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人算不如天算
作者:腊月12   状元郎的商户妻最新章节     
    “幼时便给她请了夫子在家中启蒙,女孩子虽说不用科考,能识文断字也是件好事。”
    孙女识字这件事他也是刚知道不久,当初见孙女拿着书本在家中看时,他问过儿子几句。
    “大勇做事确实比一般人考虑的长远,既然是书中说的那定然错不了。”
    宋柏林眼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在地里捡拾地蛋的宋时落,难怪打眼一瞧便和村里姑娘不一样。
    宋柏林那羡慕的眼神自然落进了宋老头的眼中,心中说不高兴那是不可能的,便是这短短的几句话功夫,他觉的身上的疲惫仿佛都一扫而光了,身心愉悦的很。
    想到地里的红薯,全部按照孙女说的书中的法子种植的,宋老头便在心中期待着大丰收的那天。
    “大勇买卖需要这么多地蛋?”想到村里人的猜测,宋柏林直接问了出来。
    “倒也不是。”说起这个宋老头便有些发愁起来。“大哥也发现今年天气同往常不一样吧。”
    “你是担心旱灾?”宋柏林一下便猜到了。
    今年已经连续四个月没有下过一滴雨了,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村长上次也同他提了几句,大家对这事都有些担忧。
    宋老头点头,“地里这一季庄稼收获是没有问题,可若是继续干旱下去,明年要怎么办?”
    宋柏林听到弟弟这般话,瞬间沉默了。
    活了大半辈子的他,自然知道灾年意味着什么,人哪能斗得过天,遇上了便是和老天搏命啊。
    刚刚对地里地蛋还不放在眼里的他,现在看着顿时不一样了,这可是灾年能救命的东西。
    除了宋柏林,之后还来了几波和宋家关系好的人家,无一不是旁敲侧击宋家如何处理这些地蛋,会不会高价收购村里的地蛋。
    宋老头留了个心眼,没有明说,实则他也不知道这些到底怎么处理,想到明年可能遇到的旱灾,隐晦的提了一句儿,还提醒大家最好留些在手里,以备不时之需,至于对方听不听,他也管不了。
    因为大海夫妻俩的加入,原本今天都不一定干完的活计却在太阳下山前全部做完。
    大家又赶紧推着板车将地蛋往家运,足足运了十多车才运送完,大海夫妻俩见活计已干的差不多,便说了一声打算往家走,宋老头自然不许。
    人帮着干了半天的活,哪能连饭都不管便直接让人回家的,即便是亲侄子也没有如此行事的,可宋大海夫妻俩因为挂心着家里的事,这几日婆母身体不适,卧床休养,她若是不回家,只怕老两口吃饭都是问题,更别说家里还有鸡和猪,只能硬着头皮拒绝,回了家中。
    宋老头见此,让宋大勇和宋大树一人扛着两袋地蛋送去了宋柏林家,宋大海这边刚到家,他们那边就到了。
    宋大海没等宋柏林开口便拒绝了,就是一点活计那值当如此,平日里谁家忙不过来喊一声就行,就是搭把手的事情,村里人最不值钱的便是力气。
    都送到家里了,哪有扛回去的道理,看到堂哥如此这般,宋大勇正打算说几句的时候,宋柏林开口收下了。
    让一直拒绝的宋大海顿时有些尴尬的愣在当场,表情有些讪讪的,心里对父亲的行为有些不解。
    宋大勇兄弟两人倒没注意这个细节,见大伯收下,松了口气,招呼几声便回家去了。
    晚饭后,等到宋杏花夫妻俩回家时,宋大勇也是拿出几袋地蛋让他们带回去,宋母还拿出两包糕点递给了宋杏花。
    张大山自然不好意思收,自己来帮忙也不是冲这个,最后还是宋老头开口,同女儿说了明年可能会出现的旱灾,让他们提前做些准备,两人这才收了下来。
    院子里只剩宋家人时,趁着月光看着院子里堆着的地蛋,满满一院子,还不包括已经放进地窖里的。
    宋老头毕竟有些担忧,宋家今日的丰收,在丰年算不上什么,若是在灾年,怕是就要戳人心了。
    为了以防万一,宋大勇今日便打算趁黑运一些地蛋回城,留一些白天在运,就不显得那么扎眼了。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宋大勇才刚刚运了一车回城,院中还剩下很多地蛋时,陈春燕突然临时发作,羊水破了。
    也顾不得院中地蛋扎不扎眼,孙氏忙让儿子去请稳婆过来准备接生。
    也就在这个空档,宋老太不知从哪找出了一块遮雨的油布,同宋老头一起将靠近院墙的那一堆地蛋盖了起来,看着院内还剩下不少的地蛋,叹了口气,他们实在无能为力了。
    宋时落头一次直面这里生孩子的场景,心里有些好奇,也有些害怕,跟着娇娇一起在厨屋烧水。
    孙氏此时正在陈春燕屋内还没出来,稳婆也还没清理,宋老太找出了家中的剪刀,布条等物,用热水烫洗一番,等到稳婆来了能直接用。
    “不用害怕,没事的,你们姐妹俩就在这里看着火,哪里都不用去。”
    宋老太看着两个孙女语气和蔼的说道,担心他们出去,听到声响吓着了。
    宋母也在屋内帮忙,宋老太进来后,直接让她出去看着两个孙女,生孩子可不是一时半会就好的,尤其是头胎,生个一两天都是正常。
    宋母回到厨屋,同女儿、侄女大眼瞪小眼的等着,好在稳婆终于在陈春燕一声接一声的嚎叫中来到了宋家。
    稳婆姓金,年纪同孙氏差不多,因为有接生的这门手艺,平时村里接生的大都找她。
    一进门,便看到宋家满院子的地蛋,让人都快没下脚的地方了,见到迎出来的宋老太,金稳婆笑盈盈的开口。
    “婶子,今年地蛋收成不错啊,这么多地蛋怎么不放地窖里?”
    “这不天气好,打算晾晾潮气在放进地窖。”宋老太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将人往屋内迎。
    夜色下,看不清地蛋是不是潮湿,但今年村里的水田都见旱了,荒山那一片就更不用说了,哪里来的潮气,金稳婆心中暗暗嘀咕。
    自此以后,村里都知晓宋家的地蛋大丰收,多的院子里都堆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