问题?”
    “哼!这是自然,你说他欧阳修运气怎么这么好?竟然无意之间将曾巩取了第一。”
    “毕竟他是欧阳修的亲传弟子,他熟悉曾巩的文风。不用看字和名字都能知道是他写的。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范缜理智的分析着这件事情。
    “虽然说曾巩就算中了进士,也不过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是欧阳修为他保驾护航,估计用不了多少时日,他便能节节高升。”
    王珪十分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
    欧阳修在朝中的羽翼逐渐丰满,他们以后定会遭到打压。
    范缜继续说着:“不仅如此,本次科考,欧阳修笼络了众多考生,估计其余人也都会投入欧阳修的门下。”
    王珪叹气,“到时对我们更加不利。”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大人。”
    王珪思考了一下,接着大笑。
    “哈哈哈……我有了,他欧阳修占了曾巩,我们可以选择其他人。”
    “王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将剩下的人拉入我们的阵营。”
    “对,我看那苏轼就不错。一个眉山来到乡野村夫,竟然考了个第二。此子肯定不简单,我们何不将他召入麾下。”
    “这能行吗?
    “不行?怎么可能?要是不行,说明给出的筹码和诱惑还不够大。给够了,就一定行。“
    范镇听王珪说完,连忙点头。
    “还是王大人高明啊!”
    “过奖了,以后还得靠范大人多提携,我们一起升官发财,共建伟业。”
    “哈哈哈……那是自然。”
    王珪送走范镇后,吩咐下面的人去了一趟猎奇坊。
    很快,从猎奇坊走出来一个男人。
    他钻进一顶豪华轿子。
    轿子前后各有两匹价值不菲的马匹。
    轿子全身都是用海南黄花梨打造而成,金漆雕花,琉璃镶嵌,豪华至极。
    马车往王府的方向驶去。
    在距离王府不远的地方,男人便下了车。
    一个人悄悄朝王府走了进去。
    他没有从正门进去,而是从侧门的暗道走了进去。
    王珪在一间密室等他。
    这间密室修得十分隐蔽。
    从外面完全看不出来。
    男人从暗道的门进来,直接来到了王珪所在的这间密室。
    “侄儿拜见舅舅,不知舅舅找侄儿来有何事情?”
    “欧阳修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王珪在这密室之中,说话的语气完全变了。
    没有一丝一毫的软弱和讨好。
    语气和眼神中充满了戾气。
    “知道了。”
    “我们不能继续坐以待毙,现如今欧阳修太过得宠。”
    “舅舅请说。”
    “你去给我查一下苏轼,务必在殿试之前将他拿下,收入我们的阵营。”
    “遵命。”
    “退下吧!”
    王珪说完后,男人很快便退下了。
    ……
    猎奇坊的顶楼,坐着一个男人。
    男人年纪不大,不过十分沉稳。
    他在接到王珪的指令后,很快便查到了苏轼的资料。
    苏轼,眉山人,19岁,家中一个弟弟,父母健在,无不良嗜好,喜欢读书……
    资料十分详细,基本囊括了苏轼的一生。
    男人看完后,有些疑惑:“这眉山的徐睿竟然被活活吓死了。”
    说话的男人名叫王升,他是王珪的侄子。
    为了讨好王珪。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他不顾家人的反对,硬是将自己的姓改了。
    王珪想着这不白捡一个儿子,也很是开心。
    王升在汴京开了这家猎奇坊,最开始是赌场,后来慢慢什么都做。
    这背后自然少不了王珪的保护。
    但是这王生十分大方,猎奇坊每年一半以上的利润都给了王珪。
    他身旁的人说道:“根据调查是这样的,苏轼身边有一个人叫陆子阳。眉山那边有百姓传言说他是神仙,用仙术将许睿弄死了。”
    “哼!这种把戏也就那些愚蠢的百姓才会相信,不过就是些江湖骗术。”
    “我也这么觉得。”
    “好了,先不用管他。我们得把注意力集中到苏轼身上,舅舅可是点名要他。”
    “这苏轼今年科考得了第二,王大人以往连状元都看不起,为何这次对一个第二如此上心?”
    “哼!这一次非比寻常,以往皇榜上的人基本都是草包,这次可不一样。算了,给你说了也不懂。”
    “明白。不过这事情确实比较棘手。”
    “为何棘手?”王升问道。
    语气中充满了轻蔑。
    “您也看了这苏轼的资料,他基本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对于钱财也好,还是对于美女也好。没有缝隙的铁板确实不好踢啊!”
    王升冷哼一声,“没有缝隙就制造缝隙,是人总共会有弱点的。他没有不良嗜好,我们培养便是。”
    王升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这么简单的事情务必给我办好,不惜一切代价。”
    “好。”
    ……
    欧阳修将苏轼他们留在了自己的府邸。
    说是为了感谢他们。
    因为兴国寺距离汴京市区确实太远,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客气,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们在欧阳修大人府上的这段时间过得是十分惬意。
    苏轼他们可以和顶尖的文人讨论请教很多问题,思想上成长了不少。
    就连陆子阳也在一旁听到了很多关于别人不知道的消息。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库十分空虚,太差钱了。
    陆子阳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突破口,苏轼入朝为官整顿思想。
    他便可以下海经商整顿经济。
    双管齐下,必将改变历史。
    陆子阳在心中慢慢盘算着自己的主意,他谁也没有告诉。
    这天早上,苏轼和苏辙穿戴整齐,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
    他们站在门外等欧阳修大人。
    今天三人要一起进宫,参加殿试。
    殿试是属于级别很高的考试。
    只有上了皇榜之人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亲自阅卷。
    能参加殿试的人,他们就能看到北宋的最高统治者。
    对于19岁的苏轼和17岁的苏辙来说,这一定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欧阳修的马车缓缓驶入汴京皇宫之中。
    到了门口,欧阳修对他们说:“我先进去,你们随后进来。”
    苏轼和苏辙朝着欧阳修一拜,慢悠悠的走在后面。
    一路上,他们对周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苏轼看见什么都要去摸一摸。
    到了文德殿,他们发现已经来了很多人。
    大殿中间,摆了十几张桌子,两旁站了很多名臣。
    苏轼和苏辙进去后,一个太监将他们带到属于他们的位置。
    两人坐下后,开始偷偷打量周围的人。
    其他的考生则十分拘谨。
    他们连呼吸声音都谨小慎微的。
    大气都不敢喘,眼睛也是死死的盯着桌面上的那张白纸。
    苏轼和苏辙胆子倒是大一些。
    可能是因为和欧阳修大人住了几天,对位高权重之人没有那么害怕了。
    苏轼在人群中发现了好多书本上的人。
    宰相韩琦站在第一排,和欧阳修大人一样,身上带着卓然之气。
    年轻的苏轼和苏辙看着人们,心中也暗暗的发誓,将来也要和他们一样。
    大约过了一刻钟,所有人都来齐了。
    殿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低。
    特别是考生们,有的呼吸都变得十分困难。
    “皇上驾到。”
    赵祯气宇轩昂的走了进来,他步子沉稳,脸上笑意十足。
    朕终于可以见见这些能人了。他心中暗想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臣们看见赵祯坐下后,齐声高呼道。
    而下面的考生们,则显得有些慌乱。
    有人居然还把墨打翻了。
    这一下,将考生吓死了,他内心大叫:“完蛋了!死定了!”
    在官家面前如此失态,往后还怎么做官?
    其他考生看着他,不禁腹诽道。
    但是让考生们十分意外,赵祯并无半点怪罪之意。
    “李福,你去给他重新换一方砚台。”
    赵祯没有一丝生气,声音之中反而充满了安慰。
    他们心中想着,看来民间的传言确实是真的。
    赵祯是一个仁君,是一个好皇帝。
    他们积压在胸中的那口气,总算是吐了出来。
    “你们都不要紧张,你们中的很多人应该都是第一次见朕,朕不是老虎,不会吃了你们。”
    苏轼听赵祯说完,忍不住笑了一下。
    赵祯立马就将目光看向了苏轼。
    一旁的苏辙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苏轼也顿感自己失态,很快便恢复了神态。
    赵祯看着苏轼继续说道:“同样,你们中的很多人,朕也是第一次见。把头都抬起来,让朕好好看看。”
    一众考生听到赵祯的命令后,立马照做。
    他们的脖子就跟安装了弹簧一般,一瞬间便抬了起来。
    赵祯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基本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停留了五秒左右。
    唯独在苏轼那里看了十几秒。
    “其实你们中的有些人,朕见过,影响还不浅。”
    此话一出,底下的考生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朝臣之中也泛起了嘀咕。
    官家怎么会见过他们?
    难道又微服出访了?
    到底是谁给官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些问题在朝臣心中泛起了巨大的波澜。
    “好了,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就开始吧。”
    赵祯说完后,身旁的太监们将卷子发了下去。
    整个大殿之内一点声音也没有。
    考生们埋头做题,一点也不敢怠慢。
    再往前一步就是辉煌灿烂的人生,大意不得。
    赵祯从龙椅上起来,缓缓走到了考生之间。
    他也十分好奇,这些人能给他什么样的答卷。
    随着一声钟响,考试结束。
    他们的试卷很快便到了赵祯眼下。
    他手持毛笔,一篇一篇的看。
    “好啊!实在是妙啊!”
    赵祯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安宁,所有人齐刷刷的将头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