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护卫军军、政开始三权分置,军屯衙门。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这样,对全军的思使,近期抽调来海城军校,参加一轮考核和学习。还是那样,军队一切以实力说话。效果好的话,之后定期对基层军官也这样办。”
    张启恩看向一旁的夏昌珉,夏昌珉点点头表示同意。
    张启恩在看向四周的将领,大家都点点头表示赞成。随即张启恩当初就让人拟令,他下令实施。
    张启恩拿出了他之前早已写好的规划,展开看了一眼道:“刚刚宣读完任命后,我在说说细节。
    军长、军参谋长、军思使。
    我后期逐个考核完,依次任命。
    各军军长们也要从现在开始培养现代战争思维,为的就是避免后期整团、整营、甚至整军的溃散和不战而降。”
    张启恩眼神安慰了一旁打着绑带的安虎、张彪。
    继续说道:“之后改编和整合后的各军长、师长、团长,只负责作战指挥。”
    “只在军、师、团一级设立思使,负责军官的提拔升降工作和士兵、军官的思想工作。”
    “只在军、师一级设立参谋长,参谋长负责调兵和协调。
    换句话说,军长能调兵吗?不可以,没有参谋长签字调不了兵。参谋长可以安排作战计划吗?不可以。同样的军长和参谋长能让人升官吗?也不可以。
    升降军官职务的只能是军、师、团一级的思使说了算。思使同样的也调不了兵,没办法安排作战计划。”
    张启恩见众人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说道:“我在简单的说,之后,凡是军队作战打仗的事情,军长说了算。
    军长制定完作战计划,部署完军队任务,参谋长负责调兵遣将,思使负责战功的记录和战前动员。
    这样军队中,军长、参谋长、思使大家遇到事情后,集体商量着来,军长不再是一言堂。思使同样的也调不了兵。”
    张启恩的这个制度,就连一旁迷瞪着眼睛的福伯都瞪大了眼睛,这有点像唐代军制,但又不完全的像。
    “高明啊,三人互相限制,无法团结,也互相互不干扰,各司其职。”夏昌珉暗暗想道。
    “好了,军队就先这样,明天各军主将和我一起去一趟军校,参与海城军校开幕式典礼,同时也和我一起去军工基地,看一下我们之后列装的装备。”
    张启恩说完,一个个将领本来还有点失权的失落感,但听到要去看列装的装备时,一个个眉飞色舞激动了起来。
    “总裁,我能问问是重机枪吗?”安龙弱弱的问道。
    张启恩笑着说道:“重机枪有,卡车、迫击炮、摩托车、步枪、手枪、军服、单兵装备,工兵装备、后勤装备、我们都要过一遍。”
    “咳咳!肃静!”冯虎在一旁呵声道,屋内众人老老实实的坐好。
    张启恩说道:“下面我任命各地行政主官!行政思使、司法御史。”
    同样的行政主官、省督、州督、县督、乡督,负责民生民政、城市建设、卫生教育、招商引资、三产发展等事务。
    行政思使,省思使,州思使,县思使,乡思使,负责宣传思想、升降官员、考核官员、选拔官员等。
    司法御史,省御史,州御史,县御史,乡御史,负责文职警司、治安稳定、处理案件、民事调解等。
    三者互为监督,各司其职。
    如遇到重叠的工作,还是和军队一样,商量着来,集体决定。
    “东北总督府总督、护卫军三军大元帅、张氏集团总裁由我出任。”张启恩说道。
    夏昌珉出任总督府政务大臣,负责东北全域的政务工作;衙门设在原海城公署内。
    白耀祖出任总督府司法大臣,负责东北全域的司法工作;衙门设置在原来护卫军警司衙门。
    张福出任总督府思使大臣,负责东北全域的思使工作;衙门设在张氏集团下面。
    三人直接对张启恩负责。
    辽省省督由宋丹阳出任。
    吉省省督由王明佐出任。
    黑省省督由冉久杉出任。
    (冉久衫是冉琪儿的六叔,之前一直在护卫军衙门,夏昌珉手底下工作。由夏昌珉推荐的。)
    辽省省思使由唐仁建出任,吉省省思使由向方利出任,黑省省思使由王光祖出任。
    (这唐仁建、向方利两人是福伯推荐的,是最早两千张家卫队成员,也是原来军队思使位置上受伤退下来的。
    王光祖是福伯老家过来的子侄,福伯本姓王,晋阳城人。说明一下:王德成和福伯没有亲属关系,只是同姓而已。)
    辽省省御史由鞠文泰出任,吉省省御史由李国良出任,黑省省御史由黄宁出任。
    (这三人都是白耀祖和黄维推荐的)
    接着张启恩对黄维说道:“你负责在各地建立警司衙门,具体的事务还是和白耀祖商量着来。”
    “耀祖,我给你说的各地的法庭衙门建设,最少也要在每个城保证正常运营,各地偏远的,不行就建立巡回法庭衙门!带着人上门办案!”
    “我要打破几千年来皇权不下乡的惯例!让司法公平深入每一个老百姓心里,知道出了出了事情纠纷矛盾,要找你们警司衙门、法庭衙门!”
    “末将领命!”黄维和白耀祖起身敬礼。
    “同时,我将情报司的通政科放到总督衙门,成立通政衙门,来处理百姓们的诉求,任何人不得阻挠百姓去通政衙门。”
    “末将(属下)领命!”
    至于各个衙门具体的人事安排,张启恩让夏昌珉、福伯、白耀祖三人去商量着安排,包括三个行省的衙门官员安排。
    张启恩不再过问,但只要求一点,军方和张氏集团的人,必须有一定的比例在官府衙门里。
    军队这边则是张启恩亲自抓,他要在自己选思使人选,然后在让黄甫良、赵毅升、颜学儒、安虎、安龙给他建议参考。
    接着张启恩看向了一旁的张玉,道:“你最近就先到我的秘书办工作!后面熟悉工作后,我在给你更换位子!”
    张玉出任护卫军司令部、东北总督府、张氏集团秘书办秘书长!
    路翳明、冉久林出任东北总督府、张氏集团发展规划顾问。
    “属下领命!”张玉、路翳明、冉久林立即答应。
    让张玉来当秘书,张启恩也是没办法,因为夏荷、路静、凯瑟琳、冉琪儿最近被他派去了视察各地妇女工作。
    然后,张启恩看向刘堪等人方向,道:“最近我派去的农业专家怎么样?”
    刘堪急忙起身敬礼道:“回禀总裁,专家我们都安置好了!阳城的化肥厂下个月就能完工!”
    “嗯!好,坐下说!”张启恩笑了笑,道:“我对军屯兵团的工作还是满意的,接下来就是各军屯要挪个地方了!”
    刘堪不解,但还是认真听张启恩说的。
    “军屯战士们,要继续向荒地进发开垦,将开垦出来的土地登记造册后,纳入我张家管理,后面我要分给地方村庄的百姓。”
    “属下领命,坚决服从总裁命令!”刘堪坚定的说道。
    张启恩满意的点点头道:“护卫军军屯建设司令部就设在海城,你也留在我这边,三省的军屯建设你也要抓一抓!”
    护卫军军屯建设司令部,脱离军队序列,但任务不变,继续的开垦荒地、协助训练后备役士兵。
    护卫军军屯建设司令部改设为东北总督军屯衙门,将劳改营划拨给军屯衙门管理。
    张启恩任军屯衙门总督。
    刘堪为军屯衙门督司,
    张宝为军屯衙门行政思使,
    田源为军屯衙门司法御史。
    护卫军军屯衙门参照地方行政体系建立,开垦建设基本完成后,就迁徙到下一处规划的开发之地继续建设。
    军屯衙门直接对张启恩负责,福伯在一旁协助,张家的众多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将丹城军屯建设兵团移动到黑省组织建设,将锦镇军屯兵团移动到吉省建设,阳城军屯继续留在辽省建设。
    各个省军屯编制保持在,农垦6万人左右,铁路2万人,城市建设2万人。合计保持在10万人左右。
    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要兼顾军队的供给,享受军队士兵、军官的福利待遇,不参与直接作战。
    处理完军队、政务、军屯问题后。
    张启恩就要对工商业,也就是张氏集团的安排了。张启恩只等各地管事到齐,后续在做安排。
    目前海城、营城、奉天等地的工厂和企业,都是挂在张氏集团下面的,张启恩现在将税收权,商税、工业税、海关、农税等先让张氏集团管理。
    毕竟土地、工厂等挣钱的“口子”都在张氏集团,福伯在安排。
    商业张启恩准备用计划经济模式开办,用官企方式经营,兼之小商人企业。
    在这就是科学家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张启恩要兼顾教育的发展。
    同时,张启恩这几天看出了现有的技术工人等级的弊端,他要考虑怎么消除这个弊端。
    临近中午。
    “王德成!”张启恩转头叫道。
    “属下在!”王德成急忙上前,刚刚他一个人在负责给屋内的众人添水和侍候张启恩。
    “给后厨安排一下,中午我宴请大家!”
    “属下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