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初到书院
作者:木头做的十二月   何愁南北不知音最新章节     
    几日后的夜晚,王蕴来到百里南的卧房,看着床上的她,轻轻摸了下她的脸颊,说道:“前几日,我拿了你的字帖,托你舅父在老家给你寻了一份在藏书阁抄写书本的差事。不过,你需要先在桑槐书院练习一段时间,过几日你便回去。我给了你舅父一些银两,他会替你安排好一切。”
    随后,叹了一口气,又说道:“人啊,还得是要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行。女儿啊,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百里南并未想到,不去私塾了,娘竟然还会托关系为她找差事。没去私塾后,百里南本就有些失落,况且她本意只是为了试探下娘的态度。如今便不敢再违背王蕴的意愿,应下了回老家的事情。
    翌日清晨,百里南早早起身梳洗完,坐在梳妆台前又拿出那只玉笛,摸了摸,终究还是放下了。
    又过了几日,许思乘着马车,再度来到百里南家。
    百里南将他迎进了家门,待许思在厅堂坐下后,为他沏了杯茶。许思喝过一口,正欲开口,百里南却道:“你等一下,我去取个东西。”
    回到卧房,百里南从梳妆台边的盒子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罐,紧紧握在手中,眼神坚定。
    走进厅堂后,她将瓷罐递给许思:“我要走了,这里面写了我想对你说的话,你一定要回家了再看。”
    许思闻言,霍然站起,待她说完,才难以置信地问道:“为何?”
    百里南向许思说明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言明了自己不想娘亲再度失望,不得不回。
    许思听完,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还是表明会尊重百里南的选择,心想自己或许也可以随她去她生长的地方看看。
    两人又坐下聊了许久。
    百里南说道:“相识数月,却还是对你几乎一无所知。”
    许思答道:“我有难处。”
    百里南说:“罢了,我已不想知道其中的缘由了,随缘吧。”
    许思说:“好。”
    临出门时,许思停在厅堂门口,背对着百里南,凝望着远处的斜阳,说道:“在你走之前,能否陪我去浦浮山看一次日落?”
    百里南低头看着斜阳下许思的影子,回答道:“好。”
    “那我明日来接你。”
    “好。”
    ······
    次日申时,许思如约而至,百里南随他来到浦浮山顶,找了块石头并肩坐下。
    静静的,看着太阳逐渐变成金黄色。
    百里南缓缓的靠在了许思的肩膀上,她不想再问,也不想再多说些什么,遏制住每次想叫他随自己一同回乡的冲动。
    许思凝视着她,眼神中多了一丝复杂,他感觉到她似乎正在逐渐远离自己。
    百里南无法说清对许思的感情,似是冲动,又似认命。
    不同于肖方尘,她对他俩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却又有些牵扯。
    许思向她讨要地址,她说不必了,若是有缘自会相见!
    ······
    转眼间,到了回乡的日子。
    王蕴安排好马车,百里玄则将她的行李一件一件地搬上马车。
    云元前来送别,两人难舍难分,说了许多话。随后送给她一本写满小伙伴们祝福话语的册子,百里南接过,紧紧抱在胸前。
    随着马车的启动,百里南掀开帘子,与云元和爹娘挥手道别。马车渐行渐远,百里南终于离开了这个让她爱恨交加的地方。
    马车行驶了十日才抵达舅父家。舅父安排了吃食,住处,又是给她交代了好些情况。
    经过连日奔波的百里南,一入夜便早早睡下了。
    次日,舅父领着她拜见了夫子。
    舅父拉着百里南,给她介绍道:“南儿,快来拜见屈夫子,今日他会带你进桑槐书院,日后有何难处便可直接与夫子说。”
    百里南躬身行礼:“学生百里南拜见屈夫子,今后烦劳屈夫子照拂。”
    屈夫子笑着扶起百里南:“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我与你舅父亦是多年好友,今后不必如此客气,我先告知你一些书院的基本情况与要求。”
    百里南见屈夫子言辞和善,便放松了下来:“有劳屈夫子了。”
    屈夫子大致介绍了一下书院的情况,书院收录的学生大多都是往后科考的学子。由于,自前朝起有不少女子从政,所以官家恩惠,各书院均招收女子。为了避免影响学业,男女虽共处一室,但仍需隔屏风而坐。
    百里南是藏书阁招录的抄书人,由于招录的人数较少,数十年才招得一批,因此书院并未设单独夫子,便与科考学子共同收录于一处。
    介绍完,百里南又乘着屈夫子的马车来到了书院门口。屈夫子下车后,跟门房交代,让朱夫子带几名男学子过来,帮百里南把行李搬到她的宿舍里。
    后又叫百里南在此等候,告知她以后若有难处可去书斋寻他,交代完就走了。
    过了一刻钟,从书院内走出一名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四五名高矮不一的青年男子。
    他们隔着老远,就相互打闹着看向百里南,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好奇。待走到马车处,朱夫子让他们把所有的行李都拿到娘子们的宿舍去。
    “学生百里南,拜见夫子。”百里南向中年男子行了礼,刚刚听到屈夫子对门房说的什么夫子,转瞬间便忘了姓氏,只得直接称呼他为夫子。
    “嗯,随我来。”而后,跟着他们的步伐,百里南小跑着来到了宿舍处。
    夫子吩咐那几位搬着行李的学子,将东西搬到了西三房。放好后,夫子叫了他们回学堂,接着又带着百里南走了一些入书院的流程。
    走完流程后,夫子叮嘱百里南:“今日早晨你便不必去学堂了,先整理行李和屋子,过了午时再去。我们学堂叫书沁阁,我待会儿叫学子来带你去。”交代完后,夫子转身离去。
    夫子走后,百里南熟悉了一下宿舍,便开始收拾行李,打水,清扫,忙碌了好一阵子,等忙完,便到了学子们下学的时候。
    因夫子说会叫学子来带她去学堂,所以她并未关门。她正要将床铺铺得更整齐些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传了进来。
    “来来来,让我来瞧瞧是来了怎样的一位妙人儿。”随着她的声音逼近,百里南站起身,看见了进来的女子。她身着长袍,眉如剑,目若星,英姿飒爽,举手投足间尽显豪放不羁。行派却不似女子,倒像是男子多些。
    “哟哟哟,看看,看看,果真是个娇俏可人儿,小娘子有礼了,在下郭玉,乃是你的同窗。”郭玉看着眼前的女子,故意做出轻浮男子的做派行礼。
    百里南笑着迎上前,只觉得这位娘子甚是有趣,竟然行的是男子之礼,正准备回礼时又走进两名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