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太过于激进
作者:鹏程君   重生:官场狂飙最新章节     
    第二天下午,阳光柔和地洒在市委政研室的楼层上,萧逸伟踏着稳健的步伐来到这里。
    昨天,萧逸伟已经与恩师高宇亮通过电话,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情况。电话那头,高宇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萧逸伟是高宇亮最得意的门生,如今高宇亮已步入官场,位高权重。他自然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的团队。因此,只要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萧逸伟前行。
    市委督查室与市委政研室同在这座大楼内,只是彼此分隔在不同的楼层。市委督查室位于四楼,而市委政研室则高居五楼。萧逸伟轻车熟路,仅用了几分钟,便抵达了五楼的市委政研室的大办公室。
    市委政研室的小李与萧逸伟并肩而行,穿过了五楼的东区走廊,最终在一扇办公室门前停下。
    小李轻轻叩击了几下门扉,门内随即传来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请进。”
    随着话音落下,小李推开房门,两人缓缓步入办公室。
    小李轻声地说道:“高主任,萧逸伟已经到了。”
    萧逸伟面带微笑地道:“高主任好,我来了。”
    在一张古色古香的红木桌案后,坐着一位青年男子。他约莫四十岁左右,温文尔雅,浑身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眉宇间,智慧之光闪烁,鼻梁上那副精致的眼镜,更增添了几分学者的儒雅气质。
    此人,正是新上任的市委政研室主任高宇亮。
    高宇亮埋头于繁忙的公务之中,笔尖在纸上舞动,挥洒出一个个流畅的字迹。他听到萧逸伟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抬头一看,萧逸伟已经站在了他的桌前。
    他停下了手中的笔,语气中充满了亲切:“逸伟,你来了,快请坐。”
    萧逸伟,作为高宇亮最得意的门生,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界限,蕴含着深厚的理解和无言的默契。
    萧逸伟微微颔首,低声向高宇亮道谢:“谢谢高主任。”
    随后,他转身走向旁边的沙发,侧身坐下,安静地等待着。
    小李步伐轻盈地走到高宇亮的办公桌前,细心地为他续上热水,接着又为萧逸伟泡制了一杯香气扑鼻的热茶。茶香四溢,让人感到一阵舒适。
    完成这一切,小李微笑对着高宇亮说:“高主任,如果没什么事情,我就先退出了。”他的声音温和而谦卑,透露出对上级的深深敬意。
    然后,他缓缓退出办公室,轻轻地带上了办公室的门。
    高宇亮微微调整了一下眼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温和地问道:“逸伟,步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感觉怎么样?”
    萧逸伟恭敬地回答道:“恩师,您在我学生时代就给予了我无尽的教诲,让我受益终身。自从我踏入工作岗位,您传授的知识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前行。在工作中,我能够游刃有余,都离不开您的教诲。”
    见没有外人,萧逸伟将称呼由‘高主任’换成了‘恩师’,这个微小的改变无声地传递出他对高宇亮的敬重和亲切感。
    “很好,你的进步我看在眼里,你作为江口市党政干部考试的第一名,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潜力。”高宇亮满意地点头称赞。
    萧逸伟赶紧谦虚地笑了笑,说:“都是因为有您的指导和支持,我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老师的恩情,学生没齿难忘。”
    高宇亮哈哈一笑,豪爽地说道:“逸伟啊,你太过谦虚了。要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的天赋和努力,可是让人难以忽视啊。继续保持下去,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萧逸伟谦虚地回应:“恩师,您过奖了。我这点微末之才,哪敢在您面前炫耀。这不,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稿子,还请您不吝赐教,帮我斧正一番。”
    说完,他恭敬地将稿子递给了高宇亮。
    高宇亮接过稿子,只见上面字迹刚劲有力,犹如铁画银钩,他细细品读起来。
    萧逸伟轻啜一口茶,他环顾四周,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书架上整齐摆放着经典着作,墙角的两幅古朴典雅的画更是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整个办公室都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
    经过七八分钟的沉默,高宇亮终于从萧逸伟的稿件中抬起头,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他轻声赞叹道:“逸伟,你真是我的骄傲。这篇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章,见解独到,论点犀利,堪称石破天惊之作。在国内,像你这样具有前瞻性的经济人才真是难能可贵。你的才华,无疑已经站在了顶尖经济人才的行列。你这么年轻就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真是后生可畏。”
    萧逸伟着实汗颜了一把,他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其实源自后世的几位顶级经济学家,甚至包括恩师高宇亮未来的独特见解。身为一个重生者,他不过是提前十年将这些智慧结晶融合到了一起。
    想到这里,萧逸伟感到有些羞愧,于是他诚恳地说:“都是恩师您教导有方,才有学生的今天。我恳请您能抽出宝贵时间,为我这篇稿子指点迷津。”
    高宇亮满脸笑容,声音里透着欣慰:“逸伟,你这篇稿子真的已经很出色了,我这个老师可没什么可指点的了。但话说回来,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这篇稿子中关于国企改革的观点确实有些超前和激进,可能会招来保守派的非议。经济改革得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我觉得有两处地方,稍微调整一下可能会更好。”
    萧逸伟立刻坐直,脸上满是尊重和谦逊:“恩师,请您不吝赐教!”
    高宇亮再次拿起那份稿件,指尖轻轻地在纸面上滑过,用红笔精准地在两处关键内容上做了标记。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想要洞察这份稿件背后隐藏的未来。
    高宇亮沉声地说道:“逸伟,这两处改革思路确实超前,犹如锋利的剑刃,一旦抛出,必定会在高层中掀起轩然大波。对于当前的局势来说,它们显然过于激进,时机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