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杨整的尊道抑佛
作者:若君影   不一样的隋文帝最新章节     
    往北走的路,大家没有探查过,所以一路磕磕绊绊,走得并不快,尤其是还要照顾着杨方这个伤员,就更慢了。天亮之后,才大约走了二十多里路,依旧没有走出山林。
    杨整知道他们过崖用的绳桥迟早会被发现,到时候敌人就知道他们的路线了,所以必须尽快拉大距离,才能避开追击。
    杨整唤来了周俊,说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走得太慢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搞到马匹。”
    周俊回道:“王郎中说这条山脉向北一直延伸到交州,要是我们一直在山里走,别说马匹了,连人都遇不到。眼下吃的东西也不多了,是要找个镇子补给一下了。”
    杨整思忖一番,说道:“向北走走不出去,向南又走回去了,向西的话怕是会一头撞进侯莫陈琼的圈套里,看来,只有向东了!”
    周俊也觉得杨整说道有理,又补充道:“不过,现在向东的话,还是会在秦州城周边打转,没有脱离侯莫陈琼的势力中心,危险得很。咱们再往北走一段,再向东寻找城镇,虽然没有走出秦州境内,也远离了秦州城,就安全多了。”
    杨整采纳了周俊的建议,决定先往北走到中午,再绕道向东。
    杨整他们风风火火地赶路时,侯莫陈青和薛尚也没有闲着。侯莫陈青已经把刀山的角角落落都探查了一遍,依旧没有收获。薛尚手下有位幢帅提议道:“将军,咱们与其在这里瞎找。还不如直接找到王郎中,一番刑具下来,不信他不招!”
    薛尚白了一眼这个幢帅,说道:“那等刺史大人病犯了,是我能医治,还是你能医治?”
    一番话说得这位幢帅哑口无言。侯莫陈青看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把希望又寄托在之前发现痕迹的那块地方了。等侯莫陈青和薛尚再次来到这地方时,已经是正午时分了。
    薛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让士兵们好好将这块地方搜查一番,连方圆三十丈的花草树木,都被清理走了。
    侯莫陈青站在山崖脚下,伸手触碰着山壁,呢喃道:“难道他们能从此处直接消失不成!”他靠着山壁思考,其他人也不敢来打扰,一时间竟然安静起来。
    忽然,侯莫陈青似乎听到了流水声,觉得奇怪得很。又屏息静听,这才确定确实有流水声。侯莫陈青听力惊人,随着流水声,很快就找到了杨整他们之前通过的洞口。可是洞口内有一块巨石堵住了,水声就是从这石块与洞口中间的缝隙传出来的。
    薛尚见侯莫陈青举止怪异,知道他是发现了什么,也跟了过来。只见侯莫陈青双手按在石块上,运足了内劲,向里推去。
    在薛尚看来,石块是纹丝不动,可是侯莫陈青却感觉到了一丝晃动。于是连忙对薛尚说:“薛军主,看来咱们是找到他们了!你好好听听,这下面有流水声,这石块也不是天然形成在此处的,这下面一定有个山洞!”
    薛尚将头贴近了洞口,也听到了流水声,说道:“某听说,益州很多地方的河水是从地下川流而过,莫非此处也是有一条地下的河流!”
    侯莫陈青道:“不管这地下是什么,这块石头堵得就不寻常,一看就是有人刻意为之!当务之急,是赶紧让人砸碎这石头!”
    薛尚赶紧转身下令道:“军中可有石匠?赶紧找几个石匠过来!”
    当薛尚还在跟石头较劲的时候,杨整已经带着队伍走出了山林。全队上下都换下了夜行衣,又扮成了一个商队的模样,只是少了一些货物,显得不那么正常。所以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城镇,装扮一番,才好继续赶路。
    杨整派周俊去找人打探一番,自己则带着余下的人,在一处小河堤休息。等周俊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未时了。
    周俊一回来,大家便聚拢起来,听他汇报。周俊却是不急不慢地取下水袋,喝了一口水,才道:“我们已经到了安阳郡乌水县了。”随后往东北方向一指,说道:“沿着这条路,一直往东北走,个把时辰就能赶到乌水县城!”
    杨整道:“既然还有半天的路程,我们这么多人,目标就太大了些,容易暴露。接下来我们要化整为零,一到两个人一组,分头行动!到了县城之后,各自买一些马匹、货物。戌时之前,在北城门外集合,连夜北去!”
    杨方和广宁公主是最特殊的,杨整思索了一番,便有了决定:杨方由周俊和张和抬着,王怀这个随队医生也和他们一起,扮作去县城寻医的样子;广宁公主换上男装,和杨整扮作一对去县城访亲的姐弟。
    杨方这一对是行走最慢的,所以由他们先行。杨整和广宁公主随后,其余人也每间隔一段时间再出发。
    杨整虽然和广宁公主认识很长时间了,但是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并不多。除了最开始广宁公主夜探隋国公府的时候,两人一直都保持着距离。虽然杨整常借着公事的名头,有意无意地给自己创造机会,但是始终是没有多大的进展。
    其实,杨整一直担心着广宁公主到了伏俟城之后,会放下牵绊,真的找个庵堂出家当尼姑。那样,他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所以,刚走了一小截路,杨整就开始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话题,想要动摇一下广宁公主的禅心,于是问道:“公主,你可知道佛家的起源吗?“
    广宁公主点点头,回道:“当然知道,佛教由西方天竺传入中土,“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史书上都有说的。
    广宁公主的话让杨整一时间愣住了,原以为她不知道佛教的来源,正准备拿达摩祖师东渡传法的故事忽悠她呢,没准他听了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就不会觉得佛教是个能让人清心寡欲的教派了。所以,杨整还是不死心地问道:“那你知道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故事吗?”
    广宁公主又道:“知道呀!当年南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礼待高僧,听闻了达摩祖师的大名之后,就请他入宫讲经,结果南梁武帝修的是小乘佛法,所求的是自渡,达摩祖师修的是大乘佛法,求的是渡人。所以,达摩祖师的佛法更为高深玄妙。南梁武帝不懂大乘佛法,认为达摩祖师讲的不对,便让他离去了。达摩祖师走了之后没多久,南梁武帝幡然醒悟,急忙派人去追。可是追到长江边上,只见达摩祖师乘了一支芦苇渡江北去,再也追不上了,这就是’一苇渡江’的由来。”
    杨整知道这女子博闻强记、文采出众,要是任由她说下去,怕是要适得其反了,连忙说道:“你说的都对,却也不对!你知道达摩祖师为什么能’一苇渡江’吗?”
    广宁公主回道:“难道不是达摩祖师佛法精妙,已经成佛了吗?”
    杨整道:“哪有凡人之躯能成仙成佛的,达摩祖师之所以能’一苇渡江’,是因为身怀无上轻功,不只是轻功呢!还有七十二绝技,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于是杨整将达摩祖师苦创七十二绝技,创立少林寺的武侠故事说给广宁听。武侠故事当然不再讲什么佛法了,只是披着佛法的外衣,讲一些爱恨情仇、情节引人入胜,一下就挑起了广宁公主的兴趣。
    杨整将达摩祖师的事迹一顿乱改,九年面壁参禅改成了与道教宗师陶弘景切磋武艺之后,一招落败,于是回到少林后山面壁参悟,经过九年的参悟,终于悟出了一套无上掌法,名叫大慈大悲千叶手,最终凭借这套掌法终于打败了陶弘景。
    禅宗二组慧可断臂立雪,以求拜师达摩祖师的故事,被杨整改成了慧可还未出家时,一家人都被仇家灭门,只有慧可逃了出来,但也被仇家砍断了手臂。慧可为了报仇,就来到达摩祖师参禅的山洞前求教。慧可在洞外的飞雪中一站就是三天,终于打动了达摩祖师,教授了他七十二绝技中的二十四门绝技。然后慧可找到了仇家,凭借高超的武艺,得以报仇雪恨。最后回到少林寺,和达摩祖师潜修佛法,终于成为了一代宗师,后世成为禅宗二祖。
    杨整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故事讲得丝丝入扣、妙趣横生,一下边吸引住了广宁公主,一时间让她觉得,原来佛教故事也能这样有趣。其实,杨整为了打消广宁公主的出家之念,把佛道两家的宗师都改编成了争强斗勇之辈,要真让两教的信徒知道,他这样编排前辈宗师,怕是饶不了他。
    杨整说完了达摩祖师的故事,广宁公主便问他:“你这说的都和佛经上的不一样,是真的吗?”
    杨整懒散地道:当然是真的!佛经上都说人能成佛,你信吗?他们都是为了为了方便传教,才把自己的教义讲得那样大公无私、尽善尽美!”
    广宁公主对杨整这样不敬神佛的态度很是担心,怕他收到神佛的惩罚,便劝解道:“你不能这样说的,小心佛祖降罪于你!”
    杨整依旧是不以为然,说道:“你放心吧,要真有佛祖,那也必定是心胸宽广、不拘小节的,怎么会在意我这个小小的凡人,不然,那就成不了佛了。”
    广宁公主发现自己实在是说不过他,也只能作罢。
    杨整讲完了佛家的故事之后,又开始讲道家的故事。对于道家,杨整还是很尊敬的。他记得后世有一句打趣的话,叫做:和尚都是肥头大耳的,道士都是清瘦矍铄的。因为,佛家都是盛世传教、而道家是乱世救人。所以,出于对道家的尊敬,杨整讲的都是武王伐纣、老子西出函谷关这类故事。
    等杨整把故事讲完,他们也到了乌水县城。杨整看时间还早,便先带广宁公主找了个饭店吃饭。吃饭时,杨整唤来了跑堂的,递给他几枚五铢钱,问道:“小哥儿,请问这乌水县中,可有马市啊?”
    跑堂的忙收了钱币,藏在袖口中,笑嘻嘻的回到:“回贵人的话,这乌水是个小城,没有什么专门的马市,不过北市有个卖牲畜的地方,家养的鸡鸭鹅、犬马羊,猎来的兔狐麂、虎豹狼都有得卖,您可以去看看!”
    杨整又问怎么找到这个卖牲畜的市场,跑堂的却大笑起来,往店外一指,说道:“你就顺着这条路往北走,走着走着就问道一股腥臭味,你寻着臭味走,就能找到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