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九山探亲,不安稳的倭寇,召回夏昌珉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爹!娘!我回来了,来看你们了!”门外朱九山大嗓门就喊上了。
    一间土坯房的炕洞口,正在烧炕的朱大娘,转头就看到了自己昼思夜想的儿子。
    扔下手中的笤帚。
    “是老九吗?唉呀妈呀,是儿啊!”朱大娘一摇一摆的小脚跑了过来。
    此时的朱九山身上和手上挂满和提着许多的东西,没办法去扶:“娘,你慢点!”
    屋里才小窗户口,缓缓掀起一个小洞,一只圆溜溜的小眼睛在巴望着院子。喊了一声:“哥!你回来了!”
    朱九山这才看向声音的方向,笑着喊道:“小妹我回来了!”
    朱大娘泪眼婆娑的摸着儿子笔挺的军装:“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之前你爹说城打枪,我深怕你有个万一”
    “没事娘,我回来了,现在的海城是我们的天下了,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朱九山身上的东西大包小包的被朱大娘取下。
    一边取一边说道:“你这孩子,买这些东西干啥,我们有吃有喝的,别糟践钱了!”
    朱大娘看了眼包袱里的白糖和玻璃瓶洋酒,忍不住的抱怨道。
    “娘,这是我们总裁送的,让我带回来孝敬二老!”
    “是那个张善人?”
    “他就是我们的总裁,带我们推翻满清,人人有饭吃!”
    “儿啊!可不敢胡咧咧,这是叫被人听去,可是要杀头的。”
    朱九山只是笑了笑不再说什么,而是拿着东西进了屋。
    在被窝里的小女孩,在朱九山一进门,就激动的说道:“哥!你可回来了!咦?哥你的这身衣服真好看!”
    “好看吧,哈哈。小妹,我给你带了东西!”朱九山说着,就从自己的单兵背包里拿出了一摞好看的衣服,都是单衣服。
    接着又拿出了许多的花头绳,以及一个小镜子,递给了小妹。
    “娘,最近城里街上的店铺都关着的,想买点东西都买不到,不过后面我在给家里添置,这些衣服是我找张府丫鬟买的,给小妹先凑活着穿!”
    朱大娘见此,不再说什么,就接下了儿子递来的衣服,而朱小妹更是激动,想到自己终于有衣服穿了,就开心的不行。
    “终于不用和娘在换着穿衣服了!”
    朱九山看了眼自己身上的军大衣,他很想脱下来给小妹,但没办法军装是护卫军的荣耀尊严,他没办法擅做主张。
    朱九山笑着说道:“娘,这里是五两银子,眼看过年了,给你、爹、小妹一家扯一件棉袄、棉裤和猪皮靴穿。”
    “好好好!”朱大娘没有拒绝接过了银子说道:“扯一套给你穿就行,这钱娘给你存着将来娶媳妇用!”
    朱九山看到了小妹失望的眼神,随即拉着要去藏钱的母亲开口道:“不用娘,我们军装都穿不完!这钱就是给你们置办衣服的!”
    朱九山也是苦笑着,他知道自己娘肯定舍不得花钱,可当下海城铺子都关着,他也没办法,只能给娘说好话。
    “那哪成啊,你不知道后面的花销可多了呢!不省着点花,后面怎么过!”朱大娘剐了眼儿子,还是准备将钱给去藏起来。
    此时出去深山里打野鸡的朱老爹,在村口老汉的口中得知了儿子回来了,急忙跑了回来。
    “爹!”
    一进屋,朱老爹瞬间喜笑颜开:“老九你回来,回来了就好!”
    朱大娘准备去藏钱的,也急匆匆过来说道:“快来看看,儿子给你带了什么,说是外国的洋酒!”
    朱老爹满不乎的摆摆手:“你个娘们懂什么!儿子能平安回来就谢天谢地了,什么东西能比得上儿子的命重要!”
    教训完妻子的朱老爹转头对朱九山道:“这次回来就不回去了吧!”
    朱九山摇摇头:“我要回去的,我就三天假,今天过去了半天!”
    “唉!”朱老爹叹口气,还是强挤出笑容的说道:“不说了,我一会去杀个鸡我们庆祝一下!”
    朱大娘见此不乐意了:“当家的,我做个白面大饺子一样的,鸡留着换粮食吧!”
    见到朱老爹要发火的朱九山急忙起身,又从怀里拿出十两银子,这可是他最后的积蓄了,也是他上阵杀敌得来的奖励。
    急忙塞到了朱老爹的手中:“爹,这些钱是我孝敬您的,后面我回部队了,你看着给小妹和你们买几件棉衣啥的!”
    接着朱九山笑着说道:“爹,我之前的军饷你都收到了吧!”
    此时火气全消的朱老爹乐呵呵的说道:“你这干啥啊,留着你自己花啥的,你之前的钱,我和你娘都给你存着呢,放心!”
    “不是,你们一分钱也没花啊!”朱九山也是无语了,看着炕上委屈巴巴的小妹,朱九山心里很不是滋味。
    随即朱九山说道:“爹!娘,你们要是这样色的,之后每月我的军饷,我可就会换成,棉花布料、小米豆油、白面猪肉什么的寄来了!”
    听闻此话的朱老爹和朱大娘面面相觑,他们看出儿子是生气了,最后还是朱老爹看了眼自己的闺女,咬牙答应了下来。
    “爹答应你,每月给你花,可劲的给你造,不给你留娶媳妇的钱了!”朱老爹愤愤不平的说道。
    朱九山笑道:“最好这样,我每月的军饷在增加,家里就应该过的好点,不然我出去当兵干什么!”
    “九儿他娘,去到三哥家割三两猪肉,我们今个吃顿猪肉饺子!”朱老爹也是生气的说,想要给儿子一个“下马威”。
    你既然不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我们可就顿顿吃肉了!
    “这样好,我好久没吃娘包的饺子了!”朱九山反而笑的更加开心了:“娘,我和你一起去,我在搞半个羊回来,今年家里春节也就有的过了!”
    “好哎!哥最好了!”炕上的小妹开心的欢呼。
    “啊!”朱老爹和朱大娘则是愁眉苦脸的,他们是苦怕了!而且这是儿子的卖命钱,他们舍不得花。
    朱九山不是不知道这对父母的良苦用心。
    而是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张启恩和护卫军,此后就算他有一天牺牲了,他相信张启恩不会不管的,家里也会有一笔丰厚的抚恤金。足够支撑父母养老和小妹出嫁了!
    张府这边。
    张启恩要开始着手准备,今年张家开荒队的开垦事宜,并准备给占领区贫苦老百姓和士兵“分地”事宜。
    月底前,应德皇威廉二世的邀请,张启恩派遣正在欧罗巴的张玉,代表张家出访德意志国皇室,并订购一批三千万两白银的工业机器设备回国。
    可以说,只要是德意志国有的机械设备,张玉都打包了一遍,大喜过望的威廉二世,免费送上了一批德意志优秀技术工人给张启恩。
    并在此发出诚挚的邀请,邀请张启恩访问德意志国。
    此时采购事宜已经完成,最迟明年四月份设备和工人就会全部打包送来海城。
    同时,为加强和德意志国的联系,张启恩派遣一百六十多名识字年轻的护卫军官兵,去德国军事学院、德国工程学院进修。
    为此,安龙,赵毅升、颜学儒、黄甫良等军中大将却不以为意,他们在这些日子里结合之前张启恩教授的作战要领,边打仗边总结归纳,进步的很快。
    张启恩再次提出的“战后总结”制度!每次战役后各军从连开始往上,都要总结各自过失,保持优良的作战作风。
    保证了全军的战斗力历久不衰。
    月底,张启恩又视察了城内驻防的三百特战营官兵。
    张启恩成立了,海城守备团,兵额八千人,由原来的特营副营长薛万彻担任守备团长,负责训练扩编。
    并将剩余的30门克虏伯式75毫米野战炮;10门一百毫米轻型榴弹炮;划拨给了守备团。
    特营副营长孙宝成,升任特战团团长兼教导队队长,回到白云军营训练新兵。特战团兵额六千人,教导队两千人。
    任命了护卫军陆军总参谋长夏昌珉,为白云军营管事兼护卫军后勤部部长(转正)。
    任命史密斯等九位德国人为步兵、炮兵教官。
    任命孙宝成为特战团团长兼教导队队长兼骑兵骑术教官。
    暂时白云军营离不开夏昌珉,所以张启恩给夏昌珉去信,让他先坚守一段时间。
    同时源源不断的工厂机器设备,武器装备正在运往了白云军营。
    那里有现成的仓库,以及张启恩规划了的铁轨运输线路,由德国人设计,夏昌珉主持施工的。
    冒着严寒,用万名劳改营战俘一个月时间完工。
    是马拉式的车厢的运载工具,张启恩从国外购买的蒸汽机车还没有到。
    目前正在修建在从白云山到海城的铁轨,以及营口到白云山。
    有意思的是,这批铁轨是被乾帝国政府贴上“残次品”标识的洋务派生产的产品,福伯派了技术专家核查过,这批铁轨比德意志生产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张启恩用收废品的价格,让德意志商人威廉·莫尔斯给买了过来。
    威廉·莫尔斯是张家花钱聘请的神洲经济顾问和花旗银行经理。
    同时津城、齐鲁等地随着李章铜赋闲后去了两广,很多洋务企业开始变卖工厂机械。
    张启恩也就让福伯收割了一波,什么水泥生产设备,洗煤机械制造设备,连人带设备的全部挖过来。
    当然了也是让德意志人威廉·莫尔斯出面购买的。
    张启恩和德意志的友谊,还要从张玉的穿针引线说起,同时德皇威廉也震惊张家的财力,所以两方是各取所需,相处融洽。
    这天,张启恩在书房办公室,处理白耀祖报来的拆迁规划文件。
    “报告!”
    “进来!”
    “总裁,府门外许光年送来拜帖,说有急事求见总裁。”卫队战士黄大娃将拜帖递上。
    张启恩没有抬头,接过拜帖看了眼说道:“急事?出奇的紧,什么急事。叫他进来!”
    片刻后,许光年直接被黄大娃带到了张启恩的书房。
    “在下许光年,拜会张老爷!”
    张启恩闻声才抬起头,看向眼前,一袭灰青马褂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
    “请坐,来人看茶!”张启恩起身活动了下腰肢说道。
    “我最近很忙,你有何事直接说就行!”
    许光年起身抱拳道:“回总裁的话,我们海城纺纱厂内,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倭寇顾问,这些天开始陆陆续续的辞职。我觉得蹊跷特来禀报。”
    许光年就是当年张启恩开口说话时,来找张大海谈收购的洋务商人,可惜当时的张大海没有看上他的小厂子。
    但出于同是海城同乡,张大海给纺纱厂融资了十万两白银,很放心的交给了许光年去打理,就不再过问了。
    此后的许光年对张大海可是感恩戴德,更是对张大海的儿子张启恩也感恩不已,在护卫军接管海城后,他是第一个带头向护卫军纳税的商人。
    “大量技术工人和倭国顾问离职?”张启恩皱起眉头,意识到事情可能不简单,“可知道他们去向?”
    许光年摇摇头,“目前还不清楚,但据厂里的工人们说,这些倭国顾问最近经常往护卫军城内城外的驻地跑。”
    张启恩眼神变得凝重,“看来得好好查一下。”
    他沉思片刻,接着说:“你先回去,暗中留意其他工厂是否有类似情况,有任何消息立刻通知我。”
    “是,张老爷。今后要是老爷有用的上的地方,尽管开口,在意也愿尽绵薄之力,为光复华夏衣冠!”许光年离开后。
    张启恩立即严肃起来,对着黄大娃吩咐道:“叫朱九山来!”
    “啊!”黄大娃先是一愣,接着说道:“总裁,朱九山家在海城,你昨天才批了三天假期给他!”
    “哦!我忘了这茬”张启恩思索一下说:“派人快马去白云山,将柳五六和夏昌珉叫来!”
    此时冯虎急匆匆的从外面跑来。
    “总裁!我之前发现城里出现了大量的倭国人,就连妓院也拥入了大量的倭国妓女!这是怡红院的杨三美送来的信。”
    “嗯?”张启恩迟疑了一下,没多想就接过冯虎手上的信,拿近后都可以闻到信上淡淡的清香味。
    看完信后,张启恩说道:“冯虎,你去通知白耀祖和黄维,让他们两加大对妓院、倭国商人和平民的监控,原则是不驱赶也不放过作乱者”
    不驱赶是目前张启恩最大的忍让限度了,因为目前他的敌人暂时是沙俄,张启恩不想树敌太多。
    “领命!”冯虎说完,但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盯着张启恩手中的信。
    张启恩没在意的随手将信扔在了一旁,冯虎笑嘻嘻的上前。
    “总裁,这信我看乱摆着不好,我替你收着。”
    张启恩没有理会冯虎,而在审阅起拆迁文件,随后摆摆手,让他拿走。
    当天下午,快马加鞭的柳五六和夏昌珉赶到了海城。
    “派人盯住那些倭国顾问和离职的技术工人,绝不能让他们溜走。另外,加派人手盯着城外,我们新要建的工厂。”
    张启恩对着柳五六安排道。
    随后对一旁的夏昌珉道:“目前我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只好让你在挑个担子,兼任管理海城的一部分政务。不知岳父你身体吃得消不?”
    本来两眼迷瞪的夏昌珉起身敬礼道:“老骨头,还可以为总裁效命!”
    “好!”笑盈盈的张启恩将手里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以及军需调度安排等事务全部交给了夏昌珉。
    自己则依旧制定法律法规及兼顾海城的规划和轻重工业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