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乾帝国留下来的烂摊子,流民杨子隆
作者:恬舟   军阀:我在乾末当总督登基称帝最新章节     
    此时,一支身着沙漠迷彩,带有航空钢制作的鳞甲护膝和护臂,头戴迷彩布包裹的战术头盔,身披沙漠色披风,带着护目镜,背着双肩包和一把ak47步枪的骑兵。
    就连战马也是穿着特制帆布甲,可以抵御一定程度上的弹片击伤。
    “军长,我们的侦察兵找不到冯德麟跑哪里去了,这吕梁山太大了!”此时一名连长汇报道。
    安龙则眉头紧皱,这支溃军要是找不到,之后安龙怕他们在哪里冷不丁的给自己来一下偷袭,那就玩完了。
    “报告!赵蒙盛参谋长急电!”
    安龙接过电报,看到此时晋阳城外汇聚了不少于30万的灾民,安龙顿时腿肚子都在打颤。
    “这……”安龙不再犹豫,立即说道:“即刻给总裁去电!”
    与此同时,黄甫良部也被阻拦在了太行山一线,这里都是西北各省、南方豫省逃难而来的灾民,以及晋省本地的灾民。
    灾民都是去年旱灾,饥荒,地震后,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流民,直隶不让他们入境,豫省又没办法处理,他们只能盘踞在太行山一带苟活。
    当一个灾民,听说到护卫军在分地,还给吃的时候,整个四面八方的灾民都涌了过来。
    晋阳城下。
    “军爷!行行好,将我孙子收下吧!给我孙子一条活路就行!”
    “大人,我们已经一年没有吃饱饭了,给我们地,我们也没力气种啊!”
    “军爷……”
    此时,没有安抚好这些流民,不知道是哪个眼尖的,看见了一旁护卫军卡车上的罐头和馕饼,一声大吼,无数的百姓去哄抢。
    很多新兵都要拉栓射击,被赶来的军官全部呵斥。
    “他们不怕我们打死他们吗?”
    “怕?”
    “他们都要饿死了的,怕什么!”
    “可这还是我们的军粮!”
    “都给我将枪收起来!不许扣开保险,免得走火!维持现场秩序,让百姓们不要哄抢!注意保护好自己!”
    黄甫良和赵蒙盛刚刚向参谋部、兵部请示过了,同意了他们就地放粮救灾,延缓入陕作战。
    “蒙盛!你带着各级思政委员快去调粮!我在这里处理!”黄甫良严声道。
    毕竟要是思政委员们在,黄甫良这个秩序是没办法维持住的。
    很多新兵却恶狠狠的看着这些灾民,因为他们抢粮,意味着他们无法入陕,无法去追击鞑虏,最后没有任何战功。
    “抢了东西的还回来,我们会即刻做饭放粮!”
    在赵蒙盛离开后,流民人群中就传来了无数的这种警告。
    接着,黄甫良下令将女儿、孩子、老人和男人分开,不听话的直接就是枪托招呼,必要的可以听见刺刀的声音。
    这样雷厉的手段下,那些带头哄抢的人反而率先交还了罐头,有些拿了馕饼的,由于和石头一样的东西,那么宁可噎死,也不愿意交出。
    “让军法处的人,来处理!给老子听清楚了,不要对难民有丝毫的同情!兵部已经在调粮食和同意开仓放粮了!你们要是因为这个丢了命!我不批牺牲!”
    黄甫良对着面前的各个师长、团长训斥道。
    因为,各个就已经有3个士兵被踩踏而死。
    这笔损失,让黄甫良怎么给参谋部和兵部上报!怎么给这些士兵的家人交代,因为自己的仁慈,导致你家娃死于非命。
    “报告军长!那边有流民,捅死了我们一个士兵!士兵已经咽气了!”
    黄甫良接过卫兵的冲锋枪,吼道:“愣着干什么,凡是不听军令的流民,都按土匪治罪!”
    “是!”
    零星的枪声响了十几分钟后,
    赵蒙盛见时机差不多,就带领军中各级思政委员,组织士兵架起铁锅烧饭,让难民有序的排队等候。
    同时,这才让思政委员们去难民跟前宣布护卫军军令!
    “我们可以救济你们,但你们中有流寇、土匪、旧军、鸦片贩子!就这会会,我们的战士就有13人死亡,要是举报身边的这些坏分子的人,我承诺先他们家给吃的!”
    随即,人群中有大量的曾经的地主、匪寇、混混被老百姓举报出来,只要稍有反抗,士兵就直接开枪射杀!
    很多鸦片贩子手里是有枪和刀的,他们准备逃命,但很快被百姓们大喊举报。
    “军爷,这个人就是刚刚捅死你们士兵的!他手上的刀,血都没有干!”
    那么鸦片贩子恶狠狠的对着那个难民,亮出短刀,准备结果了那个多事的难民。
    “让你多嘴……”
    话还没有说完,那鸦片贩子就倒在了血泊中。
    干净利落,四周城墙上的护卫军,都分配好了监控区域,只要有暴动,就可以射杀。
    这一切,让满脸泥垢,浑身破破烂烂的杨子隆给吓傻了。
    看着刚刚被他举报的鸦片贩子,脑浆迸溅了自己一脸,杨子隆木楞的擦了一把脸上的白红之物。
    一旁见怪不怪的思政委员上前,地上了自己的手帕,说道:“老乡,你不要怕!大家都不要怕,我们的会保护每一个好人的!”
    说完,思政委员上前问道:“老乡,你叫什么名字,你很有勇气!不错!先快去吃饭吧!”
    “我叫……我叫杨亚鹏!”杨子隆已经感觉自己脚不听使唤,动不了一点。
    直到那个思政委员扶着他吃了口热乎的。
    杨子隆这才舒缓了许多。
    他不禁感到后怕,自己这是才饿了几十天,自己就已经这样了,那些饿了一年的该是什么样,看着一路上的白骨和红着眼的野狗。
    杨子隆感慨这活着真好。
    他本来是要去投靠南方的军阀。
    可半道上,被一伙难民抢了吃的和钱财,就是身上的衣服也被扒干净了。
    一路上,他看着光秃秃的田地,看着光秃秃的树干,看着干涸的水井和水渠,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
    杨子隆此时依稀记得几天前,他跟着难民一路走,不知道走到了哪里。
    闻到一处寺庙有肉香味飘出,他们激动的冲了进去。
    当看到是一群女儿在煮东西。
    杨子隆和那些难民们就露出了凶狠的神情,女人们也很拾趣,就乖乖的退到了一旁。
    难民们也不再为难这些女人。
    纷纷冲上前去,拿起锅勺去捞东西吃。
    杨子隆凑近一看,一颗颗被劈开的人头伏在锅里,瞬间胃里反酸,直接喷了出来,被一旁的流民给哄了出去。
    看着源源不断走进寺庙的百姓,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
    杨子隆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这是自己当初要辅佐的张左霖的治下领地吗?这是那个万里沃土的豫省嘛?
    “岁大饥人相食!”杨子隆不可置信,想起了当时,他问父亲杨亚鹏这句话的意思,父亲淡淡的说了句,有一年灾荒,老百姓死了点人而已。
    此刻的杨子隆脑海里的而已,而已,而已,而已
    不停的回荡。
    不知道过了多久,杨子隆虚弱的睁开眼,闻到了鼻子前的香味,下意识的去喝了一口,不知道谁递上来的热汤。
    “很香!”
    杨子隆此时想起当时的味道,肚子里有吃食后,胃里暖暖的,就是很舒服的香。
    “大哥,你是读书人,这汤可以活命!”一个脸上灰扑扑,身材瘦弱的女子,给杨子隆喂食。
    就这样,杨子隆活了下来,那个女子也跟在了杨子隆身旁不离不弃。
    不知道为什么,尤其到了晚上,那个女子就是抓着杨子隆的手不放,杨子隆让他靠近后,女子才会安心的睡着。
    接下来,一路上。
    杨子隆明眼能看出队伍里,孩子在明显的减少,接着就是女人。
    问起,一旁的老乡,他们给杨子隆的回复,就是八成被卖了吧!但杨子隆清楚的知道,此时的豫省,就是那些人贩子也不敢来。
    人卖给谁去?
    突然,杨子隆明白了这些日子,身旁女子给自己喂食的热汤了。
    但,杨子隆没有生气,反而默不作声。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晋阳,杨子隆这才知道自己来了哪里。
    一路上,他们被沿途的官军驱赶,不让靠近。
    回过神来的杨子隆。
    “哎呀!”
    杨子隆四下去寻找跟着自己的女子,当看到人群之中一个热切看自己的女子后,杨子隆这才笑了。
    起身对着刚刚的思政委员作揖道:“军爷,那是我的妻子,是否可以……”
    思政委员明显的一愣,大喜道:“你是读书人!”
    “末学不才,读过几年书,是个秀才!”杨子隆作揖道。
    “好!好!”思政委员大喜,去按照杨子隆指的方向看去,一个岁数偏大看起来二十多的女子。
    当即思政委员同意了杨子隆的请求。
    “秀莲!快过来!”杨子隆笑着招招手,同时将手里剩余的半碗稀粥给了女子。
    当时杨子隆为了感谢女子的救命之恩,同时一路上为了保护女子,就认下了那女子为自己的媳妇。
    “在下,第五军2师120团2营思政委员,杨凡!”
    “杨亚鹏!见过军爷!”
    两人一见如故,像是好友一般,在杨子隆的带头下,杨凡很快就将自己辖区内的坏分子肃清。
    杨凡要感谢杨子隆,但杨子隆却不以为意,专心照顾这眼前媳妇秀莲吃饭。
    “让弟妹慢点吃!”杨凡好心提醒道:“饿了许久,容易撑坏肚子!食物今后每天都有。”
    杨子隆也善意的道谢。
    此刻,杨子隆不再恨护卫军,但他对张家,张启恩的恨却怎么也洗不掉。
    吃饱饭后的杨子隆,就会想起自己遭遇的种种磨难,都是张启恩给造成的!
    他恨透了张启恩。
    事后,思政委员在征求了杨子隆同意后,杨子隆就被派去一旁登记流民信息去了。
    几天下来。
    看着杨子隆卖力的干活,又对身旁的媳妇很好。
    思政委员杨凡就向团部保举了杨子隆,为晋阳府衙的一名官吏,负责流民登记和配合护卫军工作。
    而杨凡因为组织能力强,则被黄甫良留在了晋阳,成为晋阳城思使兼警卫司令。
    安稳下来的杨子隆,也第一次见到了梳洗打扮后的秀莲。
    明眸皓齿谈不上,但清新脱俗有点,杨子隆顿感自己得了宝!
    随即,在杨凡的帮助下,两人在晋阳城内安了家,也补办了婚礼。
    此后,杨凡很多时候忙不过来,就来找杨子隆给他搭把手,不是去核对城内府库,就是去清点查抄地主的家产。
    也就在这个时候,杨子隆认同了护卫军的做法。
    地主确实该死!
    可……
    事后,杨子隆怎么想都不对,自己的父亲就是地主!而且在杨子隆眼里,父亲没有任何的错,怎么就被张启恩给抄家了呢。
    所以,杨子隆得出了个结论。
    张启恩该死!
    但不管怎么说,杨子隆和杨凡也就成了好友。
    杨子隆也成功的成为了晋阳衙门的的一位小吏,准确来说是杨凡的秘书官。