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奕匡家的大门不好进,袁项城的野心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张启恩这边紧锣密鼓的发展了一年,准备过大年时。
    此刻的大乾帝国京城,乌云密布。
    袁项城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同时,奕匡因为在处理之前八国事务上颇有建树,被慈婆任命为了军机大臣;
    这也是当前自奕辛死后,慈婆如今唯一可以依仗的亲王,在这年轻亲王里面也就只有醇亲王载丰,毕竟有血亲关系。
    所以,载丰和荣录之女幼兰大婚之后,载丰就被任命为了总理大臣。
    袁项城、奕匡、载丰都是新政衙门的政务大臣。
    此时的大乾帝国又回到了洋人入侵前的政治局面。这也是慈婆在政治上保持平衡的手段。
    对于南方的督抚们,慈婆也没有追究责任,再次以正式公文发去了安抚的旨意。
    为此,南方的督抚们一个个激动的感激涕零,至于是不是真的感激涕零,就不得而知了。
    之后,袁项城在徐士常的建议下,奏请了慈婆成立了帝国陆军部,以原近卫第三、四、五镇新军为班底,开始编练第六、七、八镇的新军。
    同时,袁项城准备派自己的得力干将,到南方各省设立新军衙门,开始有组织的编练新军。
    哪曾想,就这么一个政令,让整个南方汉人总督和巡抚们炸锅了,纷纷吵着要参奏袁项城,说他一个汉人要窃国。
    最讽刺的是,南方的鞑虏王爷们却一个个盛情邀请袁项城来训练新军。
    两方势力为此吵的不可开交,上奏朝廷这几天的公文,基本上都是南方总督、巡抚们的各种“不服”,要求自己编练地方新军。
    最后,在慈婆的强势干预下,由袁项城牵头,成立帝国陆军部,各省总督推举人才担任新军督军,由陆军部任命各地练兵钦差大臣,编练新军。
    自从地方上,就形成了督抚(旧军)、督军(新军)、练兵大臣(朝廷军)的三方军事势力。
    一些强势的地方总督不怕,任凭陆军部在怎么派人来,他们有的是办法拿下钦差并“架空”他。可有的省巡抚却殚精竭虑的想办法。
    为此,蜀川省巡抚奎军,就想出了一个昏招,故意放开了对各地造反势力的压制,甚至学闽省巡抚许应魁的路数,资助反乾势力。
    此刻,整个蜀川省烽烟四起,各县的百姓释放了被打压许久的愤恨,开始公开攻击县衙、州府,乃至巡抚衙门。
    仅仅三天时间,新上任的蜀川督军阵亡,蜀川新军还没有建立就夭折。
    眼见事态失控,蜀川巡抚连夜跑去了渝城避难,并组织了旧军在白帝城构建防线,任由蜀川省动乱。
    蜀川省的大乱,农民起义军一个不服一个,为了抢地盘便又开始了混战,这也波及到了一旁的湖广行省,气的湖广总督张之东大骂蜀川省巡抚奎军废物玩意。
    就在张启恩结束了一圈的视察,返回海城后。
    湖广行省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连湖广总督张之东的荆襄三镇也跟着发生叛乱,气的张之东吐血三升。
    眼见事态逐渐的开始失控,两江总督刘空一、湖广总督张之东此时急忙调兵平叛,两人还是老套路向洋人借兵,也不愿意向朝廷和慈婆求援。
    张之东是这样给刘坤一说的,要是朝廷的军队进来了,那在让他们走可就难了。
    南方打成一团,此时的北方。
    庆亲王府内。
    “亚鹏,你放心好了,威尔将军既然推荐了你,本王就会保举你的。齐鲁巡抚去不了,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考虑的嘛”奕匡细细品尝着手里的一碗莲子羹。
    一旁的载正也一脸不屑的看着面前卑躬屈膝的杨子隆,父子俩完全没有将杨子隆放在眼里,奕匡刚才已经暗示的很明白了。
    可就算没有为官经历的杨子隆,也连最起码的“世故”的不懂,依旧跪在地上眼巴巴的等着奕匡给自己安排新去处。
    奕匡此刻已经有些生气了,这什么玩意,一点也不开窍啊!
    没好处费,谁给你办事啊,你以为你是谁啊,让个洋鬼子说句话就可以让大乾帝国堂堂亲王办事喽!
    载正见父亲不悦,随即他起身道:“亚鹏兄啊,如今世道不太平,这朝廷也难啊,我顶着一个礼部的缺,都两年了没见丝毫俸禄发下,日子艰难啊!”
    杨子隆一愣,看着四周华丽的装饰,刚刚他一路走来,要是没看错,这王府的路面都是汉白玉的吧。
    “咳~忒~”奕匡咳了口痰,一旁的婢女急忙上前用双手接着,另外一名侍女急忙上前给奕匡擦嘴。
    “老夫老了,在朝廷里说话不顶用了,杨大人要是有门路,寻别处吧。”奕匡第一次用“老夫”自称,而不是本王。
    一旁的载正也暗骂杨子隆是个傻蛋,真要起身送客。
    杨子隆就是在傻,在没有阅历,此时也明白了过来,但他哪里有一分钱啊,他这一年不是跟着这个混吃,就是跟着那个混吃。
    要是有钱,杨子隆也不至于“卖国”了。
    杨子隆答应了之前沙罗斯,保证沙罗斯在齐鲁的特权和东省利益,以及英吉利在乾的利益和津城的利益,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得是巡抚。
    杨子隆当即给奕匡跪了下去,砰砰砰三个响头,道:“我只求王爷赏个差事,两年,不,一年,就一年,我定奉上孝敬。”
    “奉上什么啊!”奕匡一巴掌打翻面前的茶碗,呵斥道:“你当老夫是什么!你个不知死活的玩意,大乾帝国就是被你们这些蛀虫败坏的。”
    载正也摇摇头,看着这个“废物”,上去对着杨子隆就是一脚踹翻在地。
    “还不快滚,你以为你是个什么玩意,如此祸国殃民之言都敢说,快滚,不然死!”
    杨子隆是彻底懵了,不是你们要的钱吗,不过看着父子俩大义炳然的要杀人的眼神,他急忙磕头后,屁滚尿流的跑了。
    奕匡摇摇头,笑道:“这年头什么样的人都有,都这样做生意,那我吃什么,一个个空手套白狼的,这些汉人就是奴才命!”
    载正没有将刚刚的事情放在心上,上前说道:“父亲,朝廷真的要成立商部?那我的那几家生意会不会受到影响?”
    奕匡接过丫鬟递来的香茶,嘴里含了含就吐在了一旁另外一个丫鬟手里的铜盆里,笑道:“影不影响的,你能决定?”
    载正此时有点犹豫,但还是说道:“父亲,要是商部能在我们家手里,那岂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哈哈哈,我儿有想法就好,也就这几天吧,我在请示请示老佛爷再说。”奕匡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对着一旁的婢女招招手。
    “不过,你也不要太抱有期望,八成是会让载丰出任这个商部大臣,毕竟他是亲王。”
    说完,奕匡就挥了挥手示意让载正离开,而载正见那奶婢女解开胸襟,随即也就转身离去。
    这几天,庆亲王府的大门都要快被踏破了,无数上门送礼的络绎不绝。
    由于李章铜的突然离世,权力没有来得及交接,再加上如今洋人建立了一个凌驾于六部之上的外事部,整个大乾帝国朝廷内部处于混乱状态。
    而刚刚接任直隶总督的袁项城,身为汉人,也处处受到鞑虏贵族的轻视,很多工作开展极其困难。
    如今摆在袁项城面前的就是,原来的军机大臣荣录的离世,慈婆让袁项城接管荣录的武定新军,而这个武定新军空有新军的牌子,内部已经被鞑虏贵族们掏空。
    “2万人的武定新军,你说吃空饷,就吃吧,最少也有几千人撑门面吧。这倒好,整个大营实际在岗的只有809人!”袁项城此刻气的直骂娘。
    一旁的徐士常笑呵呵的说道:“这也是一件好事。”
    “哦!”袁项城一怔,随即扔下手中的账簿,看着一脸笑意的徐士常。
    “武定军可是鞑虏自己训练了六七年的王牌,如今已经烂成这样,那鞑虏其余省份的亲王藩军呢?”徐士常道。
    此刻,袁项城内心已经躁动不安的心,砰砰砰跳个不停,徐士常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大乾帝国已经可以入土了。
    而如今整个神州有和洋人一战实力的,只有他袁项城手里的三支新军。
    “士常兄,我们是不是太急了点?”袁项城轻声问道。
    徐士常则摆摆手,一脸不爽的说道:“急?之前给大乾帝国朝贡的洋人,都骑到他们脖子上拉屎撒尿了,他们一个个都装作看不见就完了!”
    徐士常冷冷的看着袁项城道:“你若是想继续做你的直隶总督,那你好好坐着吧,我徐某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士常兄!”袁项城见徐士常起身就走,他急忙上前劝住,道:
    “我也是有苦衷的,如今我三镇兵马只有第三镇是我亲掌,其余五镇的冯虢章,四镇的段齐锐,我都不清楚他们什么态度。这贸然行事,怕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徐士常听闻,这才神色稍有缓和道:“这个请项城放心,他们的工作我去做,如今当务之急就是继续以为各省练兵的名义,我们扩编新军!”
    “好!”袁项城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袁项城和徐士常的策略是打着新政的幌子,秘密培植自己的势力。
    如今,南方各地的总督和巡抚都和朝廷离心离德,大乾帝国也只是名义上的统治着神州大陆。
    袁项城就想到借着从慈婆让他整顿乾军的机会,对各省下手,当然了各省的督抚们肯定不会同意袁项城安插把刀在自己脖子上。
    所以肯定会极力反对袁项城,事实也如袁项城预料的一样,这不南方已经乱了嘛。
    为此,袁项城就顺理成章的可以给慈婆进言,他先在直隶各每个省地训练新军,待训练好了在派去各省驻防。
    此乃名正言顺,到时候各省的督抚就只有造反和顺从两条路可选了。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些新军都是由袁项城亲自选拔,亲自训练出来的,和他的第三镇新军一样:
    “吃谁的饭!”
    “吃袁大人的饭!”
    “穿谁的衣!”
    “穿袁大人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