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知子莫若父
作者:若君影   不一样的隋文帝最新章节     
    等张和再次露出头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快一炷香的时间,大家都有些担心。毕竟这下面黑黢黢的,别真是什么鬼怪的洞府。
    张和见大家一脸愁容,连忙歉意地对杨整说道:“二郎,对不住,下面景象实在是太奇特了,世所罕见,某和二弟都惊住了,只记得往前走,都忘了时间。”
    杨整并不关心下面是何景色,只关心安不安全。便问道:“下面可有什么危险!”
    张和回道:“很安全,下面是一条暗河,河水最深处也只齐膝深,不碍事。不过刚开始只有半人高,需要爬过去,数丈之后就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宽。走不过百步,便如同宫殿般大小了。只是这低窄处要抬着杨将军的话,会有些困难。”
    杨方确实是整个队伍里最难处置的,尤其是前面需要爬行的位置。好在杨整心思活络,略微思忖一阵,便有了办法。
    杨整吩咐卫士们将杨方的担架改小一些,又看见那将衣襟扯破的卫士手里还拿着布条懊悔不已,便一把将布条扯了过来,绑在了担架一侧的两头。看看长短,觉得正合适。便笑着对那卫士道:“还是没让你白扯坏这衣服!”
    随后杨整又在自己衣襟上扯下了一块差不到长短的布条,绑在了担架的另一侧。两块布条绑上去之后,就像是后世学生用的书包肩带一般。
    绑完之后杨整便伏在洞口,命人将担架搁在自己背上,自己便可以像小学生背书包一样,将杨方背着,匍匐走完前段的窄路。两个人不方便抬,一个人背还是没问题的。
    众卫士见杨整这姿势,马上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周俊连忙走上前,说道:“二郎真有办法,不过这粗重活还是让我们来吧!”说着便要扶起杨整。
    杨整推开了周俊的手,说道:“别争这个了!洞口太矮了,你们都长得如此粗壮,背上个人根本爬不动,还是我来吧!”杨整此时才是个十几岁的少年,身高体瘦,确实是最合适的。
    杨方也觉得让杨整来服侍下属有点不合适,坚持要自己走,自己是伤了肋骨,又没有伤腿。杨整不想浪费时间,也摆出了主家的威严,大声道:“不要婆婆妈妈的,背个人而已,能有多大回事!”大家这才作罢。
    杨整刚爬进洞口,便有些后悔了,自己实在不该逞能。背上的杨方倒是没有多重,只是洞口太矮,要想背个人通过,自己必须要贴着地面爬才行。
    洞口的水虽然不深,但是有很多树叶飘进来,在水里腐烂生虫,腥臭无比。杨整必须将嘴淹在水里才能通行。而那些没有完全腐烂的树枝,又将脖颈、肚皮刮得生疼。虽然张和拿着夜明珠走在前面照明,但是原本就微弱的光线,被他巨大的身躯挡住了大半,杨整也只能摸黑往前走,后面的广宁公主和其他的卫士,更是什么也看不见。
    好在没爬多久,空间就变大了,大家佝偻着背,便能行走了。杨整便赶紧让两名卫士抬着杨方走了。
    又走了一阵,终于走到了“地宫处”,杨整叫停了大家,从张和手中拿过夜明珠,往四周照去。
    这是一个鸡蛋形状的溶洞,杨整他们走来的方向是鸡蛋的大头处,小头处也有一条路通向西边。一天河水从大头流向小头,在“鸡蛋”的中间形成了一个水潭。水潭两边是突出的岩石,到了这里,便不用在水中行走了。往头顶看去,隐约能看到密密麻麻钟乳石,有大有小,挂在洞顶,像是一把把利槊一般。
    周俊感叹道:世间竟然如此奇景,某随郎君南征北战年,走过了数千里的地方,都没见过此等景象!”
    杨整没办法跟古代人解释溶洞是怎么形成的,见大家都是一副兴奋不已的样子,便开玩笑道:“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这地方,我们便在这里住两天怎么样?”
    周俊笑道:“要是不着急赶路,还真想在仙洞里待几天,过过神仙瘾啊!”
    不料杨整却说道:“大家把行礼都放下吧!咱们今天,真就在这里住下了。”
    广宁公主见杨整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像是也想到了什么,问杨整道:“杨公子是想躲在这山洞中,等追兵散了再出去吗?”
    杨整解释道:“侯莫陈琼是一州刺史,手握数军兵权,即便是咱们走出了这刀山,到了渭州境内,怕是也难以逃脱他的掌控。要是咱们西去渭州,没准会一头扎进侯莫陈琼给咱们布置的包围圈中。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去渭州。”
    周俊说道:“我们要去鄯州与大部队汇合,渭州是必经之地啊!”
    杨整笑道:“条条大路通长安,不可能只有一条路的。我准备先北上去交州,到了交州了再想办法去鄯州,我就不信,难道交州和鄯州之间,就没有路吗!”
    ……
    在杨整几人正商量如何躲避围堵的时候,莫无桑趁黑来到了王郎中的药馆。
    送走了杨整他们后,王郎中便睡下了。毕竟年纪大了,精神头不行了。所以当莫无桑像往常一样,跃进后院中的时候,王郎中一点察觉都没有。而王怀像是早就候着一般,连忙从房中跑了出来。衣裳鞋袜都穿得好好的,一看就是没睡觉。
    莫无桑二话不说,提着王怀就跃出了院墙,然后两人顺着杨整他们走的路疾驰而去。
    两人一直奔跑到了山林中,都不见有些许疲累,莫无桑转头笑道:“你小子长进不少,为师教你了调息之法,可有经常练习?”
    王怀回道:“自然是有的。只是老头子盯得紧,只能晚上睡觉的偷偷练,好几次都差点被老头发现!”
    莫无桑傲然道:“老夫传你的调息之法,是你师公贞白先生所创,高深精妙、神鬼莫测!只要你练习好了,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无不在练习。以你的天资,数年之后,便能达到为师的境界了!“
    王怀听了,马上一记马屁奉上:“只要能有师父一成的功力,就足够徒弟行走江湖啦!”然后又问道:“杨公子他们走的是那条路啊?怎么往山里来了!”
    莫无桑对王怀的机灵劲儿很满意,回道:“你家老头子也真是厉害,给他们在山里寻了一条地道,要不是老夫一直尾随他们,还真找不到!”
    王怀又问:“那咱们追上他们之后,他们能愿意带上我吗?”
    莫无桑早有办法,胸有成竹地道:“肯定没问题的。姓杨的小子拿走了你家的医书,说是要弘扬这千古第一医书。可是谁知道他会不会占为己有呢?你就当是你家老头派你来监督他的。当然不能说得如此直接,你就说是奉父命来帮他抄印医书的,那小子心思细腻,一定会明白的。为表清白,他便不好拒绝你了。”
    ……
    因为走得匆忙,杨整他们只准备了两顶帐篷,自然是留给杨方和广宁公主了。好在各个都备足了干粮和清水,即便是在这洞里住上五六天也是没问题的。在定下了绕道交州的计策之后,大家便换下了湿衣服,各自找合适的岩石睡觉去了。
    杨整将广宁公主的帐篷安置在了“鸡蛋”大头的入口处,离大家最远,这样也能让她稍微自在些。他自己则睡在了离帐篷不远的一块平石上。
    在洞中漆黑一片,也不知道时辰。睡了一觉之后,杨整估摸着天亮了,便安排张和、张成两人继续往前探路,又安排周俊返回入口处的,看看有没有敌人追过来。
    周俊在爬到离入口处的还有一两丈的时候,前面突然有喘息声传来,吓得周俊赶紧闭住呼吸,仔细聆听。前面的人好像也听到了周俊的动静,都停了下来。
    莫无桑带着王怀找到洞口之后,就折返回去了,让王怀自己去找杨整他们。说是自己乃一代宗师,钻地洞有辱威名。王怀不知道的是,莫无桑追踪杨整的时候,已经钻过一次了,滋味很不好受,实在是不想再来一次了,跟威名没有半点关系。越是本事大的人,其实越不在乎虚名。
    王怀刚钻进地洞,就听到前面似乎有人也在钻,于是马上停了下来。王怀修炼的是茅山宗的上等功法,虽然年纪轻轻,却已是内功深厚,完全不输周俊这种老江湖了,所以两人几乎是同时感受到了对方的存在。
    不过,王怀始终是太年轻了,沉不住气,率先问道:“前面可是杨大哥!”
    周俊听到是王怀的声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开口说道:“某是周俊,王小郎中怎么来了这里!”
    王怀在这狭窄的地道中鳖得难受,边往前爬边说道:“我有事找杨大哥,请周大哥带我去找他!”
    周俊只得又往后爬。因为不能调头,倒着爬更难受。
    等周俊将王怀带到杨整面前时,杨整倒是并不惊讶,像是平常时节朋友来家里做客一样。杨整拿出夜明珠照着王怀稚嫩的脸,问道:“不知道令尊可还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王怀将莫无桑交给他的说辞说给杨整听,本以为杨整会因为老头子不相信他而生气,熟料杨整听完却笑了起来。
    王怀听到杨整意味深长的笑声,心中一阵打怵,就像偷练茅山宗功法被老头子抓住了现场一样。于是怯怯地问道:“杨大哥是在笑什么?”
    杨整不答反问:“你这番说辞,是莫前辈教你的吧。”
    王怀下意识说道:“你怎么知道?”说完又觉察到不对,连忙捂住了嘴。
    王怀收敛了笑容,严肃地说道:“贤弟,你身为人子,却对令尊高洁的志向一无所知啊。你那师父,对自己的老友的品性也一点都不了解。令尊要是担心我将医书据为己有,就不会将副本交给我带走了?”而且,你来找我们的事情,令尊也早就猜到了!”
    王怀问道:“老头子怎么会知道?”
    杨整拍拍王怀的肩膀,说道:“所以说知子莫若父啊!你的心性,你的志气,令尊是了若指掌的。加上莫前辈的推波助澜,便也不难猜了。临行前,令尊找到我,说你志在四方,不出去闯荡一番,是不会罢休的,也没办法再用心弘扬王家的家传医学。所以,他恳请我一路上多照顾你,也让我转告你,出来闯荡也是难得的机缘,不要忘了寻访怪病良方,家族使命要时刻谨记在心!”
    听了杨整一番话,王怀心中百感交集,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不再是跳脱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