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满门权贵的于家
作者:若君影   不一样的隋文帝最新章节     
    正月初八这天清晨,燕国公一家正在膳房吃早点。燕国公于谨已经六十多了,妻子早几年也病丧了。虽然儿孙满堂,可儿子们已经大了,都在地方各有任职,所以现在陪他吃饭的,只有于顗、于仲文这两个孙子,还有从渭州回京述职的次子于翼。
    燕国公是如今大周朝中最德高望重的大臣了,连太祖宇文泰在世时,都对他礼敬有加。虽然如今宇文护身居大冢宰之位,权倾朝野,连天王都不放在眼里,可在于谨面前,也是不敢放肆。
    所以,燕国公府是整个大周规格最高的国公府,一切建制均以郡王府规格兴建。而燕国公于谨对吃食最为讲究,所以这膳房也装饰得极为精美。
    整个膳房面南而建,四角都是二尺粗的大楠木为立柱,托起宽广气派的枣木屋顶。中间的大梁上雕刻着大气精美的波云纹,又漆上艳丽的彩漆,每条漆纹都散发出雍容华贵之气。
    膳房四周都是金黄的梨木墙,燕国公最喜王右军的书法,所以各面墙上挂着他自己临摹的大幅书法贴。只有北面墙上挂着一块长五尺,宽一尺半的牌匾,上书“取贵以功,镇时以德”八个大字,正是当初燕国公攻灭南梁,俘虏梁帝之后,太祖宇文泰若赐。
    膳房中间摆放着一个五尺见方的八仙桌,桌上摆放着十多样各式早点。燕国公于谨端坐在北面首尾,左下首是次子于翼,两个孙子都坐在右下首。
    于谨呡下最后一口米粥,然后擦拭点嘴角胡须上的粥水,慢慢说道∶“过了十五之后,你就回渭州去吧,在渭州刺史任上在做几年再说。现在朝堂上不安稳,还是不要回京的好。”
    于翼重重挡下筷子,大声说道∶“父亲,我这次从渭州回来,就没想再回去!现在朝中,内廷外廷都是宇文护的人,父亲你地位太高,是宇文护专权最大的绊脚石,他肯定会对您下手的。不管怎样,我都要在京城保护您,即便什么官职都没有我也不在乎!”
    于谨斥道∶“糊涂!你以为以你区区白身,宇文护会因为顾忌你而不动为父吗?你才在宫中与贺兰师比斗了一番,输得一塌糊涂,还不能让你认清自己吗?”
    于翼反驳道∶“那是个人勇猛而已,算不得什么?我留在您身边,是要防备宵小之徒算计您!”
    于谨瞥了儿子一眼,问道∶“你猜为什么宇文护现在不敢动为父,反而要礼敬有加,还让为父担任大宗伯?”
    于翼道∶“父亲耆年硕德,誉重望高,宇文护当时不敢对您不敬!”
    于谨冷声道∶“愚蠢!难道独孤信就德不高望不重吗?还不是被宇文护轻轻松松就逼死了?”
    于翼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
    于谨又说道:“这道理,我看你侄子都知道。”然后看一直埋头吃饭的于顗,问道∶“顗儿,你来告诉祖父,为什么祖父现在能稳坐朝堂,而不惧怕权倾朝野的宇文护!”
    于顗听祖父问话,连忙放下筷子,擦了擦嘴,随后歪头思忖一番,才说道∶“祖父在旧朝时就是功勋老臣,有灭国之功;于新朝又有拥立之工,手握兵权。所以大冢宰不敢对祖父不敬。最重要的是,父亲和几位叔叔都在地方任刺史,控制着数州的军权民政,所以宇文护对祖父颇为忌惮!”
    于谨听完哈哈大笑,说道:“真乃我家麒麟儿也!”随后又看看于翼,斥道:“你还不如一个孩子看得明白。只要你们几兄弟在地方上站得稳,牢牢抓住军权,宇文护就不敢对我怎么样!甚至还得求着我帮他稳定朝局!”
    听到祖父表扬大哥,一旁的于仲文也忍不住了,连忙放在筷子,说道:“祖父肯定还想说,独孤信之所以被宇文护逼死,就是因为他几个儿子都没有担任要职。唯一有实权的,只有河州刺史独孤善!而孤独信其他几个儿子,都在京中任散职。所以二叔留在京中,并没有什么用!”
    于谨闻言又是放声大笑,说道:“老夫虽然生了好几个儿子,可一个比一个迂腐笨拙,反倒是几个孙儿,颇有老夫年轻时的风采,老夫总算后继有人啊,哈哈哈!”
    于翼闻言也是苦笑,看着两个侄子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等父亲笑过了,才道:“既然如此,十五之后我就回渭州了!”
    于谨道:“渭州是连通中原与西域的中转之地,十分紧要。这几年吐谷浑和突厥都很不安稳,所以你到了渭州,不可有丝毫懈怠,一定要好生经营。渭州自你兄长任刺史开始,就是我于家的大本营,你可千万不可大意,让别人趁了错处,丢了我于家的根本之地!”
    于翼慎重道:“父亲放心,孩儿虽然没有大哥那样开疆拓土的大才,可守住本业还是能做到的!”
    于谨道:“如今你任渭州刺史,你兄长任勋州刺史,你三弟任瓜州刺史,四弟任建州刺史,我于家于东南西北各地均有势力,形式极好。只要你们几兄弟戮力同心,勃然奋励。再有为父这把老骨头在京中为你们剪除宵小,稳固后方,我于家可再旺三代!”
    于谨的话让桌旁的一子二孙都兴奋不已,正也要慷慨激昂一番,却有下人在门外禀告道:“郎君!大门在外有一个老道士,在那里胡说八道,说府上幽冥之气环绕,恐有灾难,所以想进府求见郎君,为府上排灾解难!”
    这里一家三代正在展望家族美好未来呢,突然听到这么晦气的话,都是心中大怒。于谨人老稳重,不好发作。两个孙子又太小,也不好说话。所以只有于翼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冲着那下人吼道:“什么乱七八糟的的话也来瞎传!让那臭道士赶紧走,不然老子让京都府的人过来,请他去吃牢饭!”
    那下人委屈道:“二郎息怒!小的们也想把那道士赶走!可那道士有点邪门本事,小的们五六个人也近不了他的身,反而招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小的让事情闹大不好看,才来禀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