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与僧长谈
作者:外乡剑仙   恭送道友飞升最新章节     
    夕阳西沉,似火的骄阳逐渐隐退于天际,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上,留下一抹璀璨绚丽的余晖,将天边的浮云映照得通红一片。
    一座雅致的凉亭之中,一位僧人与一位少年相对而坐,在少年身旁,还依偎着一位清丽脱俗的美丽少女。
    只见那位僧人双手合十,轻声吟诵道:“阿弥陀佛。”
    说罢,四奘的嘴角却不自觉地微微一撇。
    眼前这对男女亲昵的模样,实在有些不成体统...
    尤其是在自己这个出家人面前,可谓是触犯了佛门清规戒律中的色戒,实在是有些失礼…
    然而,对于僧人的反应,余白却是视若无睹,只是淡淡地瞥了对方一眼,然后没好气地开口说道:“爱看就看,不爱看就拉倒!明明是你这秃… 和尚非要拉着小爷过来… ”
    “哈哈!”听到余白如此粗鲁的言语,四奘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起来。
    好在余白及时收口,没有把那个不敬的称呼说完整。
    四奘依然嘴角挂着一抹轻笑,宛如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之中,轻声说道:“这位施主,贫僧在初次见到你时,便察觉到施主与佛有着些许的缘分,所以特意将施主请来此地,好将佛法传授于施主。”
    “得!打住!赶快打住!”余白突然伸出右手手掌,面色虽然带着些许不满,但并未破口大骂!
    毕竟,余白曾经在书籍中涉猎过有关僧侣的零星信息,无外乎都是些‘拯救苍生’之类的记述,因此对僧侣并不是特别反感。
    而李不休、清风以及明月之所以会对和尚产生厌恶情绪,余白通过几人的讲述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不过,余白始终是余白,别人有别人的看法,至于别人的看法如何,则与自己没有丁儿点关系!
    余白,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事实。
    “施主,出家人不打妄语。”四奘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双手合十,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贫僧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开启了第一识,所以,贫僧绝对没有看走眼,况且施主的身体周围,若隐若现地环绕着佛法,虽然非常稀薄,但极其纯净,如果施主能够改修佛法,想必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成就佛陀神明之位。”
    听到这句话,余白微微一怔,突然想起从一开始,眼前这个光头和尚就坦率地承认自己是一个开启了五识的僧人。
    余白挠着头,心中十分疑惑…
    五识... 是什么玩意?
    佛陀,为‘觉悟’,亦为‘智者’!
    佛所说,当以何身得渡则以何身得渡。
    自身觉悟,引他人觉悟,引万物觉悟,即使人觉悟,以及觉行圆满,即自觉、觉万物的智慧与功行,都已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
    佛门六识,属大神通,亦属于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所言: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之,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以至无色界之有绝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
    眼识,见喜: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
    耳识,闻怒: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
    鼻识,嗅爱: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
    舌识,尝思: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
    身识,感忧: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
    意识,知欲: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
    眼识生时,可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耳识生时,可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鼻识生时,可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舌识生时,可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身识生时,可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五识能动反映分别善恶好丑也。
    前五识能使寻常僧侣成为‘智者’,以洞察万物本质,洞悉世间万象。
    至于如何开启,这需要僧侣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磨砺心境,提升自身的悟性与禅定,方可开识。
    绝大多数僧侣在有生之年皆可开启前五识,唯独第六识,可遇不可求,往往开启只在一念之间,或近在咫尺却终不可碰。
    余白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厌烦,很是无奈又无语地盯着眼前这个已经喋喋不休了整整一个时辰的和尚。
    原本以为这位和尚挺会说话,但余白怎么也想不到,这和尚竟然如此擅长言辞!一张口就像滔滔江水一样源源不绝,讲解佛法时更是不知疲倦。
    四奘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向余白颔首行了个礼,然后才开口说话。
    然而,这一次,四奘的语气里竟带着几分特别的敬意:“施主或许不知道,实际上,你的身体周围,环绕着三种并不相同的灵蕴。”
    “你... 在说啥?”听到这话,余白一脸茫然…
    余白随后重重地叹了一口粗气,暗自思忖着:这该死的秃驴… 刚刚才解释完什么是六识… 这会儿又搞出一个道蕴来… 他娘的… 这秃驴就不知道累吗…
    “哦?”四奘看了一眼有些迷茫的余白,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咦,然后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余白,才开口说道:“贫僧再次确认了一下,并没有看错。”
    “难道… ”见余白对自己说的话毫无反应,四奘破天荒地皱起了眉头,过了好一会儿,才稍微加重了一点语气开口问道:“施主看不见?”
    余白依然是那副无奈的表情,随后摊开双手,没好气儿地反问道:“你希望我能看见啥…”
    听得余白此言,四奘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些,先看了看余白,又看了看余白身边的明月。
    四奘敏锐地注意到明月脸上也带着一丝隐晦的疑惑,然后难以置信地盯着余白。
    四奘双手合十,全身突然泛起一层像薄纱一样的金光。
    金光在呼吸之间就已经涌入了四奘的双眼。
    通过这层金光,四奘再次确认,余白的身体周围确实环绕着三色灵蕴。
    其中最凝练的一道灵蕴呈白色,表示纯粹的修士;次一等的灵蕴呈青色,代表道法;而最微弱的那道灵蕴呈淡金色,实际上是佛法。
    四奘微微点了点头,眉头紧接着又紧紧皱了起来。
    有些不对劲!
    四奘心里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暗自思考着:这小子身体周围浮现出来的灵蕴,明明已经跟随他很长时间了,可是看这小子现在这样子,只有两种可能啊!第一种就是他故意装作不知道,想要敷衍我;而第二种… 难道说这小子真的不清楚?或者更离谱一点,他是真的完全感受不到这些灵蕴!”
    一想到这里,四奘心中不由得一惊,满脸惊愕地望向余白,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然而,余白此刻却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陷入沉思状态中的四奘。
    余白注意到,在短短片刻之间,这个和尚阴晴变化,简直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甚至,余白心中不禁升起一个念头:这和尚… 不会是发疯了吧…
    看着余白与明月一样的目光,四奘意识到刚才的自己有些失态,而后有些尴尬地吟诵了一句‘阿弥陀佛’,恢复以往的微笑。
    由此,四奘更加肯定,眼前的这个少年,真的与佛有缘,只不过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四奘忍不住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若真的是这样,恐怕这个少年,很有可能与世间万法皆有缘。
    一想到这,四奘放弃了原本打算传授佛法的想法,只是静静不语,看着余白。
    “呃... ”不知道过了多久,余白发现四奘就这般直勾勾地看着自己,且凉亭内的气氛变得有些不太一样,忍不住挠了挠脑袋...
    这货,到底要干啥?
    余白当然不知道四奘的心中是如何所想... 毕竟余白无法窥探他人内心...
    窥探?内心?
    余白猛然一惊,赶忙开口:“和尚,我记得,你好像能读懂别人的想法。”
    “不错。”四奘面带微笑,点头肯定。
    “我去!”见四奘点头,余白一愣,更是努力控制着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凉亭之内,一少年一僧人四目相对,从一开始僧人的喋喋不休,变成了少年不问僧人不答。
    “呃... ”余白挠了挠脑袋,双目一转,方才开口说道:“你能... 你能... ”
    四奘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轻声开口:“贫僧能!”
    “我去!”余白瞪大眼睛,而后撇了撇嘴,没好气儿地说道:“你真的知道我在想什么?”
    四奘再次点了点头,轻声回答:“贫僧知道。”
    “实不相瞒!”见余白投来异样目光,四奘仅是微微一笑,而后便轻声开口,为余白解惑:“贫僧并非可以真正地知晓你内心真正的想法,而是通过‘五识’来感知施主身上灵气的变化,而后稍加猜测,便能知晓施主想法的十之七八。”
    “我去!”听得四奘此话,余白瞪大了眼睛,竟然站了起来,声音略高开口质问:“当真?”
    “出家人,不打诳语。”四奘点了点头,轻声回答确定。
    余白向前一步,走至四奘的面前,稍稍做了一下思考,而后嘴角带着一抹坏笑,开口问道:“和尚,小爷现在,在想什么!”
    “这个... ”听得此话,四奘先是一愣,而后竟然满脸的尴尬,欲言又止...
    “你看,你看... ”余白撇了撇嘴,狠狠地瞥了四奘一眼,然后回头看向明月,不屑地开口说道:“我就说嘛,这和尚是在吹牛皮!”
    “哎!”听得余白此话,四奘轻轻地叹了口气,仿佛下定什么决心一样,才看向明月,轻声开口:“女施主,这位施主今夜想与你春宵... ”
    四奘的话还未说完,只见一脸惊恐的余白赶忙转身过来,捂住了和尚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