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年关
作者:木头做的十二月   何愁南北不知音最新章节     
    刚到学堂的百里南,发现自己桌上竟有一张纸条。
    坐下打开,只见上面写道:百里娘子,那日小生于亭中初见娘子,一眼万年。小生不才,只望能与娘子言语几句即可。若娘子愿意成全,今日酉时,博古亭相见。
    百里南见信上无名,只道是恶作剧,正欲丢弃掉纸条。未料想,上官南恰好跑来,瞥见“博古亭相见”几字。她随即抢过纸条,小声读了一遍。
    “啧啧啧......了不得,我们南南这魅力......了不得。”上官南将纸条在百里南眼前轻晃,啧啧感叹。
    百里南一把夺过纸条:“此必是不怀好意之人的恶作剧。”
    “那倒未必,以南南的魅力,我深信不疑。”上官南一脸认真地说着,“要么我们打个赌?或者去一探究竟,信上也未署名,我倒好奇是何许人也!”
    百里南听她所言,自己也心生好奇:“那酉时我们离远些看看?”上官南点头应下。
    酉时,二人正鬼鬼祟祟地躲在一丛树后,紧盯着博古亭的方向。
    “这也看不清呀。”上官南眯起眼睛望了许久后说道。
    此时,她们二人并未察觉身后有一男子正缓缓靠近。
    “两位娘子有礼。”百里南闻声转头,刹那间被眼前的男子惊艳住了。
    男子身材挺拔,五官精致,剑眉星目,高挺的鼻梁,红润的嘴唇,几缕龙须搭配着精美的抹额,身上白色的衣衫更衬得他肌肤胜雪,宛如谪仙下凡。
    百里南脸瞬间绯红,轻声回道:“公子有礼。”
    “百里娘子,看了这封书信后,你自会明了。”言罢,男子将手中书信递给百里南后,便潇洒转身离去。
    百里南拿着书信,有些发懵,上官南兴奋地摇晃着她的肩膀道:“南南,莫不是这位公子吧?他生得好生俊俏。”
    “不会吧?”尽管百里南自知这等谪仙人物自己恐无福消受,但内心如鹿撞般的感觉却告诉她,若是此男子,那也未尝不可。
    回到屋里,百里南打开书信,只见上面写道:百里娘子,若见此信,想必定是应约前来,只可惜小生临时有事,约莫要年关之后方可返回,只好托同窗代为传信。如若娘子有意,待到年关后,小生再与娘子相见。
    收好书信,百里南顿感如坠冰窖,心中的期待如巨石入水,瞬间沉没。她暗想,也罢,这如谪仙般的人物,终究不是她所能承受的。
    自那日之后,百里南的桌上时常会出现神秘男子送来的美食和物品,偶尔是糕点,偶尔是一些话本子。
    转眼间,年关已至,百里南的爹娘带着弟弟妹妹回到了祖父祖母处。
    爹爹将娘亲送至祖父祖母处后便回了张氏处。
    祖父祖母家因子女都已归来,已是住满了人。
    腊月廿四,交年日,祖母精心准备了各种蔬果、米糕、多彩米饵、花饧糖、萁豆,用以祭灶神。腊月廿五日,祖母又煮了赤豆用来祭食神。
    廿五日,肖方尘随爹娘回到他外祖母家,刚进门还未落座,便催促着母亲来看望百里南的娘亲。
    肖母耐不住他缠,便带着他来到百里南祖母家,一进门,便拉着肖方尘对王蕴说道:“你可不知,这孩子刚进门,都还没坐下,便催促我来见你。”
    王蕴笑着请肖母坐下,为她沏好茶水,看了一眼肖方尘,笑道:“是么?他这从小到大,可没随你回来过几次,今年怎么突然跟着你回来了?”
    “他说之前塾假时多得你夫妻二人照料,所以想要当面感谢呢。”肖母笑着回答。
    肖方尘立刻行礼道:“姨母安好,尘儿多谢姨父姨母的照顾。”
    王蕴急忙扶起他,说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快坐下,快坐下。”
    肖方尘并未落座,他站在那里,心中只想知道百里南的去向。他迟疑片刻,终于开口问道:“姨母,南儿妹妹在何处?”
    王蕴心想,少年人自是和少年人有话说些,于是告诉他:“在后院和弟弟妹妹们玩耍呢,你也过去吧。”
    “多谢姨母,尘儿这就去了。”肖方尘话音未落,便兴冲冲地朝着后院跑去。
    来到后院,肖方尘看到百里南正坐在石桌旁,身旁环绕着四个小人儿,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听她讲故事。
    肖方尘站在廊道上,静静地看着她,倾听着她给小人儿们说的故事。
    “好啦,故事讲完了。”随着百里南的话语落下,四个孩子开心地拍着手,还想继续听。
    百里南无奈地趴在桌上,说道:“让姐姐休息一会儿吧,我的四位小祖宗。”
    四个孩子不依不饶,拉着她的衣角,缠着她继续讲故事。
    这时,她忽然看到了远处的肖方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坐直身子,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些花饧糖,一人分了一些后说道:“你们拿着糖,自己去玩儿会儿,好不好?”
    见有了糖,他们便不再吵闹,各自拿了糖后就一起跑出去玩耍了。
    肖方尘向百里南招了招手,百里南立刻跑了过来,喊道:“兄长。”
    “闭上眼睛,伸出手来。”肖方尘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百里南闭上眼睛,伸出手,肖方尘从背后拿出一袋橘子蜜饯,轻轻地放在她的手中。百里南睁开眼睛,惊讶地谢道:“谢谢兄长。”
    肖方尘用食指轻轻按了一下她的头,假装生气地说:“既然没人,唤什么兄长?唤我阿尘。”
    百里南见他的样子甚是可爱,便乖巧地说道:“知道了,阿尘。”
    接着,肖方尘又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放进她手中,柔声说:“这是我亲手雕刻的,你细看,上面刻了连理枝。”
    百里南接过玉佩,仔细端详了一番,看清后,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
    肖方尘看着她娇羞的姿态,内心涌起将她拥入怀中的冲动。
    二人坐在廊道上,百里南向他讲述着书院里的点点滴滴,他也与她分享了许多趣闻。
    夜晚时分,百里南躺在床上,轻抚着肖方尘送她的玉佩,想着他给她说的趣事,渐渐进入了梦乡。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肖方尘常催促着母亲去百里南家做客。
    去了后,他则常与百里南带着四个小家伙四处嬉戏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