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风洞功臣,炸出来的科技大爆发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我们去看一下炸了我实验室的功臣!”
    说起这个,张启恩却笑的很开心。
    夏昌珉等人很是不解,大家面面相觑,炸个实验室很开心?成了功臣!
    此时,众人离开了基地,驱车赶往了靠近奉天城的一处工厂。
    “哈哈哈!”张启恩一下看到迎面走来的中年人,张启恩毫不吝啬的上去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激动之余的张启恩拉着中年人给夏昌珉等人介绍:“这是我们的大功臣,空气动力学家张俞!”
    “张俞见过诸位大人!”一身干练西服的张俞微笑着,在张启恩的引荐下和在场的官员依次作揖。
    “总裁,我们要看什么东西?”一旁的夏昌珉等人纷纷好奇。
    张启恩也不卖关子了,说道:“你们不是好奇我怎么敢说造那么多大飞机、远程导弹的吗?这就带你们去看!”
    张俞亲自在前面带路,四周冯虎等人看到整个工厂是一个宽20米墙厚的堡垒环绕,里面全是黑洞洞的枪口。
    “这防御级别这严!”冯虎都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前面的基地他就已经开了眼,这眼前的神秘工厂就让他惊掉下巴。
    “这一轮扫射不得放翻几千人啊”
    张启恩听到后笑道:“你可以在大胆的想,我将如今整个东省制造的高射机枪、速射机关炮都放到了这里,这里的一架机枪就可以每分钟发射万发子弹。”
    “嘶……”此时跟随的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欢迎大家参观我的实验室,以及建设完毕的奉天5马赫高超音速风洞基地!”张俞微笑的给大家介绍,因为这个工厂四下一个挂牌子的地方都没有。
    这也就是张启恩科技起步的由来,也是东省能制造尖端武器的奠基——风洞。
    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简单来说,从火箭到飞机,想要研制更尖端的技术,就要使用到这个风洞。
    张启恩目前的几处飞机制造厂,没有制造歼击机(歼20)的主要原因就是,张启恩还没有铺开建设普通风洞实验室,他在等张俞研制的高超音速风洞。
    “如今,我可以放开手大干一场,建设可以翱翔九天、飞往欧罗巴大陆的战略飞机.就是这个东西,你们说张俞是不是功臣!”张启恩爽朗的笑道。
    夏昌珉等人不是很懂这些,但他们清楚张启恩的意思,没有眼前的这个东西,护卫军就没有尖端的大杀器。
    如果没有风洞,造什么先进科技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张启恩的那几吨图纸的原子弹就是一堆废纸。
    “我要说一下的是,不要小看西方洋人!”张启恩沉声道。
    早在西历年,英吉利人就率先已经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风洞,但他们点错了科技树,他们只是用于测量风对物品的阻力。
    为此,英吉利培养了大量的尖端空气动力学工程师和专家。
    这些年,张启恩试着想要挖掘英吉利的空气动力学专家,可这些昂撒人高傲且无情的拒绝,高傲的英吉利人不愿意来神州工作,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
    同时,张启恩记得当时张玉给自己说的,其中就有一个英吉利科学家十分轻蔑的说道,神州人就是世界的垃圾,想要发展工业那就是痴人说梦。
    这也是张启恩很保护张玉的结果,张玉为了给他东奔西走承受了太多的冷眼和委屈,张玉也是第一个向张启恩喊出“神州必须崛起”口号的人。
    张启恩没有对张玉的进行表彰,但他却深深的记下了这份功劳。
    最后,与其费劲巴拉的拉拢洋人科学家,还不如张启恩自己培养汉人科学家,哪怕这个过程很是艰辛,张启恩也要挺张玉一把。
    所以就有了张启恩将所有张家人全部“囚禁”在基地苦学,同时,去年时张启恩就大手一挥拨款1000万两,让回国的张家动力学工程师——张俞挂帅,研制风洞。
    “哈哈哈,我还记得当时我死活不愿意接这个工作,总裁连哄带骗的场景!”张俞半开玩笑的将自己这些年的艰辛一笑而过。
    “是啊,当初我给其他行业的图纸都是用吨来计算,只有给张俞的只有两页稿纸!”张启恩苦笑道,本来的张启恩都是不抱有希望的。
    他都做好了重走两次工业革命的老路了。
    对于一个工业国来说飞机很好造,拆开了模仿着造就行了,但是想要更一步的检验飞机的效能且升级换代的试验,离开了风洞那就只能是印度阿三的样子了。
    飞机三次试验炸六次,都不能用二踢脚炮仗来形容了。更不要说造的导弹直接升空后,因为风阻问题就地爆炸了。
    “我可以用图纸,让工程师很容易的制造出老式的三翼、双翼飞机,但侯峰城应该是最清楚的,我们最早的单翼飞机可是一升空后就别想着返回了”张启恩说道。
    这里说一下如今第一架飞机是张启恩的奉天飞机制造厂制造的,飞机的制造不再是美利坚的莱特兄弟,同时也掐断了莱特兄弟的研制之路。
    “未来的飞机那一定要快,目前突破了5马赫的风洞技术,这只是第一阶段的目标!”张启恩对张俞说道。
    “但五马赫也够我们的02式飞机的研制了,所以就辛苦你最近先建造吉城风洞、哈城风洞和海城风洞基地!”
    “明白,总裁放心,现在我身后带的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是一路跟着我研制的,对其中的各个环节很是明白,我会尽快安排!”张俞说着,就向张启恩介绍起自己的学生。
    “好,都是国之栋梁!”张启恩依次和这些学生握手,说道:“你们缺什么吗?集团给大家安排住的,吃的,以及待遇了吗?”
    见学生们一个个不言语,张俞这才上前道:“总裁,我也不好向你开口,大家都还不是集团科研人员的编制,是我临时召集的各个厂子的年轻技术工人。”
    张启恩一愣,看着面前12个年轻小伙,张启恩随即道:“我可以给集团科研人员编制,但明年我可是要让集团过来考核的!”
    “这个请总裁放心,我会尽心去带!”张俞笑盈盈的说道,自此他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可以说,张俞的成就离不开这些小伙子的协助,而这些小伙子也需要张俞的传授知识成长。
    张启恩很清楚当时的情况,在张俞刚到海城时,那可以是说东省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蛮荒之地,都不为过。
    不要说造风洞了,就是电都是个稀罕物,不光造不出来,就是说出来,都没有多少人理解这一概念。
    很多人,当时都在嘲笑张俞就是一个吹风的装置而已,实在不行你拿着嘴去吹。
    当然了,这些人的话,却好巧不巧的被当时任集团秘书长的张玉知道,直接给这些人罚工资3个月,后来这些人不服气,去找了张启恩。
    张启恩被气笑了,要是风洞这么好研制,他能被活生生的逼着,带领东省从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么?
    结果就是张启恩自己取缔了那些嘲笑张俞的专家待遇,给他们两条路,要么滚回美利坚去,要么老老实实接受张俞的警告处罚。
    最终这些专家都跑回了美利坚,不愿意在这个落后,到处透露着蛮荒气息的地方工作。也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撤离潮。
    但张启恩却丝毫没有在意,依旧鼓励张俞继续研制,放开了研制。
    也就在那个时候,张俞身旁只剩下了这12名年轻小伙,他们开启了“开挂”之路。
    当时摆在张启恩面前的,要继续发展导弹卫星原子弹飞机高铁等一系列高新科技工业,所以风洞的需求迫在眉睫,往后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我还记得当时总裁给我说的,我们工业底子薄,都是从美利坚和德意志淘回来的落后货,要实现神州崛起,必须要从高新科技工业上下功夫!”张俞笑道。
    其中,夏昌珉也是很认同,因为他之前就翻阅过张启恩的笔记内容,看到那些现代的科技产品,以及一发炮弹就可灭一座城市的大杀器。
    从那时起夏昌珉就懂了张启恩的发展思路,一味的模仿,只能重蹈洋务运动的覆辙,西方也不会作势让神州崛起。
    唯有一次性从根上超越西方,神州才会不受制于人,开启伟大复兴。
    在张俞的带领下,张启恩等人看完了一架02式战斗机在高速风洞内被吹成了渣渣的表演。
    张启恩笑着说道:“我记得当时我手里有风洞科技的参数和数据,但就是给张工这些,那也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了也没用。”
    “哈哈哈哈!”张俞等人也是哈哈笑了起来,大家明白这是张启恩对自己研制的肯定。
    夏昌珉也摇摇头笑道:“我有一个比喻,不知道恰不恰当。这就好比给原始人一张摩天大楼的图纸,来让他看着建造!这能造出来?造出来就见鬼了。”
    张启恩很是认同的点点头,同时对着张俞等人刚刚的演示鼓掌,众人在看到如今最先进的飞机被吹成了渣,没明白但也跟着鼓掌。
    “你们是在一清二白,没有任何实物可以借鉴模仿的情况下。活生生的炸出了风洞,这也是我东省迄今为止第一份自主研发的技术”张启恩肯定的说道。
    用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来形成风洞,这里面的艰险和艰辛情况就不必说,更关键的问题是,由于当时的张俞等人没有精密的试验仪器。
    所以这个用爆炸来造风洞,爆炸的当量是无法进行完全确定的,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每一次爆炸,都是一次新的尝试。
    而这一办法,也是张启恩给予张俞最大的科技点支持,张启恩也没有好的办法。
    张俞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爆炸,来尝试究竟怎么样才能够做出风洞所需的激波管。
    其中最严重的是,直接将一个整个的实验室原地爆炸,当时的奉天老百姓以为是雷公发怒了,造成了一个奇观。
    几十万百姓对着爆炸声方向膜拜。
    爆炸前,张俞发现了不对,紧急让学生们撤离,可学生们第一时间确是想着去抢救那些仪器和试验数据。
    要不是张俞连打带踹的将这些学生带出来,恐怕后果就是张俞成了东省历史上第一个殉职的科学家了。
    因为张俞的果决快速撤离,才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事后,张启恩也是被吓的一身冷汗,如今他只有张俞这么一个懂点空气动力学知识的工程师,要是连他也报废了,那风洞就彻底玩完。
    张启恩完全不稀罕那些什么花了多少钱造的仪器,觉得炸就炸了,人没事就好,尤其是张启恩太明白这种实验就要炸。
    炸的越狠,出来的结果就越好。
    比较之前在研制24缸发动机、远程火箭导弹时,工程师们也是将实验室炸翻了天。
    就是在一次次的爆炸中,将发动机技术实现了大的推动的,快速实现了东省弯道超车——现代发动机的制造。
    接着就是带动了飞机、汽车、机床等制造。
    而张俞在得到张启恩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始继续不断的进行试验,并最终去年时就造出来了东省第一代激波管。
    简单来说,有了这个就标志着张启恩的工业体系里有了风洞,有了这个,才能造出原子弹、氢弹、核弹、飞机、火箭。
    而本来就开了挂的张启恩没有就此结束,在给张俞亲自指导了半个月后,受到启发的张俞也是突发奇想的开始了另辟蹊径之路。
    也就有了东省工业本来要从走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老路数,直接实现了跨越超车,进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
    如今的张启恩在等芯片、集成电路、卫星通讯技术的攻克,此时的张启恩是将整个张家能找到的资源都集中在了基地这里。
    当时,
    是风洞技术的突破,突破了张启恩大脑里的原有系统知识,所以才有了后来张启恩压上全部身家要赌一把的决心。
    张启恩也看清了自己的体内的这个伴随了他几十年的“系统”知识。
    人定胜天,什么狗屁垃圾系统,都是些西方抄袭明代科技后实现弯道超车,开启殖民工业革命而已。
    所以张启恩要做的就是,借助脑海里这一系列西方系统知识,用“开了挂”的国人力量,实现第三次科技革命。
    去他妈的西方第一、二次工业革命,谁陪你们玩啊。
    这也是当初夏昌珉在建议东省制造纸质货币时,张启恩拒绝的原因和底气。
    产品的迭代此后就是坐上火箭那么快都不为过,张启恩计划用1年的时间,东省的风洞在吉城、哈城、海城分别建立。
    这三处的风洞的性能参数也是要赶上后世水平的地步。
    最近,张俞得到张启恩的命令,在奉天再次建设氢氧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其性能参数更是直接和21世纪科技水平相媲美。
    风洞的发展是从0.5马赫、1.7马赫、2马赫、5马赫,高速15马赫就是如今张启恩要张俞去攻克的。
    因为高超音速风洞的研究,这是在为现代科技奠定坚实基础的保障。
    之后张启恩就可以坐等研制出高超风洞后,越过03式飞机的研发,直接开启04、05式高超音速战机、东风导弹、航天飞机的研制。
    没有海权,那张启恩就用飞机、导弹来扞卫。
    “风洞能做出来,根本不是钱和技术的积累,更重要就是人。你们给整个东省的科研界起了个好头!”夏昌珉在看完这一切后,不禁感慨的说道。
    张俞不敢居功,急忙道:“没有总裁的大力支持,我也不敢一次次的爆炸研究,毕竟就光爆炸花去了整整2000万两白银的开销。”
    “好了,夏参谋长是很难夸奖人的!哈哈哈”张启恩拍了拍张俞的肩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