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如何致富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这通过发展富裕起来总是好的吧,大家都单干了,好好发展,成为富裕中农甚至富农是迟早的事情呀。”
    王致远惊讶的看着邵部长,还是问道:“邵部长以为这些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都是通过勤劳肯干,积极发展,一步步富裕起来的呀。”
    王致远心里想道:“不应该呀,农村调查报告不少,这方面的内容也是有的。”虽然王致远有些吃惊,想了想接着说道:“我看到的调查报告,还有所了解的问题,跟邵部长所了解的有区别。”
    邵部长疑惑的问道:“你来说说,看看有什么新的问题。”
    “这也是我看的调查报告,这个是张庄老区的报告,这边土改比较早,48年整个地区就已经完成了土改。
    土改这个邵部长也是了解的,过程我就不多说了。贫农不可能通过重新分配土地而变成富农,因为土改后其耕畜、马车、农具、住房都不够,但是大家可以看做是新中农,基本上是达到了过去中农的水平。
    整个村庄有251户人家,经过土改5年后的发展,这个地方就发生了变化,其中 96 户农民为了婚丧用钱,卖出了284亩土地,有99户农民买入耕地。
    单干户中遭遇严重困难的占37.7%,但其中只有一半人认识到问题所在,愿意逐步用合作化办法自救,也就是搞互助组;单干户中42%情况稍好,还愿意继续单干下去。
    这个就是出现的卖田地的现象,我们要是将时间拉长,新一轮的土地兼并不久后就要出现了,最终形成的大地主是谁呢?”
    邵部长艰难的点了点头,还是解释说:“农民出卖土地这个事情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还不至于会出现新的地主阶层。”
    “土地问题我们就不说了,我们接着说说发展致富问题。农业工作部的同志对新富农进行了一定的调查,这个富农还正好是党员,张庄的农会主席李忠全,他家劳动力多,小孩少,经过5年的发展,他从一个贫农变成了富农。
    劳力多,他家就攒钱,攒钱之后从一个林县人那买了近6亩地,这个林县人卖了地要回老家。土地多了,他家的收入也就多了,然后买了一匹骡子,加上土改后给他家分的一头驴,他家就有2头牲口了。
    他为别人拉煤取暖,为街坊邻居犁地种田,许多人欠下了他的债,所以,在他地里需要帮忙时,那些欠他债的人总愿意来为他干活,以此抵债。
    慢慢的他就不用自己干活了,还选上了干部,威望和权力对他更有利。不少村民,特别是青年人发现很难拒绝干部们提出的一些要求。后面又办起了一个磨坊,继续增加其收入。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家里有牲口(雇工),就可以很容易变成新的富农。”
    “这样很好嘛,大家都通过勤劳,过上了好日子。”
    “在农村,使得一些家庭兴盛而另一些家庭逐渐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耕畜的所有权。一个拥有两头好耕畜的农民根本不用在土地上劳动就可以维持生活,他只需饲养和照料牲口,然后把它们租出去就可以从别人那儿换回足够的劳力来耕种他所有的土地。
    还有就是雇工,在农村的手工业者或办小工业者也更容易成为新富农,他们主要是通过雇工,土改后还是有很多家庭比较困难的,需要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在农村交换对等一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容易变成廉价劳动力。
    最后就是做小买卖,张庄有几个农民干脆就放弃了自己种田,干起了各种各样的买卖、租赁和信贷等,从而彻底脱离了生产劳动,仅仅依靠手中已有的一点生产资料就开始了发家致富的资本积累过程了。
    邵部长,在农村想要成为新富农就是这么几个方法,要么有技术提高生产,要么就是通过信息差,要么就是通过大量的劳力。当然也有一些通过坑蒙拐骗偷等犯罪方法发家的,这种是不走正道、发横财的。”
    邵部长听着听着也明白过来了:“大家现在单干难道真的不行?”
    “可以富裕一部分人,还是一少部分,要是能带动起来也是有可能的。”
    邵部长摇了摇头:“在农村搞合作化可以?互助组现在虽然推广开了,但是问题也不小,各地合作社也不少,但是发展得好的,也就你们这边了。”
    “国家刚起步,单干是真的不行。合作社在我看来是可以的,但是也要看合作社的领导者和社员,这个就是我说为什么要大家自愿加入了,同时选合作社社长和骨干,要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等价交换,合理分配。现在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生产的东西只能通过金钱来等价交换。
    合作社家家户户都有入股,每年我们都会组织进行分红……这个是一个很系统的东西,我们合作社的章程里面都有,各种分配方案也是一清二楚,大家也都是接受的。
    将生产搞好,将分配安排好,我是不相信合作社办不好的。其中还要搞民主,毕竟合作社是大家的财产,社员要知道生产了多少,自己能分配多少。
    我们搞合作社,不是为了自己搞,不是说要将合作社的财产拿到自己的口袋里,而是在大家共同接受的条件下完成社员的分配,使大家都没有怨言。”
    邵部长站了起来,有些垂头丧气,踏步往前走:“你晚点将你们这边农村的调查报告给我看看,合作社这个问题我们晚点再谈怎么样。”
    王致远也跟在一旁:“我知道邵部长的顾虑,也知道一些同志的想法。大家看到的人群可能不一样,所以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不管邵部长后面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支持我们这样干,但是省农村工作部还是会这样坚持推广合作社道路,希望邵部长也能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