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忆往事(一)
作者:木头做的十二月   何愁南北不知音最新章节     
    醒来的关北轩坐在桌旁,提壶倒水,回味着昨夜的温存,忆起京州之后的事情。
    起初他并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三品院,他还感慨京州的牢狱竟如此干净利索。
    后来与狱卒混熟之后,狱卒说他命好,不似外面的那些人,好几个人挤一个牢房,而且气味十分难闻,他所处的三品院中条件优越,他这才知道自己是在三品院中。
    他还用百里南给他的那些银两托狱卒买了好些宣纸还有笔墨纸砚,起初狱卒不愿,但偌大的三品院就只关押了他一人,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狱卒终于同意帮他买,而且收了他一半的手续费,买的是最次等的宣纸。不过他也不挑,能用就好。
    铺好宣纸,提起笔,他想描百里南的样子,奈何自己丹青实在拙劣,最终画出来的东西连狱卒看了都啧啧称丑,他却宝贝的不行。
    他曾试探过狱卒的口风,可他却一问三不知。直到二月初,他将要被放出的前夜里,惯常看守他的那个狱卒前来将他所有的笔墨纸砚收拾走丢入了火盆,还偷偷给他说明日就会有人来提审他,自己不想招惹太多麻烦,才前来将这些东西给收拾掉。
    提审的那日,说来也怪,没有走任何流程,将他带出去后,让他在一张纸上面摁上自己的手印,摁完手印拖他下去杖责二十后,将他放出牢狱。
    江羽七和谷齐林将他抬回了家。回家后他不见关初,便询问关初的下落,二人却支支吾吾,后来他才知道关初认下了所有罪责,他才能出狱。
    为了不让娘担心,他并没有告诉大哥和娘关初秋后问斩的事情,寄回去的家书只说自己已经出狱,一切都好,让他们不要担忧。
    后来又从江羽七口中得知百里南去世的消息,他犹如晴天霹雳,不顾自己还未痊愈的屁股,让谷齐林带着他前去看百里南,不然他不信她已经离开了。
    待他匆忙赶到苏城时,映入眼帘的就只有那一方冰冷的石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上面刻着爱女百里氏南之墓。他在她墓前哭得昏天黑地,紧紧抱着她冰冷的墓碑诉着衷肠,悔着自己为何要一意孤行。
    他抱着墓碑哭了一日一夜,才发现墓前放的祭品和一把蓝色的花,不远处还有一些干掉的花束。他以为是百里南的爹娘送的,便也没有多想。
    回去后,他一直颓废消沉,整日与酒为伴。此刻,他突然明白了薛风为何不愿踏入仕途,只愿守着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若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愿如此。
    那几个月,他每月都会去百里南墓前,陪她说说话。而且他每次去之前都会提前几日戒酒,刮掉胡须,穿戴整齐后再去看她。
    小满那日,街头巷尾都在传颂着右相府公子的婚礼是多么的盛大豪华,他却独自坐在酒楼,喝得酩酊大醉,看着迎亲的队伍从他旁边缓缓驶过,嘴里还嘟囔着:“不愧是宰相公子,这婚礼办得确实很气派。”
    江羽七找到他时,他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瘫倒在桌面。只能先将他背回去,然后与谷齐林在他身边商议前去查看一番,确定许少卿娶的女子到底是不是百里南。
    当他听到百里南三个字时,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惊醒,醉醺醺地问道:“什么百里南?什么娶的女子?”
    江羽七看着他此刻的模样,一会儿扶额悲叹,一会儿咬牙切齿,最终与谷齐林商议,赶着马车,将他一起带去。
    江羽七知道大理寺卿宋大人不在京州,便托人给大半个牢狱中的犯人下了泻药,一时间牢狱中人声鼎沸,狱丞招架不住,只能前去请少卿大人前来拿主意。他与谷齐林便趁机潜入,发现果真是百里南。
    可他们出来后告诉自己,百里南不愿出来,还要与他两清,他的酒意瞬间清醒不少,像被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冰水,甩了自己几耳光,让自己脑子不那么混乱。
    随后,他叫江羽七给他扯来几片叶子,吹起那叶笛之音,他想,只要她平安,还活着,她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她。哪怕是不与他在一起,他也愿意。
    回门那日,他跟在队伍后面,遇到前来的山贼时,他瞬时懊恼自己为何什么兵器都没带,就那样看着她被掳走。
    找了好几日,终于找到山贼的窝点,刚要溜进去,便听见她的声音。
    “两位大哥,反正奴家明日就要死了,今日奴家定然会好好服侍两位大哥。大哥,可否再走得远些,太近了,奴家怕会扰到寨子里面的人,让他们知道了,可不好。”那娇柔的声音,让他打了个寒颤,他看了看与寨子的距离,确实有些近,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带她走。
    于是,跟在他们后面,待走上一段距离,到了一处宽敞的林子里,其中一人从后面抱住了她,他扬起自己制的弹弓就要上手,谁知百里南却用当初对付过他的那招自己上手了,一套动作下来,那汉子捂着裆部直跳。
    随后另外一人大骂一句,就要上手,她伸出腿一踢,同时自己手中的弹弓也放出,那人的裆部也受到重创,于是二人猪嚎一般的声音响起。
    她却逃得飞快,他好不容易才追上她,但也只是跟在后面,看着她随便找了一处稻草垛子躲进里面睡下,他也在不远处找了一处隐蔽一些的地方歇着。
    天微微亮,她钻出稻草垛子,伸了个懒腰,拍了拍手,又扯掉裙摆上的稻草。在路上拦了一辆驴车,朝着苏城的方向驶去。
    他则给了后面那辆驱着马车的人,两倍的价钱买下那辆马车,紧跟在她的后面。到苏城后,他看着她进到成衣铺子里,和店家交谈了一会儿,店家给了她一套衣衫。
    她穿上后去到当铺,当掉那身华服,然后回到成衣铺子,应该是给店家买衣衫的钱。出来的时候挎着挎包,手里拿着一方小头巾,边走边把自己的头发编成两条辫子,系上头巾,兴高采烈地朝着一个方向蹦跶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